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5928200000026

第26章 谨言慢口,逢人只说三分话

上帝只给了我们一个嘴巴,却给了我们两个耳朵,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有时候一句话说不好,不仅会招人厌恶,搞不好还会带来灾祸。有时候话说多了,露出了自己的马脚或者底线,就很容易被对方抓到把柄,甚至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所谓“讷为君子,寡为小人”,祸从口出并不是不让人们说话,而是告诫人们讲话一定要谨慎。常言说:“言多必失,谨开言,慢开口”“会说话的想着说,不会说话的抢着说。”开口说话要动脑筋,为什么要说话,讲话对象是谁,应该怎样开口,都有一定的学问。

晓丽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训。那时晓丽在部队当文书,连队的几个干部都比较喜欢她,也愿意与她交谈,或让她替他们办一些私事。尤其是连队的副指导员,对她极其信任,有时把连队领导之间的一些事情也讲给她听。

她们连队有几十个女兵,个别女兵为了入党或考军校就想方设法巴结部队教官,副指导员对此十分反感。时间长了,晓丽觉得非常的苦闷,心中有那么多的秘密不能倾诉。所以后来在与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闲谈时就把副指导员讲的事情全说了。把秘密和别人一起分享,心理的压力轻松多了。没想到,她的那位好朋友为了让连队党支部推荐她上军校,就把晓丽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指导员。后来她这位朋友如愿以偿地上了军校,而晓丽则在指导员找她作了一番貌似肯定实则否定的谈话以后,离开了文书岗位,回到报务分队干她的老本行了。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是一句经验之谈。遇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要心里有数。也许你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何必只说三分话呢?的确,只说三分话,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是不诚实,其实不然。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说三分,已不为少。

“我菜都买好了!啊?好吧……谢谢,再……”小庄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就挂了电话。她呆坐着,电话还拿在手里,发出“嘟、嘟”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只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小庄抬头一看,是新来的刘小姐。

“没什么事,”她动了动嘴角,“怎么你还没回家?”“急什么?也没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去办!家都不像家了,还不如在办公室里,至少感觉充实些。”

小庄抬起眼角,仔细看了看这位刘小姐,大家都说她不好惹,可是,她身上却透着一种落寞感,一种和自己相似的落寞。看到别人也有的落寞,倒使小庄轻松了些。她甩甩头发,一笑说:“一起出去吃个晚饭吧!我请客!”

没人知道今天是小庄的生日,除了“他”。当然!现在又多了个她——刘小姐。

一直到饭后甜点的时候,她才说出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没想到的是,刘小姐一点也没惊讶,只是淡淡地一笑:“我的生日,也常是这样过的。他,总是有事,总是突然打个电话说抱歉,害我对着一桌做好的菜和插好的蜡烛掉眼泪……唉!有什么办法?跟别人分……”

小庄愣住了。赫然发现,眼前这位刘小姐,俨然是一面镜子,立在自己眼前,从镜中看到的是自己。忍不住的泪水,突然一串串地滚下来。赶紧拿餐巾纸去擦拭,还是被刘小姐看见,焦急又关心地问:“你怎么了?什么事让你这么伤心。难道你也……”小庄的心理防线刹那间崩溃了。多少年来,她不曾对人倾吐的秘密,如同滚下的泪水般,全涌了出来。

说完时已近深夜,刘小姐开车送她到家门口,这也是小庄从没经历过的,不管多熟的同事,她都不曾把人带回家,这是她和“他”之间的秘密,不能让外人知道。但是,今晚她觉得好轻松,觉得终于遇到一个跟她有着同样痛苦、同样煎熬的人,让自己不再孤独。

经过这次倾诉,刘小姐成了小庄最要好的朋友。只是,小庄不明白,为什么其他同事,渐渐对她露出奇怪的眼光。有时候,桌上的电话才响,她感觉到几十双眼睛都在偷偷地看她,几十只耳朵都在偷偷地听她说些什么。

终于有一天,王小姐偷偷对她说:“你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其实,你不该讲,大家同事六七年你都没说,为什么刘小姐才来,你就告诉她了呢?她又是个大嘴巴,到处吹牛,说她知道你的私事。”

“可是她,她不是也一样吗?”“她也一样什么?跟你一样爱上有妇之夫?真是天大的笑话!她今年年初才结的婚!”小庄忍不住地冲到刘小姐面前,低声狠狠地问:“你为什么把我的事跟别人说?你明明才结婚,又为什么要骗我?”刘小姐缓缓地偏过头来:“哎呀!交个朋友嘛!我看你那么伤心,八成是那回事,编个故事让你舒服点。”然后又是淡淡一笑,“何况,我不编那个故事,你也不会告诉我你的故事啊!”

少说点话,让对方抓不到你的把柄,自然你会安全很多。但许多人并不懂这个道理,当别人说的话自己不同意时,往往不待别人说完,就想插嘴。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若不是你交往很深的人,你也畅所欲言,对方的反应是怎样的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吗?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出你没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挚友,又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国家的,对方的立场如何,你没有明白,对方的主张如何,你也没有明白,你为何高谈阔论?轻言更易招扰,所以“话说三分好”,不是不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绝不是不诚实,绝不是狡猾。

夸夸其谈往往招人厌恶,让人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真的是少说为妙。

一次,报纸上刊登了一家公司招聘员工的信息,有一个人前去应聘。他首先打听到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一些过去的情形,一见面就对那位经理说:“我十分荣幸能在这里工作,我更愿意追随您左右努力工作!因为我知道在十几年前,这个办公室只有一台打字机和一个职员,经过您的艰苦奋斗和努力经营,才能成就今天这样伟大的事业,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事情啊!”

那位经理本来对应聘的人,大都瞧不上眼,所以应聘的人虽然络绎不绝,结果都败兴而归。可是这个求职者说的话正中经理的下怀,引起了他的很大兴趣,于是就向他讲自己的奋斗历史。

经理一谈起自己的成功史,就兴高采烈、眉飞色舞,那个人只是在旁边洗耳恭听,表示敬佩。谈了半晌,那经理也没有问他的学历、技能,就对坐在旁边的副经理说:“我看这位小伙子很不错,我们就定下要他吧。”这个位置就在他听经理讲述了他的成功史后,稳稳地拿到手了!正如俗话所说:“兵在精而不在多!”说话也是如此,不在乎说多少,而在能否说得恰如其分。

沉默是金,交往过程中少说点话不仅不会让你吃亏、失去机会,相反,往往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沉默,把展示的舞台留给对方,这样不仅你可以多了解别人,还给别人一个倾诉的机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法国大哲学家洛士佛科说:“与人谈话,如果自己说得比对方好,便会化友为敌;反之,如果让对方说得比自己好,那就可以化敌为友了!”这句话说得很是一针见血!如果对方总是夸自己的长处,并陶醉其中,觉得自己像个伟人,那么你就不妨多谦逊一下,表示卑小无能,这样自然容易获得对方的同情与好感。这时候,沉默就显示了它独特的作用。

自己少开口,让人家说话。切记管好自己的嘴巴,多给对方暴露他底牌的机会。言不在多,在于精辟,在于有效果。与其废话连篇,何不沉默一下,听听别人都在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