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6021000000003

第3章 娶妻!便是最好的管教

许多年后,当曹操已然成为朝中武职的一员之际,他仍会想起当年之事。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的断然,令舆论对他夸赞有加。

“当今朝中之士,曹都尉乃一不可多得之人才!”

也正是在多年之后,曹操才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处死蹇叔而不受打击,完全是别有原因。

而在当时,闯下弥天大祸的曹操回到家中,居然还淡然若定。父亲曹嵩直到两天后才晓得这事。他问:“听说你处死了蹇硕的叔父?”

曹操说:“哪里听说有什么蹇硕的叔父,只有一个犯禁夜行者,孩儿身为洛阳北部尉,职责所在,不敢徇私,乱棒将他打死了!”

曹操又说,父亲在朝中做官多年,难道不明白宵禁之令吗?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鼓闭门;到五更以后才开门。从闭门之后到开门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是犯禁夜行。这是历代的规矩,为的是防止作奸犯科。其间,如果是因公务出行,自当别论;若是一般小民,为了婚丧吉凶、请医买药之事,巡街者也当酌情处理。但这一个犯禁夜行者,显然没有什么急事,也没什么公务在身。他的确就是一个作奸犯科之徒。

曹嵩居然无言以对,只怪妻子去世太早,自己平日里又疏于管教,莫名就养出了这么一个另类的儿子。他想这一定是读书太多的缘故,人说书读得太多就傻了,原来真的如此。

曹嵩难以排解心中的郁闷,他明白当务之急不是教训儿子,而是进宫活动为先。曹操还是有福之人,他有个爷爷叫作曹腾,虽然已经仙逝,但是在宫里多少还有些人望,花点力气,曹操闯下的大祸多少还有弥补的机会。

曹嵩去找了中常侍张让,他是宫廷中最近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据说当今皇上看重此人,已经渐渐超越曹节、王甫等老人。

说起曹操,张让多少有些印象。他对曹嵩说,令郎吗,一二年前好似有个顽皮少年乘夜色私入张某的宅邸,被张某发觉。哦,那不就是令郎吗?我还记得他舞着一双手戟翻墙逃走,呵呵,好敏捷的身手,大长秋(指曹腾)得了个好儿孙啊!

曹嵩顿时汗如雨下。

“在京师招惹是非,既然如此,就让他去别处冷静一年如何?”

曹嵩觉得这主意不错,回家后他便告诉儿子,可恨这阿瞒居然还不领情,说是非要让洛阳成为真正的“首善之地”,让天下百姓欣然向往才肯辞官去别处。

曹嵩冷喝他道,还嫌我不够闹心吗?你真的把洛阳变成“首善之地”,曹家离灭门也就不远了。

曹操只好作罢,问将去何方安身。

老爹说:“是顿丘县。”

顿丘县在今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北面就是后来袁绍的根据地冀州,东边则是后来曹操创业的根据地兖州,在当时,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而已。曹操对外放有些狐疑,但毕竟这是提拔,县令的俸禄是千石,较北部尉而言,曹操薪水的增幅高达150%。

不过,离开京师,也就意味着离开了最闪亮耀眼的政治舞台,顿丘,那是一个镁光灯不会照耀到的角落。曹嵩心里明白,这是一个两全的结局。对于宫廷来说,曹操这个大麻烦调离了洛阳,从此可以清净了。对于曹家来说,毕竟曹操升官是个好消息。

之所以有这样完美的结局,完全依赖于老父曹嵩的苦心经营。运用老爷子曹腾留下来的人脉关系,配合曹家的金钱沟通方式,无往而不利。曹嵩在心中大喝:曹孟德(曹操字孟德),你可明白老父的一片苦心!

接下来,曹嵩想到的是在曹操正式出任顿丘之前,为他完成婚事,娶一门亲。曹嵩认为,这是让一个躁动的大男孩安静下来,成为成熟稳重的男人的最佳途径。

时为熹平五年,曹操二十二岁。二十岁的成年冠礼之后,曹嵩本来打算借此为儿子攀附高贵,与那些世家豪门结亲,因此高不成低不就地耽搁至今。曹嵩也明白自家的宦官背景,难以和袁氏这样的名门望族媲美。大家名门的闺秀,多半不愿意嫁入宦官家族。

至此,曹嵩不再考虑媳妇的门第,他降低标准,只求为儿子寻找一个好女人来匹配。从为父的心理来说,因为曹操的生母死得太早,所以家教疏漏,但是一个好女人却能弥补这些过失,顽劣如猴的曹操正需要一个美丽贤德的女子来拴住他!

曹嵩以为这是现下最好的选择了。

听说曹操即将娶亲,他的老友、素来以大哥自居的袁本初(袁绍字本初)便跑来打趣说:

“孟德,守好你的新娘,我会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把她劫走!”

曹操笑:“不错,本初来得正好,老父为我找了一个丑妇,你若能把她劫走,我就安泰了。不过本初兄的衣袖倘若再度为灌木所纠结,可就没人来解救了!”

这话里都是有故事的。

若干年前,袁绍曾带着小老弟曹操去观摩一户人家的婚礼,袁绍说新娘一定很美,而曹操却以为是个丑妇,于是两个小鬼商量,制造一场恶作剧把新娘子劫出来看看美还是不美。他们藏匿在主家的花园中直至天黑,曹操想出一个调虎离山之计,让袁绍出去大喊:“有贼!”参加婚礼的人们必然一时大乱,纷纷出来捉贼。曹操便可乘机进入新房,劫出新娘子,袁绍觉得这办法不错,便依计行事。曹操果然将新娘子挟持而出,与袁绍会合。

然而在逃脱时却出现了纰漏,袁绍陷入灌木丛中,衣袖为刺所纠结,情急之间,曹操大喊:“贼人在此!”袁绍大窘,奋力一跃,终于挣脱灌木,与曹操一起逃之夭夭!

袁绍打着哈哈离去,曹操却犯难起来,刚才只是玩笑话罢了,然而自己的新娘是美是丑,却不曾见过。倘若当真是个钟无盐、东施般的丑妇,那该如何是好?

曹嵩早已告诉儿子,为他选的媳妇乃是故交丁家的女儿,然而父亲却无半字提及她是美是丑。

父亲不说,曹操是不敢问的。况且他后来又想,其实父亲也未必见过丁家女儿的容貌。于是曹操为此事苦闷了许久。

曹嵩没理会儿子的苦闷,他忙碌地张罗婚礼。首先是“纳采”,请媒妁往丁家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丁家纳“采择之礼”。其次是“问名”,遣媒人询问丁家女儿的芳名、生辰八字。取回庚帖后,卜吉合八字。接着是“纳吉”,在家庙中合八字、卜婚姻,将吉兆通知女方,再度送礼表示正式订婚。之后是“纳徵”,曹家向丁家纳送聘财以成礼。纳徵以后,曹嵩择定婚期,备礼告知丁家。接下来,就是亲迎的好日子。

亲迎日那天,吉时在黄昏时分,新郎官曹操坐着漆黑色的马车,穿过街市,来到丁家的门前。

下了马车,曹操彬彬有礼地拜见岳父母,寒暄数语之后,曹操目送岳母大人进入后院将女儿也就是曹操的新娘子接出来。

等待的时候最是紧张的时刻,曹操似乎觉得脑中一片空白,以至于岳父说了些什么,他的回答都有些语无伦次。岳母扶着新人出来时曹操更加紧张了,丁家女儿的头上遮盖着纱巾,他依然看不清楚她的容颜。

新娘与她的陪嫁丫鬟登上马车,按照程序,曹操坐上驾车人的位置,为未来的夫人挥鞭驾车,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动作。当车轮转动了三圈,曹操便跃下马车,快步登上同来的另一辆马车,快马加鞭地先行回家。

当丁家的女儿乘坐的马车抵达曹府,先行抵达的曹操恭立在门口,向她作揖行礼,这是欢迎新人的到来。

现在,仪礼基本完成,一对新人终于可以进入家门,共进晚餐。

曹操与丁家女儿共席而坐,他们的面前,是独一无二的一套餐具。他与她,将在一个碗里吃饭,共饮一杯米酒。此时,丁家女儿依旧戴着纱巾,不过饮食之间,曹操已经能瞥见她圆润的下巴和白皙的肌肤。

曹操想:袁绍此刻或许就在门外,不过以他的智商,又有什么办法能劫走他曹孟德的新娘呢?

一念及此,曹操的嘴角浮上一丝得意的微笑,就叫她阿丁吧。

或许是从前做了太多恶作剧的缘故,入了新房的曹操忐忑不安,此刻外面一定有人在偷听,我该说些什么才好。然而,目前的紧要之事,是摘下阿丁的纱巾。

阿丁低垂着头,摘下纱巾,曹操看见她乌黑的发上盘着的发髻,发髻束着彩色的发缨,他默默地为她解开发缨。此时,曹操终于看清了阿丁的面容,犹如一朵含羞的花儿般的美人,这就是曹操的结发妻。

“哈哈!”曹操大笑,笑声传到新房之外,屋外偷听的袁绍很是不屑:“曹孟德这个好色之徒。大概只知道欣赏妇人的容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