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遇见菜根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5966500000006

第6章 情感自助话你知(5)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只爱自己不会爱人,他们根本不愿意为婚姻做出任何改变,只会索取,不愿付出。他们的心智停留在自我感、全能感(无所不能感)的低龄儿童阶段。社会化进程非常漫长。

总之,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更加自由化的今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真的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

20给婚姻标个价

婚姻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尤其现代婚姻,如果离开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原则,基本上就是盲目的、不对等的婚姻,而不对等的婚姻本质上也是使用了一种短暂的利益互换,最终如果不能获得婚姻的平衡一定会经历婚姻结构性的重整过程,这个过程用地震解释最贴切不过了:远在二千七百年前的西周,伯阳父就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就是富含哲理的“阴阳说”。地震是地层深处蓄积了巨大的能量需要释放,在地表的薄弱处这股能量的震荡性释放就是我们人类所说的地震。在地质学上它是典型的地壳运动,是一种结构性的整合过程。

爱情、婚姻中的关系是有特定内容的相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就是指相互配合,不能配合时,就产生负性能量,一旦负性能量蓄积,冲突就升级。多元性的不对等,配合的难度会很大,更多的是单边发力的格局,能量在带动中消耗了,很难聚合成上升所需的正能量。

为什么恋爱婚姻的双方要互相识别呢?尤其是价值观上的识别是很核心的识别。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人的成长历史,也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所以首先从价值观上去了解一个人最真实最靠谱。你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不是说给别人听的,它应该是你对自己说的,一个人要敢于对自己说真话,那才是最重要的。你的行为不受你的意识支配,受你的价值观支配,也是心理学所说的受内心世界支配。这个真正的内心世界就是你的潜意识。

你要什么样的生活,决定了你的潜意识一定要为之负责,为之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健康的人根本无法口是心非地做事做人,一定会自觉保持和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一致性。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生病,患上抑郁症、精神分裂、人格障碍、强迫症等神经症呢?就是与自己的内心没有保持一致性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冲突。这种与自己内心保持一致性的能力,心理学上称为“自我同一性”,它是一种心理成熟度。

成熟度不够的人,在婚姻的磨合中可以成长起来,而这种成长的前提是不再选择逃跑。问题是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要实现的目标如果很多,就存在一个优先级的问题。给自己人生做出“生涯规划”也就是安排优先级的活法。

不成熟心智下的婚姻有很多冲突,大部分精力只能转向处理冲突,剩下的精力只能顾及简单的小目标了。因为大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大的支持。

有能力利用婚姻的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是一种大智慧。婚姻是每一个女性的一次绝好机会(对男性也一样适用),相当于一次资源的大整合。我当然不赞成为了婚姻放弃自己真实的想法,那就等于是自我欺骗,你还是会选择逃跑的!短暂的利益互换其实有可能是以牺牲长远价值为代价的冒险行动,因为人性决定了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去除不益于自我发展的障碍中成长自我的,也就是说,是不断地在获益与损失之间做出的新的平衡中发展自我的。弃旧喜新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行为。

世俗可以超越,那要有实力做基础,有些婚姻是超越世俗的,像名门政要,像演艺界明星,那不在我们的谈论范围内。

谈婚论嫁的事,很有必要正襟危坐的晒晒“条件”,谈谈对彼此的期待。最不该的就是试图将心里想的事藏起来,那就应了那句成语:掩耳盗铃。你的一切想法迟早会被你的行为戳穿的。几千年的进化,让个体练就了察言观色的生存本领,况且越是了解信息,早做选择,等于节约时间成本,也就等于创收一样。

互惠的友谊才可持续,互惠的婚姻更长久。

21闪婚离婚再婚

闪婚是闪电式结婚的简称,是指像闪电一样快速地结婚,两人从认识到结婚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进行互相认知即结婚。认识不到3个月都算是闪婚,多发生在时下青年男女身上。

如今的闪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青年的婚姻观。一些大龄青年(特别是忙于事业的)在婚姻上不愿陷入拉锯战,同时,结婚、离婚登记手续的简化,新人享有更大的隐私权和自主权,也给闪婚提供了很大方便。

闪婚导致“短高快”。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事业自顾不暇又经历几次恋爱未果的男女,他们不愿过多耽误工作和精力甚至浪费时间金钱。据统计,一见钟情的婚姻成功率仅10%。同时,闪婚也不符合婚姻的基本规律,爱是婚姻的基石,爱需要双方深入了解。闪婚会使这种足够的了解打折。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快餐式的爱情和婚姻会将婚姻家庭卷入缺乏理性的旋涡。闪婚已经导致“短高快”(认识时间短、激情高、离婚快)婚姻产生,这说明闪婚的支点不稳固。婚姻的成功和稳定,需要感性、理性双轨发展,爱情列车才能行驶得稳定持久。不能只凭激情和感觉开单轨的“磁悬浮”,所以劝男女青年别让闪婚给“闪”着。

人的情感发展规律确实跟煲粥敖汤一样,需要时间和火候。这两个硬指标不够,怎么会熬出浓情蜜意呢?

为什么一定要闪电结婚呢?应该去探究一下动因。

如果是为了让生米煮成熟饭,那么熟饭也是夹生饭,因为闪婚一定企图逃避什么问题,不去面对,那个问题始终是问题,闪婚也躲不过去。说不定闪婚还将简单的问题变成了复杂的问题,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呢。

当你是被要求闪婚的一方,千万别以为是自己运气好,逮了个机会。你需要考虑一下可不可以先试婚?再晚几个月有什么不好?相信这样的简单自问可以帮助你理清头绪。

据权威资料显示:20~40岁的恋人,越是恋爱时间长,分手越少。

若想婚姻幸福,必须给彼此一个适应期:

(1)20多岁的男人想娶年轻女孩,至少等待三年;

(2)30多岁的男人想娶年轻女孩,至少等待一年;

(3)20多岁的男人想娶一个比他大5岁的女人,至少等待一年;

(4)20多岁的男人想娶一个比他大10岁的女人,如果她是有钱人,这个男人必须是经济独立的,不是看重她的钱;

(5)40多岁的男人想娶30多岁的女人,需要认识3年以上才能谈结婚。

离婚

如果你是被离婚,值得恭喜!他选择离开你,只说明他现在需要的幸福不是你,也说明他不想因为你委屈他自己,也只说明他现在不再爱你,他更爱的是自己;还说明你也有错误,如果你能给他带来幸福,他是不会从你的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你可以选择一起毁灭,也可以选择给彼此合适的距离,离婚也是给不再相爱的两个人重设一个新的距离,达到新的平衡。所以当他不再爱你时,放他走,不挽留!离开那个不爱你的,你才能和爱你的人在一起;离开那个不爱你的人,你失去的只是一个不爱你的人,但你并没有失去爱情,而他失去的却是一个爱他的人,所以离开那个不爱你的人也是一件幸事。离婚不是一件坏事,你可以去寻找那个更爱你的人,按照你的愿望去实现你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当他不再爱你时,放他走,不挽留!你的人生会比现在更精彩!

再婚

再婚没有好与不好的定论,一切看机缘,我不是一个有神论者,但是在婚姻这件事情上,我宁可相信有天意的存在。这跟神秘主义无关,跟有没有学问无关。

再婚前,了解以下几点肯定很必要:

(1)我们今天的亲密关系可能反映了父母的关系状况;

(2)亲密关系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的缩影;

(3)离婚并不能改变我们亲密关系的内在模式;

(4)孩子无意中成为你和新人之间的一个牺牲品;

(5)你们今后的主要冲突一定与孩子或前一任爱人有关。

奉劝再婚前仔细清理原来婚姻账户中的各种债务,还不清的继续还!否则你落下的烂账,你的孩子也要还。“冤有头,债有主”这句话,在再婚家庭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再婚者慎行。

22演好妻子的角色

在我们那个年代,没有如何经营婚姻家庭的指导书籍可供阅读。走入婚姻完全是生物本能和传统意识的驱动力——女大当嫁。糊里糊涂地结婚生子,糊里糊涂地为人妻,为人母,回头一看,才知道亏欠了自己和家庭很多很多。

由于对婚姻本质缺乏了解,对妻子角色缺乏认同,在婚姻中会出现很多不适应,构成了女性共同的心理情感特征。

归纳婚姻中女性呈现的主要矛盾与情感状态无外乎八种:

(1)工作和生活两头忙的女人——顾此失彼的感觉很糟糕。

(2)家庭条件优裕,老公不允许自己工作的女人——感觉很郁闷很无聊。

(3)工作不如意,自我要求较高的女人——感觉很焦虑。

(4)在外有成就感,在家被老公压制的女人——内心很纠结。

(5)工作中没有成就感,一心照顾家庭的女人——很依恋男人。

(6)夫妻在外都很成功,在家却总吵架的女人——感到很无助,很失望。

(7)过于强势的女人,让丈夫服从自己——相当自恋与傲慢。

(8)家里家外都兼顾得不错——很快乐很幸福。

仔细盘点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似乎可以根据其心智状况归为三类:一是积极学习适应角色的;二是消极被动不能适应角色的(破罐子破摔);三是一切顺其自然的。

第一种:积极学习适应角色的女性:她们采取的策略较为主动,不怕遇到问题,她们努力经营婚姻,是善于学习的新女性,心智水平较高,应急能力不错,总是能化干戈为玉帛,让自己的妻子角色可圈可点。

第二种:消极被动的女性:通常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些逊色,主观上她们也并非是希望自己妻子的角色失败,只是因为人格不健全,又缺乏相应的资源,总是无意识地让自己的情感、情绪失控了,于是感觉很失败。她们心智水平不平衡,应急能力显得低下。

第三种:一切顺其自然的女性:她们要么是心智水平特高的一类,有纵观全局、掌控全局的智慧,丝毫不担心现实的影响;要么是亲密关系特好,因为资源充足能够从容应对婚姻中的各种挑战。

有趣的是世界上任何一部百科大全都无法很权威地指导女性如何做好一个妻子。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有史以来就没有一个通用性的做妻子的标准。每一个年代、每一种文化、每个家庭、每个个体不同,对妻子角色的需求不同,提出的要求亦不同。如果是一个集团总裁的妻子,更多的角色需要是当好外交大使,帮助先生处理复杂的外务;而一个工薪阶层的妻子则必须亲自打理家庭生活的繁杂事务。除了传宗接代的基本需求外,家庭、个体对女性多元的需求也导致妻子的角色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虽说不必逼迫自己成为膳房主理、财政部长、后勤部长、外交部长、教育专家等家庭全能角色,但是精通三样的要比精通一样的妻子有优势。万一婚前一样不通也不要紧,给自己做智力投资——赶紧去学。

尽管投资“自我成长”没任何风险,还是稳赚不赔的项目,但还是要讲究个优先次序。首先学好下厨的手艺喂好家庭成员的胃;其次,增进夫妻情感很重要;另外,有余力学点其他技艺,培养些个人兴趣和爱好,一定可以给琐碎的生活平添几分色彩。特别需要明白的一点:如果丈夫不顾及妻子的精神需要和成长需要,那么女性自己千万要自爱,力争为自己的成长创造条件,做到与时俱进。甘愿为人梯、放弃自我精进的妻子出局的风险最大。

无论女性处于何种心智状况,在妻子角色扮演过程中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决定命运的元素可以参照与培育。这些元素无外乎是人文性的,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以下是需要使用大脑来完成的婚姻家庭作业。

菜根谭情感自助小组女性终身进阶指南:

做个与人为善的女人:心胸要宽,凡事拿得起,放得下。

做个善待自己的女人: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并给予合理满足。

做个容易沟通的女人:凡事跟爱人都可以沟通,不固执己见。

做个乐观积极的女人:想好的,说好的,听正确的。

做个勤奋的女人:敢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圈,保持好奇心与上进心。

做个知足常乐的女人:时时盘点自己的情感账户,珍视自己拥有的东西。

做个懂得感恩的女性,常常感恩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

做个有责任心的女人:对工作、生活都有一份虔诚。

最重要的是慢慢学会接纳生活赋予自己的一切真实意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更接纳别人的不完美。哪怕生活对我们不那么公平,我们也认了,也接纳它!准备好在生活中去历练自己那颗脆弱、敏感、孤独的心。以这样平实的心境活着,我们对自己的角色会充满了感念,真正觉得此生无怨无悔。

23谁来抚育孩子

早期教育理论在中国城市盛行不过二三十年光景吧,已经被绝大多数家庭接受,如果占总家庭比例七分之一的家庭开始认识到早期教育(包括胎教理论)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国人基础教育的提升,还是对于个人素养的培育无疑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动员全村的力量。”这是非洲某酋长的感言。如今在我国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一个宝宝的降生,不仅牵动全家人的心,还调动了全家人的资源。养育宝宝迥然成为耗时耗力周期最长的人力培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