书城文化独具特色的欧美奇迹
5878000000002

第2章 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

北欧木质建筑文化的结晶

北欧文明的建筑文化是建立在木材料基础上的。作为北欧文明的遗产,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木质建筑在斯堪的纳维亚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同时代展开的罗马式石材建筑相比,木质建筑特别适用于艺术装潢。众多的木质宗教人物雕像,由于其简朴的风格,更容易使人感到真切。那个时期,石材建筑的神话作为坚固耐用的原始概念深深扎根于西欧的文明中,木头只被人看作是充当临时性的和应急住处的材料。木结构教堂与宗教性建筑所要求的永久性相比,似乎是矛盾的,但挪威的木结构教堂群却推翻了这一神话。

早在11世纪初期,挪威就已经出现了数百座独特的木结构教堂建筑。这些教堂采用榫头垂直接合厚木板的建造方法,使那种使用大块木料的建筑方式和框架建筑结构相结合。虽然这些早期的教堂已不复存在,但这类教堂结构的基本模式和一些珍贵的遗物在后世的建筑中保存了下来。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就留有许多类似的痕迹。木雕耶稣受难像质朴而真切。

“斯塔布希尔凯的女王”

在挪威语中木结构教堂被称为“斯塔布希尔凯”。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位于挪威中部的松·奥·菲约拉内郡,始建于12世纪,是挪威现存的28座教堂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由于教堂内部圆木柱子像船的桅杆,所以又叫“桅杆教堂”。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不仅是挪威最古老的“斯塔布希尔凯”,还因保存完好而被称为“斯塔布希尔凯的女王”。这座木结构教堂由于它结实的木结构和极佳的平衡态势,经受住了数百年的风雨考验,今日风采依然不减,被视作宗教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

外观独特的木结构教堂

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背靠长满林木的山麓,前有石块垒成的围墙。整座教堂为四方形的三层建筑,全部用木材构成,每层都有陡峭的披檐,上有尖顶,外形很像东方式古庙。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和一般的圆木建筑教堂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垂直的柱子和木板支撑,将每根柱子和外壁的厚板分别垂直嵌入底梁和上梁,而不使用一颗钉子或螺丝。这一点又与中国的古代建筑颇为相似。

古老的内部陈设

奥尔内斯木结构教堂的一些组成部分源自于建在原址上的日教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年份可以推至更远,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050年。

教堂中殿北墙和刻有动物嬉戏图案的大门所用的木料,都是从另一座历史比这座教堂早一百余年的日教堂上拆卸下来的旧料。教堂中殿的西山墙上和后殿的一面山墙上也刻有与大门类似的图像。教堂内部陈设是典型的中世纪风格:一个木质耶稣受难像和两个利莫格斯的彩饰铜蜡台。圣台与布道坛、边座、唱诗班的屏饰,靠背长凳和壁画等都是1700年以前的物品。教堂内的装饰大多以暖色系的百年老松木为材料。布道坛上摆着的耶稣受难的彩色木雕,风格简朴,木质地给神像增添了一些朴实的色彩。

考古学家在这座木结构教堂的底部发现了一些北欧的古文字,上面写着“Arne preas-t want to have lnga”说明这座木结构教堂曾是当地权贵的一座私人教堂。

源自造船业的建筑灵感

欧洲北方占优势的造船业给挪威人以灵感,人们创造性地发明了这种框架结构的宗教建筑物。此类教堂的大门和外层的承重木嵌板上都饰以大量精致的木雕。这些用最完美的技术制作出来的宗教建筑艺术品,是与凯尔特日耳曼人那种清晰严谨的装饰艺术传统紧密相联的。

奥尔内斯的木结构教堂当时作为一种新的宗教木结构教堂,创造性的体现了对这种装饰艺术风格的传承和改造。这座风格简朴的教堂,虽然进行过多次重建,却仍不失为在建筑结构上突破旧有模式的一个卓越典范。为了地面结构的坚实美观,一般建筑中夯入地基的柱子,在这座建筑中被笔直的“船桅”所代替。即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坚实的横向支撑和纵向立柱也能保持整个建筑的牢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