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对话影响力人物(第二季)
5959500000005

第5章 创时代(4)

在倒楼事件半年之后,闵行区委书记孙潮首次接受采访说:“此次事件中,有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且整个过程无言无语、没有任何要求,好企业的担当促进了政府履行责任,并形成良性循环。”

编语:

万科董事长王石曾在一个论坛上说:担心下一个倒下的是万科。于是有忧患意识的万科开始做出新尝试,与淘宝合作,用淘宝消费者的消费额换取相应的购房优惠;和腾讯合作,推出基于微信平台的房地产金融产品。看,这就是万科,一个不断融入新时代、不断想要改变,进取,突破的万科。

“电铸技术”的研发人和开创者——石家庄东方紫铜浮雕董事长张增入

编辑/潘林梓

絮语:

为了心仪的事业,他数年奔波考察;为求新技术,他不惜“软磨硬泡”;49岁,创业之初,他赔掉了近百万;54岁,他辞公职投商海……

说张增入的创业故事是个“传奇”,其实并不过分。最关键的是,我们从中读懂了,是坚持、慧眼、创新能够写就的传奇人生。

张增入,男,68岁,河北晋州人。现任石家庄东方紫铜浮雕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紫铜浮雕工艺品生产技术:“电铸技术”的研发人和开创者,现在也是行业中的领军人物。他是晋州市第五、第六、第七届人民代表,他的企业在全国的工艺品行业中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他的作品所获得的专利已有20多项。

铜是在人们心目中仅次于金、银的贵重金属,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各个领域。张增入自1990年起担任原晋州市民政局下属铜材厂厂长时起,就和铜结下了不解之缘,对铜材料及铜产品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做惯了铜材生意的张增入不甘寂寞,如何将铜材料通过更深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一种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一直是他思考和追求的话题。张增入说:“我很早就喜欢工艺品,在铜材厂工作后就想,如果把铜做成工艺品肯定会有更高的附加值。”为了想办法用铜制作工艺品,他每次出差都去工艺品市场上考察,看看市场上有没有铜做的工艺品,是用哪种技术做的。

在长时间的市场考察中,张增入发现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上以铜为原料的工艺品,不外乎只有青铜铸造和锻造两种,而这两种工艺虽然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历史,但从工艺角度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变和发展。青铜铸造工艺其铸造厚度受一定局限,且铸造出的花纹图案很难达到一定精密程度。而手工锻造属纯手工制作,因工具和技法的限制,很难锻打出细小精密的纹理及图案,因此,这两种工艺用于工艺品行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有些失望了。但是在1996年的时候,张增入在市场上偶尔发现了一种来自前苏联用于军工业上的一种电铸铜高浮雕技术,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否用此技术制造出一种浮雕工艺品?在张增入脑中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构思和设想,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经过无数次的探索、试验,反复进行工艺技术的研发和改进,以不锈蚀、不脱色的优质紫铜为原料,不管是光泽度还是平整度都特别好,完全突破了传统技术的弊端。当时,他就特别想将这一技术用于制铜工艺上,但是,人家不外传。张增入说为了“取得真经”,他想方设法拉关系求教,通过一年多的交往,对方终于被他感动,答应把技术转让给他。在1996年底组织筹建了晋州市东方紫铜浮雕工艺品厂。

工厂成立初期,注册资金50万元,当时租用了不到300平方米的生产经营场地,招聘了二十多名员工,开始进行小批量生产,并继续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张增入说,“光说做工艺品,但是做什么样的工艺品心中没底,谁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将来出来的产品什么样,虽然大致知道工艺流程怎么做,但是始终做不成合格的产品。”因为“紫铜浮雕”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工艺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工艺难度,稍有不慎就出毛病。比如说,浮雕工艺品起码版面要平,光洁度要好,不能有任何的气孔砂眼,但是始终做不到。因此,工厂自1996年至1999年基本只是研究和改进阶段,只有投入,没有效益,其主要原因一是产品质量存在明显缺陷,更主要的是市场问题。该产品能否被市场和人们所认可,能否在工艺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工厂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

张增入和他的员工们经过几千次的试验,两年的苦苦摸索,确定了制图、塑模、翻制、打磨、抛光、装框等多道工序,产品基本达到了理想效果。然而,没有专业的设计人员又成了“瓶颈”:没有专业的雕塑人员,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造型,市场又不认可。张增入又花重金四处找懂艺术的人来设计,研发了一百多种产品,结果成功的只有20种——这样,又是两年。

从1996年建厂到2000年,只有投入,没有一分钱的回报,4年的时间里,张增入不但把原来家里的几万元都搭上了,从银行贷的近百万元资金也都花光了,这个小厂生死存亡,命悬一线。家里人坚决反对,当初参与的人都要求辞职,张增入给他们逐个做工作也无济于事,他们都说要干你干,我们不干了。经历了四年的风雨,这个小厂最后只剩下了张增入孤零零的一个人,张增入陷入了巨大的压力之中。如果就此不做了,一是怕丢面子,二是经济损失太大,这样的结果他接受不了,他就想一定要坚持下去。

在这种面临工厂生死存亡的抉择时期,他辞去了原来的铜材厂厂长,专心从事紫铜浮雕的研发。他重新带着一班销售人员,身背肩扛着产品到处奔波,一个城市、一个地方地寻找销售渠道,历尽多少艰难困苦,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找市场。机会终于出现了,2000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博览会上,张增入带着近30件样品参加了展销,当时在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大楼上经营工艺品生意的一个老板,一眼就看中了该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议结束后,这位老板将所有参展样品全部买下,并又开出了一个两万元的订单。这是东方工艺品厂接受的第一个批量订单。10年过去了,张增入说当时的情形他还历历在目,他还说,那是他几十年中最高兴的一天。

第一份订单让张增入信心倍增,此后,在张增入及工厂销售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产品在河北、北京、山东、河南、辽宁等地有了一定的销售市场,到2001年末,经销商和代理商发展到近200家,年销售收入达到近800万元。市场越来越大,订单越来越多。此时,工厂的规模、技术力量、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2002年6月,张增入毅然将原“晋州市东方紫铜浮雕工艺品厂”重新改制,组建了石家庄东方紫铜浮雕工艺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人民币,并在赵位乡工业园租赁了土地11.06亩,新建厂房、场地,扩大了生产规模。不仅如此,喜欢创新的张增入又和伙伴们一起研发了金雕、佛事用品、地球仪等八大产品系列,具体品种也已经达到了300多个。技术水平跟上了,公司的产品也越来越精益求精。原来生产个三五十厘米的产品都不易,现在七八米长的产品都不在话下,而且,作品还屡次在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奖。

随着工艺不断改进和生产技术上的不断提高,以及产品设计上的逐步更新,企业规模越做越大注册资金增加到1000万元,产品品种规格也越来越多。目前已形成了10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系列铜制工艺品。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市区,还远销欧、东南亚、非、美的14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5600万元。公司被命名为河北省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生产的“三奇帝”牌紫铜浮雕等10个品牌还被授予省“文化产业产品十佳品牌”称号。张增入本人也当选为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近年来,铜原料的价格翻倍地上涨,从2005年一吨铜价格不超过2万元到现在的8.6万元。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大幅度降低,但是张增入坚守产品质量关。只要产品出现一点不可修改的瑕疵,就会被毫无疑问地当废铜处理,尽管废铜只能卖到成品十分之一的价格。在公司的几百种产品中,张增入坦言,最爱一幅名为《八骏奔腾》的紫铜浮雕作品。不仅是因为马儿奔腾的豪迈,更是它们面对坎坷时的洒脱。

“创业不易,风雨晴天都可能有,但是有几个原则可以遵循。”回首自己做紫铜浮雕这十多年,张增入很感慨。在他看来,要创业,第一,产品定位很重要,只要在充分地了解了市场需求之后,才可能工序对路;第二,产品质量一定要足够好,而且要诚信经营。“宁舍千金,不失一信”,一直是他十多年不变的信条。

十几年来,张增入的创业之路历经挫折,但是,凭着坚定的信念,他走过来了,相信还会更好地走下去。

编语:

创业成功者大部分的年龄是30岁到38岁之间,而且创业成功最高的概率是第三次创业。因此,现在很多人在网上说我们需要拥抱90后,我们要放弃70后、60后……他们太老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创业更多需要的是坚持、是熬、是信仰,如同张增入一样,走上创业之路,何时都不晚!

仁心诚意做生意——李吉凯

编辑/李岚、齐梦媛

絮语:

他军人出身,坚毅的品质是事业的支持;

他为人真诚,踏实诚信赢得了顾客满意;

他自信果敢,知人善任令员工踏实幸福,

他是谁,或许你不太清楚,但他的企业和产品,也许你略有耳闻……

潜心积淀,厚积薄发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1997年,河北金亨木业有限公司在全国最大的胶合板板材生产基地——廊坊市文安县左各庄宣告成立。作为经营了18年企业的李吉凯来说,他一直跟身边的企业家朋友说,作中国的中小企业是很幸福和重要的,因为中国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这个庞大的数字代表着什么?国民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技术创新、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等方方面面均离不开中国的中小企业。在杭州工商局郑宇民局长和央视主持人董倩共同完成的一次访谈中,李吉凯非常赞同郑局长的一个观点:就是把中小企业和民企比做水,是中国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和谐之水、是国计的民生治水、是浸润在每个百姓心田的生命之水。

为此,李吉凯,一直潜心积淀,致力于建筑用木模板的研发、生产、销售、出口、售后服务近二十年,以标准化、流程化生产的高品质金亨建筑模板,行销全国,成为各大建筑商首选品牌。

在李吉凯的带领下,金亨人对业务苦心造诣,换来的不仅仅是事业上的蒸蒸日上,还有社会的广泛肯定和认同,各种名誉随即接踵而来。2010年,河北金亨木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建筑总公司网络采购平台,先后获“2015网评建筑模板十大板材品牌”、“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国著名商标”、“阿里巴巴金品诚企”、“全国重点工程指定用板企业”、“廊坊市第九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诸多荣誉,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德国莱茵认证、英国BV认证,拥有河北省人造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证书,成为中国建筑模板行业的领跑企业。

无论业绩如何辉煌,也无论遇到过多少发展瓶颈,李吉凯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卓越品质、信任力量

李吉凯一直遵循品质诠释经典,诚信铸就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品质体系环环相扣的全程质量跟踪体制,公司建筑木模板均选用绿色环保的木材为原料进行加工而成,全面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多道工序全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所生产的建筑木模板具有防水、耐磨、防腐蚀等诸多优点,质量轻、强度高、不易翘曲、抗变形能力强,脱模容易、周转次收高,在建筑施工中操作简单方便,保证施工质量。

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李吉凯正满怀豪情,做合格的放心产品当然是生产制造型企业的首要任务,这一点金亨木业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做了最好的证明。除此之外,在李吉凯的心目中,他认为企业家要想成功经营,还需要自信的可贵品质,他认为,自信才会有相应的行动,才能做好的产品,没有了自信,就是对行为的自我否定,对企业家来讲,不论做或不做,都要有充分的自信才可实现目标,做人要相信自己,同理做企业就要相信自己的员工,要大胆放权,给他们担子和责任,相信他们能够完成要求和任务,他们就会因为你的信任而完成它,这是信任的力量。

诚信文化,一流团队

李吉凯说,金亨立志要成为中国知名建筑模板的品牌商,为打造百年金亨品牌的企业愿景而不断努力!一路走来,回望过去,如今李吉凯的企业文化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一直以来秉承“客户第一,质量生命,信誉为本”的服务宗旨,践行“厚德、精进、合作、共赢”的企业精神,为的是以高品质产品和最贴心的服务践行百年金亨的品牌发展梦想。

商海泛舟,潮头傲立;自强不息,纵横天地,如今的金亨木业在李吉凯仁心诚意的带领下,造就了一支高素质团队。现有4名硕士学位的企业高管和数十名本科以上的科研和销售团队。李吉凯曾为此自豪的说:“这是一支主动作为、永争第一的团队”。

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