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不倒翁
6081700000010

第10章

他叫人先把那块堆放材料的地皮到有关部门改变用地性质,由生产用地改为了生活用地,又把那块平房宿舍区地皮卖给一家开发宾馆的商家,得款两千万元,再在那块改变性质的地皮上先盖起三栋六层宿舍楼,将平房宿舍区住户搬迁至此。这两块地开发得还算顺利,但也引起了议论,有人说这样好,改善了职工住宿条件,造福群众;也有人有微词:“把祖宗留下的产业全卖了,这些地是过去肖总经理带大家辛辛苦苦攒钱买下的,留着干什么不好,真是败家仔。”肖总经理是苏总经理的前任,提起他大家都念念不忘。李想没见过肖总经理,听说他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好的领导了,思路开阔,在计划经济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他已经悄悄开始了为以后市场竞争做准备了。为了公司的发展,他把眼睛转向了海外市场,凭着公司的信誉大胆承包了伊拉克的一个大水厂工程,公司员工分批去国外干活赚钱,这在当时是非常稀少的,职工获得利益,企业也赚了钱,他把赚来的钱用来扩大生产,买了几块当时来说比较偏远的地皮,那时这些地皮位置不太好,价格也便宜,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如今都成了黄金地段了,价格也涨了多少倍了,人们都说肖总有眼光,思路总是前卫,这在当时是非常缺少的人才,路一首这次开发的地皮都得利于那时肖总经理的远见卓识购置的,真是前人栽树,后人摘果了。肖总在时公司的资金很富裕,想想除了承建北京市很多工程外,还承揽了国外的大工程项目,钱源源不断涌进来,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肖善于利用资金,用钱生钱,建立了公司自有的混凝土搅拌站和构件厂,不但安排了职工就业,扩大了生产,还解决了工程需要,省得再外出高价采购混凝土和构件。这些很突出的业绩使公司在他执政时期得到很快的发展,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威信是干出来的,所以多年过去了群众还念念不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业绩能衡量领导的水平,原本肖总经理应提升上级局的局长的,怎奈他的成绩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在国有企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他被一些小人所排挤。不过,才能不会被埋没,他调到到另外一个大企业后照样高升局长了,结果把那个局搞得有声有色,超过了他原来所在的局,闹得他原来的局处处被动,这样职工们更怀念他了,直骂当年上级领导没眼光,把肖放走了,搞得现在企业出溜地往下滑。肖总经理当年置的那些地皮给公司留下一笔丰厚的资产,现在路总经理一下要卖两块地,怎能不引起一些人的痛心?

议论归议论,痛心也无奈,路总经理坚决要走下去。难办的是那块办公区的地,也就是第三块地皮一时很难找到买主,路甚至发话:谁要帮助找到买主,奖励一套三居室住房,就这也没人问津,因为要价很高,不是大的财团恐怕没有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不知怎么事情有了转机,有一家叫中恒发展公司的不起眼小公司竟答应了条件。这公司的办公地点只在一家规模很小的西餐馆里,一个三十多岁的名叫陆风的男子自称总经理,听说他在金融界关系很熟,能呼风唤雨的,有人还吹捧他为“金融神童”。这中恒公司满口答应出资9200万元买这块地,半年付清,另外还白送两辆依维克旅行车和两辆奥迪轿车。路总经理挺满意这些条件,近亿元的资金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而且还坐上了奥迪车2.6,比局长还风光那,那时局长才坐2.2的。协议很快签订,第一笔款500万、依维克、奥迪也很快到位了,路及各位领导满心欢喜。

李想对路总经理的这些措施也是拥护的,感到他的思路比较开阔,把地皮用活对促进公司发展也有好处。但是李想对陆风及他的公司却有自己的看法,那是通过到陆风的办公地点和与陆风吃饭观察到的。一次,李想到中恒公司办公的西餐馆送份材料,这是一座不大的二层西洋式的建筑,在使馆区里。李想一进去,下面一层是西餐厅,不在营业时间,很冷清。二层是几间办公室,进一屋见一对男女正搂抱着,见李想赶紧松开。李把材料交给他们,其他几间屋子也没人,陆风也不在,看来那两人就是值班人员了。李想感到这就像皮包公司,哪能有巨额资金?还有一次,路总经理请陆风吃饭,李想也作陪,这是李想第一次见到陆风。只见陆风三十五、六岁,瘦瘦的,细长身材,戴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他很张狂,摇头晃脑地在餐桌上夸夸其谈:“我文化不高,只是初中毕业,可敢干事儿,你们那9000多万算不了什么,不是先给了你们500万了嘛,从下月起每月给你们3000万,用不了半年就给清了。”路总经理就爱听这个,他急需钱用,因为有个大立交桥工程要干,竞争激烈,他想进一步表现一下,对局长说他卖地有了钱,可先垫钱干,那时还不讲投标,都是领导说了算。李想听了陆风的话觉得像吹牛,他从哪里能一下子弄那么多钱?看着陆风手舞足蹈、得意洋洋的架势,看着比他大十几岁的路总经理洗耳恭听的样子,这与他平时对待下属威严的面孔可大相径庭啊。在座的众人也一个劲地吹捧陆风,这是有钱叫人羡慕的年代,联想那些有大钱的农民企业家能与当地的最高政府官员平起平坐的情景,就知道为什么如今都一切向钱看了。李想近来又观察到路总经理特别喜欢那些吹大牛、放大炮、胡乱侃,外露粗、特能喝的人,说这样的人有爆发力,有几个还得到重用,而这样的人往往是文化素质低下、性情粗野、不懂管理的人,他对路的用人之道也产生了看法。陆风看来属于这种类型的,李想看不起这类人,也与他们不可能融合。看着此情景,李想觉得如今真是有钱就气粗,有钱就叫人羡慕,而知识文化却得不到应有的尊敬了。但李想这些看法想法只能憋在心里,路的尊严不容质疑,再说对陆风及中恒公司看法只是自己观察到的,不好随便说出来,他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路总经理的地皮文章作得挺巧妙,那块改了用地性质的地皮除盖了三栋多层楼外还有可以盖两栋高层楼的地方,他在领导班子会议上高兴地说:“额们用平房区卖地钱盖了多层楼,额们再用卖办公区地的钱盖两座高层楼,将来解决一部分职工住房,再卖一部分房子,这样资金可以周转开了。”路的打算确实不错,听起来也十分诱人,的确,资金对一个企业来说就好比血液,没有血生命会枯竭,没有钱企业就玩完,企业的头头儿如没有钱什么都玩儿不转。

要说顺起来还真顺,事情发展的连盖两座塔楼的钱也不用花了。原来有一家中央单位的大公司联系要与公司合建其中一座高层楼,他们出钱,公司出地,完后一家一半,这座高层楼180套房子,每家90套,路总经理觉得不吃亏,不花一分钱落90套房子值。另一座高层楼中恒公司答应出钱与公司合建,将来四六分成,也不用公司出一分钱,路总觉得也值,这样下来卖办公区地的9000多万元公司可以自由支配了,企业一下涌进上亿元的巨额流动资金,要起多大的作用啊,在这个中等规模的公司来说史无前例,公司的发展真是前景一片光明。路一首想这样额就可以与职工怀念的肖总媲美了,同时还为自己创造了业绩,前程也辉煌哇。人们为路总的大手笔感到惊叹,路本人也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洋洋自得,如果这些都实现了,路可是大功臣那。除此之外,路总经理还以公司资金雄厚为由抢到了修建大立交桥工程,这也是公司承建的前所未有的工程项目,建成了,公司扬名,路本人也扬名。

但事情真的能按照这如意算盘发展下去了吗?路总经理对今后的计划真做到深思熟虑了吗?李想期待着下一步发展的结果。

11

房地产开发有了着落,至于最终的结果暂且不表,以后还有交代。紧接着路总经理雄心勃勃地开始了大立交桥的建设。

这座立交桥位于京城的东面,处于交通咽喉地区,是连接东部地区的要道,在当时也是京城最大的立交工程,说它大,主要是长度长,要打六百多根桥基桩,还附带着地铁车站地下部分的预建和桥两头的几公里道路,就这些也还是一期工程,将来还有二期。

路总在动员会上展示了这样一幅前景图:“额们修这样座桥来之不易,是额与王前书记从局长那争取过来的。过去别人只认为额们只能建水厂,修不了大桥,这次就修个样儿给他们看看。一期修好了,二期也是额们的。额们就是要改变额们修不了大桥的历史。”说实在的,李想佩服路总的敢创精神,路就是人走出来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干前人没做过的事,是领导人应具备的品格。但是,事物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就说大立交桥工程就遇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