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调皮的孩子是块宝
6038000000009

第9章 赏识是调皮孩子进步的推化剂(1)

如何通过最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教育成材,是无数家长的最大心愿。而“赏识教育”无疑是培养孩子的最新利器。对于成长中的调皮孩子来说,赏识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对调皮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改掉调皮陋习,树立新观念……总之,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用欣赏的眼光看调皮孩子

在很多情况下,调皮、淘气是孩子聪明、富于想象力的表现。作为家长,应保护孩子的调皮,甚至要和孩子一起淘气,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和进步。

这也就是说,家长要懂得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更要懂得如何赏识调皮的孩子。

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给孩子多一些的肯定和欣赏,让他们更多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得到更多的赞赏、表扬,而不是一味地突出孩子的不足和缺点。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孩子优点,对孩子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心境保持愉悦。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同,孩子也不例外。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对生活的自信。

拿破仑·希尔博士小时候被认为是一个淘气的“坏孩子”,家人和邻居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人,无论何时出了什么坏事,大家都认为是拿破仑·希尔干的。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希尔破罐子破摔,一心想表现得比别人形容的更坏。他的母亲去世后,一位新的母亲走进了他的家庭,当父亲介绍拿破仑·希尔时说:“这就是拿破仑·希尔,是希尔兄弟中最坏的一个”。此时,他的继母却亲切地说:“他完全不是坏孩子,他恰恰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一切,无非是要把他所有伶俐的品质发挥出来。”

继母发现了拿破仑·希尔人性中唯一的优点,在继母的赏识和鼓励下,拿破仑·希尔开始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发奋学习。继母用她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拿破仑·希尔——美国成功学的创始人。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这是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家长应该为孩子高呼“加油”、“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总之,教育好孩子,就应从赏识孩子开始。

那么,赏识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信任!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认为,不能把赏识简单地等同于表扬,赏识的标志是“行”,而不是“奖”或“罚”,赏识是指“看得起”。因此,赏识教育所提出的“赏识”是对人不对事的。在事上允许失败,但对孩子的信任不变。在事上允许教育者有批评和引导,但赏识的心态不变。这是对孩子心底深处的善良和美好的信任,也是对人性深处的善与美的信任。以家长对孩子特有的爱和宽容来捕捉这一点,在这一点上与孩子连接,就能激发孩子“想好”的愿望,而一旦“想好”的愿望被激发,就真正启动了孩子的自觉和良知潜能,进入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教育专家把一个学校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在一起学习,分成四个组:第一组的学生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受不到批评;第二组的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多于批评;第三组的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少于批评;第四组的学生,总是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得不到表扬。一个学期下来后,这个班的学生开始分化,第一组的学生成绩拔尖,第二组次之,第三组再次之,第四组的学生成绩下滑很快,甚至有的学生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由此可见,长辈对孩子的赞赏是多么重要。古人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数过不改也徒伤情,奖长易劝也且全思。”这段话的意思是,教育孩子,与其总是批评,不如去表扬一次;对孩子批评多了,孩子并没有去改正,还挫伤了感情,如果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来对待孩子,容易使孩子接受,而且能让孩子很好地思考。比如,孩子学说话、学走路,都是在家长的鼓励下进行的,而孩子学说话时,没有不说错的,学走路时,没有不摔跤的。但没有一个家长因为孩子说错话、摔了跤而不让他们学说话、学走路。事实也正如此,如果家长在孩子淘气捣蛋时,不是指责、打骂,而是给予一个鼓励的微笑、送上一句勉励的话语、传递一个信任的眼神,孩子就会在充满爱与温暖的氛围中,从长辈循循善诱的教导中,通过心灵的感悟与自我反思,认识自身的不足,正确对待事物,增强生活的信心。

孩子调皮、淘气,很大程度上表明孩子性格好动,求知欲强烈。但在多数家长眼里,这样的孩子却是不听话、好争斗、叫人头疼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的不听话,恰恰反映他有主见,而所谓“好争斗”,同样反映了他有进取心。

所以,家长不能忽视调皮孩子缺点掩盖下的优点,而应该用常识的眼光激励、引导孩子,让他们将过剩的精力、体力发挥到适当的活动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好动和求知的心理,而且还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赏识其实并不困难,它可以这么简单——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家长对孩子的赏识。

发现并放大孩子的优点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在浙江举行的“‘忠告天下家长’报告会”上为现场的家长们布置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你今天回家去发现一个孩子的优点,能够发现十个的,是优秀的家长,能够发现五个的,是合格的家长,不能发现的,是不合格的家长。”孙云晓同时还指出:“成功家长与失败家长的区别是,前者将孩子对的东西挑出来,把他的优点挑出来,而不明智的家长,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点……人有八种智能,而学习好的人,只是语言智能和数学智能较好,而不同人的优势是不一样的。只要家长用心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

或许,听话孩子的优点比较容易发现,而调皮孩子的优点往往藏匿在众多缺点的背后,所以,家长更应该善于发现调皮孩子的闪光点。

李根是班里典型的破坏分子,他身上的缺点不少,诸如捣蛋、爱撒谎、散漫、冲动……为此,班上的同学经常到班主任那里告他的状,科任老师也是一提到他就头疼。班主任没办法“降服”他,就只好把情况如实汇报给李根的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也想过很多办法整治他,收效甚微。

为了能更好地“教育”李根,李根的爸爸特地请自己的老同学、著名的教育专家——老周到自己家里做客。

老周来了,跟爸爸一起在客厅里聊天。而李根呢,则把自己房间的门虚掩着,他想听听爸爸又在告自己什么“状”。

果然,不出所料,他们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李根的问题,李根马上竖起耳朵来——

“你儿子李根看起来很聪明呀,这小子如果像你的话,数学应该非常不错哦!”这是周叔叔的声音。

“得了,别提了,数学一塌糊涂!”爸爸无可奈何地说。

“语文呢?”

“也不好。”

“英语呢?”

“那就更别说了!”爸爸似乎有些羞愧。

老周听了此话,哈哈大笑起来:“照你说,你的儿子一无是处!”

“唉!”李根听到爸爸沉重的叹息,他心里非常不是滋味:难道自己真的这么差?

“哦?”老周突然提高了声音“这手工应该是你儿子做的吧?真是活灵活现哟!还有,这字似乎也写得相当漂亮!”

爸爸一听这话,似乎也有些来劲了:“是呀,是呀,这孩子似乎有绘画、手工方面的天赋,当然,他做事情还是挺负责的,还非常细心、执著。还有呀……”

李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这么多优点。

受到鼓励的李根,兴奋得快要跳起来了,他知道自己肯定会比爸爸说的做的更好……

不久,爸爸妈妈发现,自从那次周叔叔到家里做客以后,李根开始变得懂事了,也不再调皮,他做什么事都很负责、很认真,至于学习成绩嘛,不用说,也像他的手工一样——非常出色。

生活中,像李根这样调皮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都有一些诸如歌唱得很动听、很会做手工、爱做值日、名字写得很漂亮等优点。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这些优点却视而不见,对孩子的调皮缺点却狠狠地予以批评,甚至进行讽刺、挖苦,这样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其实,真正高明的家长应该努力寻找孩子的优点,且放大孩子的优点。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放大孩子们的优点,何愁孩子不优秀呢?

第一,不要老盯着孩子的缺点。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话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家长不仅不要整天把孩子的调皮挂在嘴上,不停地数落,更不能对孩子说结论性的话,比如说“猴子样”“你真没治了”等话。千百年来,我们的教育观念,就是先找孩子的缺点,然后不断地提醒、警告,让他改掉缺点。总认为改正了缺点,孩子就进步了,就提高了,没缺点了就完美了,完美了就杰出了。这个理论是不对的、不可取的。

第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把孩子看“死”了。只要细心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孩子有进步的地方。可能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可能某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增加,可能一次作业进步或者一次考试进步,可能在劳动或公益活动方面表现较好,可能文艺、体育取得好成绩,可能有什么小发明、小制作等等。关键的是要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跟别的孩子比,哪怕发现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及时肯定。不应该由于横着比或高标准要求而看着不起眼儿,认为不值得一提就把点滴进步漠视、忽略过去。应该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优点是一步步发展的。

第三,适当夸大孩子的进步。孩子即使没有进步,家长也应该寻找机会进行鼓励。如果孩子确实有了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夸奖他们“进步挺大”。这样一般都可以调动孩子心中的积极因素,促使孩子期望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孩子就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总之,家长要认识到:调皮孩子虽然不听话,但他可能很有自己的想法;调皮孩子不想上学,可能是沉迷于自己的兴趣中;调皮孩子没有纪律,但他可能很有爱心……只要家长细心观察,总能发现调皮孩子身上的优点。

及时夸奖孩子效果佳

及时夸奖调皮孩子的良好行为,有利于帮助孩子塑造正面行为和习惯,从而避免和减少孩子任性、逆反、不听话等负面行为。

著名的教育专家陶行知也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及时夸奖孩子。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被肯定、被夸奖的需要,孩子更是如此。当他乐颠颠地把刚画好的一幅画捧到你面前时,当他兴冲冲地把在学校里得到的红花放在你手心时,当他扶起了不慎摔倒在地的小伙伴时,当他讲完一个故事时,当他叠好一件衣服时……他的眼睛往往会盯着你,充满着期待,他是在期待你的夸奖啊!

当孩子确实值得夸奖时,家长不要吝惜,要及时作出反应,马上就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要知道,夸奖是有时效性的,如果错过了夸奖的最佳时机,夸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孩子的表现就不会达到家长所期待的目标。

某校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期末考试之后,他分别在不同时间内对两个班级考试成绩差不多的两组孩子做出评价。

对第一组孩子,校长在考试成绩出来的当天就表扬了他们:“成绩真不错,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继续努力吧。”

对第二组孩子,校长一直等到下一个学期开始之后,才对他们说:“你们上学期考试成绩不错!”

一个学期以后,第一组孩子因为受到了校长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一致认为是校长的赞扬让自己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劲头也更足了;而第二组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明显进步。虽然校长赞扬了他们,但时间已经相隔太久,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察觉到这种表扬,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个实验证明,孩子是需要家长正确把握赞扬的时机及时夸奖的。因此,假如曾经很调皮的孩子一改调皮的劲儿,认真听话并达到了某个既定目标,家长一定要把握机会,及时由衷地赞扬孩子。同时,要表现出你的喜悦心情,让孩子感受到是他的良好行为表现使家长感到高兴。这是简单而又能产生显著效果的一招,只要坚持去做,必有喜人的收获。

孩子做了好事或有了进步,最好当时就给予夸奖和鼓励,这样孩子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及时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把后面的事情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取得了成就,家长无动于衷或反应迟缓,必然会给他的内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下面请看两个事例:

事例一:

“妈妈,我跳高得了第一名。”锦荣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

“我说过多少次了,你那么调皮干什么?只要一到运动场你就会撒野,那可不是乖孩子的行为。”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妈妈来气了。

“我那不是调皮,是正经事儿。今天我们班上体育课,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跳高比赛。我是跳得最高的,老师还夸我很有运动天赋呢!”锦荣跑到厨房门口得意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