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5928200000086

第86章 摆脱冲动,置冷静于心

人的一生中经常会有一些冲动的情绪及表现,这是因为我们所处各种各样的环境造成的,在工作上,生活中及情感里都会出现冲动的行为。冲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一句不中听的话,一件违背自己意愿的事,一次口角,都有可能使冲动的神经在瞬间爆发,甚至招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吉布林和他舅舅巴里斯特之间发生了这么一场官司。

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的女子,在布拉陀布建造了一所漂亮的房子,准备在那儿安度余生。他的舅舅比提·巴里斯特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们俩一起工作、一起游戏。

后来,吉布林从巴里斯特那里买了一块地,事先商量好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度在那块地上割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出一个花园,这样他就无法得到预想的一车干草了,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弄得维尔蒙绿山上乌云笼罩。

几天后,吉布林骑自行车出去玩时,被巴里斯特的马车撞在地上。这位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名人也昏了头,告了官。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结果使吉布林带着妻子永远离开了美丽的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一件很小的事——一车干草。

当你一旦被冲动情绪埋没,就必须改变想法,想想造成你不良情绪的是否有其他原因,而不要只是一味地钻牛角尖。只要找到原因,就会有办法处理,怒气就会慢慢消失,你也会变得宽容了;有了宽容心之后,你就能变得更开朗、更体谅别人。

冲动容易使人迷失自己,失掉别人的信任,严重的甚至受到对方及旁观者的唾骂,更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与后悔终身的事。

吴蜀荆州之战,关羽被东吴大将吕蒙所俘,孙权劝降不从,将关羽杀害。刘备闻知痛不欲生,要兴兵伐吴。殊不知这不是伐吴的最佳时间,只会陷蜀国于险境。

五虎上将赵云劝刘备说:“主公,窃国之贼乃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果能出兵先把曹贼解决了,孙吴自然会屈服于你,所以你不应该把曹魏置于一边,而与吴国作战。此战一旦爆发,一时是不会结束的,而曹魏就会趁机出兵攻打我们。伐吴不是上策!”

刘备不听劝,执意要伐吴。诸葛亮见事已至此,便对刘备说道:“陛下初登宝位,如果征讨汉贼魏国曹丕,以伸大义于天下,陛下可以亲自统率六师;如果只想伐吴,叫他人领兵去就可以了,何必亲自出马呢?”刘备不听劝谏,说道:“我要兴兵,你们阻挡我,太不体谅我和关云长的感情了。”

诸葛亮说:“孙权用奸诡之计,使我们丢失了荆州,关将军不幸遇难,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篡汉之首者为曹操,影响蜀国统一天下的,并非孙权。铲除曹魏,吴国定会臣服。愿陛下纳大臣和众将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国家幸甚,天下幸甚!”

尽管诸葛亮通过对整个时局的分析,向刘备阐述了伐吴的弊端,但刘备心意已决。他亲率75万大军讨伐东吴,沿江而下,到达乌江峡,从建平起到彝陵700里间,沿江河水草之地,安营扎寨,共设了几十个大营。

诸葛亮听到如此布阵,哀叹道:“如此败军之阵,吴军如果火攻,蜀军必败无疑。”正如诸葛亮所言,东吴大将陆逊善于用兵,手持火把,突袭蜀军营地,火烧蜀营700里,蜀军惨败,尸体遍地,吴军锐不可当,刘备几乎丢了性命,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回蜀境。回来后,他惭愧交加,积郁成疾,染病不起,不久就辞世了。

我们的失败往往是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就更容易掌握命运。冲动的人,经常是遇事不经大脑就鲁莽行事,结果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相反,一个理智的人,在遇到麻烦的事情时,他会冷静地思考,极力地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所以,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都要保持理智的心态,去包容别人、理解对方,用理智约束冲动,让冲动少一点,内疚少一点,追悔少一点,周围的环境才会健康和谐、充满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