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5928200000041

第41章 通过表情判断对方的性格

每个人都有一副独特而不容混淆的面相,而在这些独特的面相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表情,而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是由躯体神经系统支配的骨骼运动,是感情活动的外显行为,反映的是人的心理。

表情是无声的语言。当人们交往时,不管是否面对面,都会下意识地表达各自的情绪,与此同时也注视着对方脸部的各种表情。而在几乎所有的生物中,人的脸部表情是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据统计,人的面部所能做出的表情多达25万种之多。正是这些丰富的脸部表情使得人们的社交变得复杂而又细腻深刻。通过一个人平常说话伴随着的表情,也能大致推测出这个人属于什么性格。说话时眉飞色舞、表情丰富的人可能感情丰富,乐天活泼,热情大方,属于性情中人。情绪波动较大,好动不好静,对事情会不计后果地全力付出,但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失望或沮丧。而说话不动声色的人,城府较深,喜怒不形于色,深沉稳重,通常较为理性,对待事物能够冷静主动,分析问题比较全面,有很好的计划性。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你不经过相当程度地对人们内心活动的研究,并不容易探视出对方的真实心理。但在高明者认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张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状态的“海报”。狄德罗在他的《绘画论》一书中说过:“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这种高明者。淳于髡就是其中一位。

梁惠王雄心勃勃,广纳天下贤才。有人多次向他推荐淳于髡,因此,梁惠王频频召见淳于髡,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与他倾心密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弄得梁惠王很难堪。事后梁惠王责问推荐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我怎么没有看出来,他只是沉默不语,我看你是言过其实了。”

推荐人以此言问淳于髡,他听了只是笑笑,回答道:“确实如此,前两次我都沉默不语,但我不是故意的,而是另有原因。我也很想和梁惠王倾心交谈。但第一次,梁惠王脸上有驱驰之色,想着驱驰奔跑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就没说话。第二次,我见他脸上有享乐之色,是想着声色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也没有说话。”推荐人将此话告诉梁惠王,梁惠王回忆当时的情景,果然不出淳于髡所言。至此他不禁佩服淳于髡的识人之能,也终于相信推荐人所言,开始重用淳于髡。

淳于髡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面部表情洞察了他心里的想法,因此而赢得了梁惠王的尊重和佩服。你若能深谙此理,在人际交往中也就能无往而不胜。

1912年诺贝尔获得者、法国生物学家科瑞尔在他的《人,神秘莫测者》一书中论述道:“我们会见到许多陌生的面孔,这些面孔反映出了人们的心理状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反映得将越来越清楚。脸就像一台展示我们人的感情、欲望、希冀等一切内心活动的显示器。”面对这样的显示器,其实大家内心的活动都显示出来了,就看你有没有本事一眼看穿。

美国心理学家拜亚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让一些人表现愤怒、恐怖、诱惑、无动于衷、悲伤、幸福六种表情,再将这些表情录制后放映给人看,让他们猜何种表情代表何种感情,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猜对的平均不到两种。这说明虽然表情对揭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取性,而且表情对于语言来说更能传递一个人的内心动向,但要在瞬间通过表情看破人心,实属不易。

狐狸为躲避猎人四处逃窜,看见不远处有一个伐木人,便上前请求伐木人把他藏起来。伐木人叫狐狸到他茅屋里去躲着。过了不久,猎人赶到了,问伐木人看见狐狸没有。伐木人一面嘴里说没看见,一面挤眉弄眼地使眼色,暗示狐狸藏在什么地方。但是,猎人没有注意到他的眼色,却相信了他的话。

狐狸见猎人走了,便从茅屋里出来,不打招呼就要走。伐木人责备狐狸,说他保全了狐狸的性命,狐狸却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说:“假如你的表情和你的语言是一致的,我就该感谢你了。”

人们在生活中无声无息地学会了好多手段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也知道了在何种情况该掩饰什么样的表情,比如说在生意场上,最主要的就是要掩饰急躁、不耐烦的表情,如果你一旦被对方窥破,将会被认为你根本就没有诚心跟对方合作,因此你的信誉度将受到严重的伤害。

因此在许多时候,人们都会“面无表情”地跟你对话、交流,轻易不肯露出自己的想法,通常这么做有三个理由:一种是敢怒不敢言,另一种是漠不关心,第三种是根本没有往心里去。也有可能结果正好相反,只是对方不愿让你看出来而已。

脸上的表情跟内心情绪正好相反的原因是人在潜意识里不愿让对方看出自己的心理变化,所以会以其他表情来阻止情感的“外泄”,隐瞒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并不是说这些表情不能从脸部表现出来,而是真那么做的话,将会严重地影响正常的社会活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和对方探讨学术问题,双方观点不统一,如果这时你把个人情绪加进去,探讨的结果一定很糟糕,不是翻脸就是成为死对头。

表情是人生来就会运用的:小孩子哇哇大哭,代表他不舒服;哈哈大笑又说明他高兴快乐。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表情越来越丰富,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将语言和表情正确的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而把对语言的分析和对表情的观察结合起来,才能洞察对方内心的隐秘,不被言语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