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浪漫需要揭穿
6048500000003

第3章 被仪式感拖垮的爱情长跑

我有一个好朋友叫阿朱,女硕士,未来很可能成为女博士。因为目前单身,逢年过节她总要接受来自亲戚们的轮番轰炸。例如“现在还不嫁,很快就要成为剩女啦”的言论比比皆是,恨得阿朱在心里默默咬牙。侧面来讲,造成阿朱被围攻的窘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来源于阿朱的堂姐,在这里暂且忽略辈分的关系,我们就叫她阿紫。

阿紫大我们五岁,在银行工作。她来学校看望阿朱的时候,碰巧我也在旁边,所以跟她见过几次面,是个温柔和气的姐姐。阿朱告诉我,阿紫有个论及婚嫁的模范男友,两人感情稳定,很快就准备订婚。正因为堂姐的婚姻大事早早就定了下来,家长们才把阿朱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让阿朱苦不堪言,恨不得租个男友回家过年,瞒天过海,让自己落得一个清静。

阿紫听了这话哈哈笑出声来,说:“不至于不至于,感情这种事急什么?”阿朱说:“姐,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阿紫说:“啧啧啧,你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那时候我跟阿朱两个人都没能听出这句话里的弦外之音,只是醉心于阿紫跟她男友两个人浪漫的爱情故事。从大学一年级到工作以后,两个人已经进行了十年的爱情长跑。这段长跑不仅跨越了双方的学生时代,也包括了男友去国外留学深造的三年,以及归国后在外地工作的两年多时间。直到不久前,两个人一起确定了在本地的工作,买房、结婚等一系列事情才正式提上日程。

十年啊,那可是十年。阿朱对我感叹,忍不住背诵起纳兰性德的词“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一个人的成长可以获得质的飞跃。这两人的恋爱经受住了时间维度的考验,听起来就令人艳羡。我很期待阿紫讲述一下自己的爱情故事,然而她似乎没什么兴趣,倒是一直要我们讲学校里的生活,反复感叹如果有机会,自己一定要重回校园。

还是阿朱了解我,知道我的好奇心,把阿紫的爱情长跑描述给我听。男友跟阿紫是高中同学,高考之后的假期里,两个人在同一家公司里打工,彼此相投,才确定了恋爱关系。让人高兴的是,两人所报考的大学也正是同一所。因此从一入学开始,这一对甜蜜的情侣就收获了无数羡慕的目光。

男友性格很开朗,从不掩饰对阿紫的感情。他们一起加入了戏剧社,入社第一天,新成员都要谈一谈自己的入社理由。阿紫先发言,说了自己对戏剧的热爱。接下来男友发言,他干脆地说:“我加入这个社团是因为我女朋友想加入。”这句话赢来一片惊呼,也一时间传为佳话。那段时间他们形影不离,好像再没什么能把他们分开。

大三那年的暑假,男友把阿紫带回家介绍给父母认识。随后阿紫也把男友带回了家。阿朱也在场,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她说眼看着堂姐甜蜜的表情,还在读中学的她简直羡慕得发狂,甚至产生了一种“上了大学我一定也能找到男朋友”的错觉。她对阿紫男友的印象也很不错,觉得他个子高高的,皮肤有些黑,可是笑起来很阳光帅气,言谈也很幽默。双方的父母都很认可这段恋情,他们这一对就已经比世界上的大部分情侣幸运了。

那时候两个人就开始计划未来的婚礼,还偷偷去看过房子。阿朱私下里对阿紫说,一定要让自己做伴娘。阿紫笑着点头。姐妹两个都对婚礼充满期待。可没想到,大四上学期,男友的父亲忽然要求男友出国镀金。这一变数直接导致了两人婚礼的延后。不过延后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有个成语叫作“好事多磨”。

没想到一磨就是将近六年。因为男友要去法国,他先在国内的语言学校读了一年预科,此后才挥别祖国,远赴重洋。从那一年的预科开始,阿紫就与男友分隔两地。她想要尽可能多地赶去外地陪伴男友,奈何银行的工作性质,时常令她难以脱身。仰赖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两人得以随时随地聊天、视频,好像就在彼此身边一样。阿紫虽然在一些时候感到思念成疾,不过还是忍耐住了这种痛苦。毕竟分离是为了更好地重聚。凭借这种信念,阿紫撑到了男友远赴法国那一天。

他们在机场分别,同时还有男友的父母。毕竟有家长在场,阿紫的情绪有一半要咽回肚子里,虽然努力微笑作别,但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这悲伤中既有不舍,又有担忧。空间上的距离其实很难跨越,阿紫很害怕两个人的感情变淡,或是遭遇某种打击。男友的内心恐怕也同样忐忑。但不管怎么样,眼前的路总要走下去的,或许这就是人生。

男友在法国读书的两年时间里,只回国探亲了一次,而且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课业很繁忙,再加上参加了诸多活动,生活十分丰富多彩。阿紫在银行里,每天面对着重复性的工作,感到疲惫而无奈。她也曾想过,不如回到学校深造,可是工作刚有起色,做不到全盘放下说走就走,于是也就这么挨下来了。她跟男友还是尽可能多地视频聊天,向对方描述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就像陪伴着彼此一样。

可这其中也有一些难以逾越的问题。比如男友结识的新朋友们阿紫一个也不认识,而阿紫在工作方面的问题男友根本一窍不通。有段时间里两个人时常谈着谈着就冷场,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去。阿紫为此很伤心,偷偷哭过几次。她能够感觉得到男友也一样失望,也在尽力挽回。这种彼此相同的无力感最让阿紫恐惧。

让阿紫坚持下去的决定性力量是来自各方朋友的支持跟劝导。大家反复对阿紫说,都在一起这么多年了,总会遇到些问题的。两个人要过一辈子,怎么可能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碰到一丁点小事就动摇,这样简直有愧于“爱情”这两个字。阿紫被说服了,感到坚守下去的信心又被找回来了一些。她调整了一下心态,主动给男友发了消息,语气上注入了全新的热情与活泼。男友也感受到了,不知道他是否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他也用同样的热情来回应。两个人虽然还是感觉聊天之中有一些壁垒,但情感毕竟已经到位了。这或许就已经够了。

两年的时间过去,男友回国。本以为两人终于可以相聚,不料男友却获得了一个去上海工作的宝贵机会。男友跟阿紫商量,这个公司一直是男友内心向往着的,他很想去。他向阿紫表示,自己先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再寻找合适的调动机会。他也希望阿紫看一看,能不能来上海。这看起来是个不错的提议,但这样两个人又有一段时间不能在一起了。阿紫心里有不少抱怨,私下里对阿朱提起。这时候阿朱已经成熟了一些,也看过了不少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就劝阿紫,说已经异地了三年,也不在乎再多等这一小段时间。不过这时候倒是两个人的“七年之痒”阶段,阿朱就问阿紫,两个人的感情还好吗?阿紫说挺好的。不过也没细说了,似乎她能说出来的就是“挺好的”。

一晃又是两年多的时间过去。这段日子里,阿紫去了几次上海,男友也回来过几次。两个人相处的时间都不太长,可已经俨如“老夫老妻”一般。亲友都催,说两人一直这样分隔两地终究不是个办法,年纪也不小了,应该尽快把婚事办了。尽管阿紫并不为结婚的事情着急,但家长显然已经急了起来。对此,阿朱点评:“在一部分老人眼中,结婚生子都是有一定年龄区间的,一旦你不在这个区间内完成这些任务,他们就会认为你不正常。”阿紫有些被催得烦了。男友也被自己的父母催得很烦,刚好有分公司建成,他抓住这个机会调回到本市工作。这样两个家庭都松了一口气。

男友回来后,刚刚安顿下来,有关结婚的事情就立刻提上了日程。男友也没有正式求婚,阿紫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好像这回事他们老早就已经确定下来了,没想到晚了这么久才开始真正实现,简直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欲望的延迟实现”。延迟实现会让人的愉悦感减半。阿紫对阿朱说,她对婚礼明显没有以前那么期待了。也可能是年龄越增长,她变得越来越淡定。这种淡定有时候也让她害怕。她开始频繁地来学校看阿朱,似乎很喜欢待在校园里,总说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阿朱说:“姐,你完全可以在结婚后再申请读一个硕士学位。”阿紫含糊地答应了两声。后来才知道原来父母都希望她结了婚之后能够尽快生宝宝,这方面的压力实在不小,有点让阿紫害怕了。她跟阿朱说:“越是临近订婚仪式,我越是心慌。”阿朱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先订婚再结婚?像他们这样笃定的婚姻,为什么不直接结婚?还省掉一个仪式。其实这也是阿紫的一个困惑,她说这是男友执意要求的,一定要先“订婚”。说到这里她不免有些犹疑,很显然,她在猜测,男友是否对婚姻产生了恐惧或是动摇?

我对阿紫跟男友的爱情故事大概就了解这些。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阿紫没有再来学校。我跟阿朱的谈话内容又变回了枯燥的学术理论或娱乐八卦。直到放了个小长假,阿朱再度参加亲属聚会才知道,阿紫的婚事出了变故。

这个变故并不小。但阿紫宣布出来的时候,却显得分外风轻云淡。她就言简意赅地表示,她跟男友分手了,所以有关订婚、结婚的事情就请大家不用费心了。话音落后,足足有几分钟,大家都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阿朱更是惊讶万分,阿紫连她也没有告诉。趁着大家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阿朱拉起阿紫躲进厨房里,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阿紫苦笑了一声说:“我就知道你们的反应一定会是像天塌了一样,其实没什么,只是我想放手了。”

那天,阿紫面对着家长们的轮番盘问,以一当十,成功突围,晚上才单独面对阿朱,给她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对于这桩婚事,阿紫内心一直充满困惑。她说反观这十年来的爱情长跑,她真正感到自己在恋爱的,也只有大学校园里那四年而已。此后,她跟男友一直在完全不同的轨道上生活着,根本没有什么交集,也很难相互理解。这种差异的鸿沟越来越大,直接表现为两个人的沟通出现问题,深层次表现为两人开始对彼此的情感交流提不起兴趣。阿紫这些年来经历的快乐跟痛苦,男友都不能感同身受。同样,男友经历的全部重要时刻,她也未能身临其境。更加可怕的是,不同生活环境下的几年里,两个人都成长了,脾气秉性跟生活习惯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两人虽然表现得彼此熟悉,仿佛老夫老妻,实际上就像陌生人一样。换句话说,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感情已经淡了。

更让阿紫感到后悔的是,一直以来,她似乎都在为了维持这个“十年爱情长跑”的仪式而苦苦支撑,却忘了去跟从自己的内心所想。每当她动摇或是困惑,她就会想起别人劝她的话,进而自己劝慰自己,“都这么多年了,再坚持坚持吧”。结果就这么将就着,时间白驹过隙,他们拉扯到现在,眼看就走到婚姻的门前了。

阿紫觉得自己不能跟这个男人结婚。不是因为他不好,而是她觉得这一切太奇怪了。她还要继续将就下去吗?她感到深深的惶恐。而这种惶恐也在男友身上体现出来了。就在他们一起去挑订婚戒指的那天,男友终于忍不住对她吐露了实情。原来男友在上海工作时,结识了一个姑娘,两人几乎一见钟情,十分投缘。姑娘大胆地对男友表示了好感,但男友拒绝了。男友说他不可能背叛阿紫。可是当他回到阿紫身边时,才发觉,他对阿紫的感觉已经变了。现在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另一个女孩。他不能这样永远欺骗自己下去。

听他说这些,阿紫哭了。她很伤心,伤心这么一场盛大的“爱情长跑”就这么草草收尾了,连个仪式也没有。从此她又是孤身一人,继续淹没在单身男女的旋涡之中。但是她又有点庆幸,庆幸他们把话说了个清楚,没有让这个错误继续延续下去。而现在,阿紫已经放下了。她对阿朱讲这些的时候,甚至还笑着说:“你想想,我们两个人各怀心思,却还假装相亲相爱的样子,是不是也挺荒唐的?”

阿朱把这事告诉给我,说她也闹不清阿紫做得对还是不对。我想这事没什么对错,看的是个人的选择罢了。阿紫这一场恋爱,其中有那美好的四年回忆,是值得珍藏的。而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正像她所说,在她一开始产生动摇,或是开始怀疑的时候,就能立刻表示出来或采取行动,不为了“仪式感”那么将就下去,这个问题也许就能早点改正。不过人都难免犯这个错误,有时候我们就是缺乏决断力,特别是遇到感情问题。爱还是不爱,我们总是很难理清的。

阿紫还是相信爱情的,也相信天长地久。只是经过了这一场爱情长跑,她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我觉得这样很好,找回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之后才会少走弯路。这对于我们来说同样适用。对我来说,爱跟不爱,很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重要的是,那一瞬间过去之后,你还有多少兴趣跟眼前这个人一起走下去。

我们的生活应该少一点“仪式感”,那样我们都会轻松许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