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不倒翁
6081700000004

第4章

4

这是周一清早,吴习对李想说:“李想,今天我们一块去参加经理办公会吧。”李想已听说经理办公会每周一上午开,就是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工作的例会。李想活了这么大,接触过不少大小领导,不是单独谈话,就是听领导在大会讲话。单独谈话基本模式是指出你的优缺点,讲些勉励或希望,勉励即表扬,希望就是你的缺点,领导高高在上,你只能唯唯诺诺,领导好像永远都比你高出很多。领导在大会上讲话,基本是大道理,说得冠冕堂皇,与报纸广播上说得差不多,所以过去领导们给他留下的印象就是永远正确,领导就是领导,不管政治形势如何变幻,他们都是正确的代表。后来遭遇了老安的事情,李想对领导总怀有戒备、恐惧和隐蔽,真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呐。但李想从来没深入到领导的核心层,更没有参加过领导层的核心会议,虽然这个小小的处级单位,在偌大京城,高官云集的地方显得微不足道,但毕竟也是领导层,如在山西那个小县城里就是与县政府平级的单位呢,所以他心里还有神秘感,当然也有些紧张。虽然公司这些官儿的官衔不过是所谓的处级,可毕竟是官儿,平时端着架子,老是挺严肃的,他们真实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李想知道好多人平时老爱揣摩头儿们的心理,特别是想升官的人,毕竟中国当前的选官制度还主要是由领导的欣赏提拔,这样就造就了不少八面玲珑使巧劲儿溜舔手握大权的单位最大的头儿,一心只为向上爬的人物,怪不得以前担任过公司办公室主任的人物大部分都提升了,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干得好合头儿们的心意首先能得到提拔。

小会议室里,领导们都到了。正面沙发上坐着胖胖的党委王前书记,大脸庞,大脑壳,不到50岁,头顶的头发开始稀疏了,不过梳理的很整齐,脸色总是很严肃,深沉而不外露,看起来就很有城府,搞政工的嘛,就需要这种沉稳思索型的人,他可是公司里的老人了,从基层慢慢提起来的,李想见过他一、两次,他与政工部门的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都在三楼办公。李想所在的办公室为行政办公室,也叫经理办公室,在二楼办公,主要为总经理、各副总和业务科室服务。因为政治第一的时代已经过去,特别在企业,主要搞经济工作,人们觉得党委办公室好象不如行政办公室那样重要,所以这样的经理办公会党办主任就不需要参加。王书记却不这么看,他处处维护政工人员的利益,一有机会就行使他的权利,这点李想是逐步体会到的。王旁边是苏总经理,右边长沙发上坐着赵副总经理和李副总经理。赵是前两年从下面施工队长提拔上来的,一个黑黑的大个子,听说就是有些爱犯上,但对下属特别好,实践经验多,群众威信蛮高,能提到领导班子中来全凭实干的。李就有所不同,他原也是下面一个单位的头头,文化不高,说话土里土气,按老百姓讲话就是爱瞎白活,但其有个突出特点是会拢人,可根据每人爱好施小恩小惠拉拢,为己所用,不管人品如何,只要拥护他,就千方百计照顾,即使犯错误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干了多年周围集聚了一帮人在他麾下,按过去说法就是结党营私了。他都五十七了,刚提拔半年,按说这样的年龄不该提拔了,还是老苏心眼好,说干了一辈子了,底下又有一帮人帮他干,对公司有好处,本来上级不想提拔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干不了几年就要退休了,是老苏两次找局里请求上级批准提拔了。左边沙发依次坐了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他们也是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副总级别的,负责具体业务,属技术型领导,不象其他成员有实权。总经济师吴昌五十多了,人称他吴老总,他干过施工队长,有实践经验,文化水平也高,人也很善,威信也挺高。总工程师姓姜,生姜的姜,总会计师姓江,长江的江,都是姜音,很不好分辩,人们为区别只能管总工称姜老,他年龄也不小了,称老还表示尊重,总会就叫江总,恰如其分。除此之外就是吴习和李想了,办公室人员参加这样的会是负责记录,会后出会议纪要,进行督办。

李想拿着记录纸,正襟危坐在沙发的一小边上,他可不敢像王书记和其他领导那样整个身子陷进沙发里,他知道这里面人的职位都比他高出几个格,只有他是小娄娄。

会议由苏总经理主持,他列出议程:1、汇报上周各位的工作;2、本周各位工作打算;3、研究重点工程分工负责问题。第一、二项是每周的惯常程序,大家都说了上周本人如何努力干工作,解决了那些问题,本周要干什么,需开什么会等。到第三个问题上,苏讲开了:“最近我们开工的工程有几项,有自来水厂、环路立交桥、科技开发区综合市政工程项目,为把工程干好,我建议领导分工负责,赵副总依然主持水厂工程,李副总负责立交桥,吴老总负责科技开发区工程,姜老负责几个工程的技术问题的解决,江总就在家筹措几个工程资金的运作,我和王书记跑面上,大家看如何。”一时大家无语,倒不是不想接受这个分工,而是在考虑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过片刻,李副总经理发话了:“叫我干可以,但要给我配一大哥大和一辆车。”这条件在今天说不算什么,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难办了。当时无线电通讯刚开始不久,今天的手机当时叫大哥大,有半块砖头大小,使用它的都是有头有脑大款大腕的人。公司花了4万元才买了两个,放在办公室保存,哪位领导出去有急事才可临时借用,连总经理都不能随便使用,现在李副总要独占一个就显得特殊过分了。再说车也是同样情况,当时公司总共只有两辆轿车,两辆120小货车,规定正职行政领导可专用一辆轿车,因为他对外事情多,另一辆轿车是公用,连党委书记也没专车,至于小货车也是办紧急事才可用,李副总提出要专车问题又是个难题。当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公司机关车辆不断购置增添,公车消费又成了大负担,又不得不进行车改,这是多年以后的事儿了。而此时李副总提出他的问题后,一时大家沉默了,会议室里静得怕人。李想心里跟着紧张,他知道李提的问题不好办,多位领导都有自己的算盘,李凭着自己在领导班子里年龄最大,下面又有一把人拥立他,有些有持无恐。李想过去遇到的领导都是在上面作报告,语言非常革命,什么大公无私呀、先人后己呀、斗私批修呀,或是找你谈什么远大理想啊、顾全大局啊,其实这都是要求别人的,冠冕堂皇的话语谁都会说。

大家继续沉默,看来只有主要领导决策了,但这是很惹人的事,挺棘手的。苏总经理的大脑壳沉思着,他看了看王书记,王没表情,王是个城府深又油滑的人,他长期做政工工作,学会对什么人采取什么办法,对上要尽说好听的,对下要尽讲严肃的,对平级那就看谁了。今天李副总提的问题,他心里也一咯噔,要是下面谁提这问题,他早就发火瞪眼了,但这是李副总,还不能得罪他。他做镇定状,不表态,心说这是业务上的事儿,推给老苏处理,我不惹这人,不发表意见。企业的党委与政府机构的党委还是有区别的,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主,行政领导更有权力,党委好像只是辅助行政领导干事。此时王书记不表态也有道理,他可以说不能随便干预行政领导决策嘛。但会议总不能无休止停顿下去,苏的脑子转了一会儿有了主意,他抬起头来,咳嗽了一声:“这么着吧,李副总要的大哥大和轿车可以先用着,但有别的工地急用时可临时调用,李副总您看呢?”李不太情愿,只是哼一下,没明确表态。老苏如此的决定似乎有折中之意,道理说得过去,但李副总是什么人,他心里才不服老苏的决定呢,心说:你老苏不就是个老大学生学历高嘛,我在市政干的年头比你多多了,你就会和稀泥。李副总曾在下面单位当一把手,说一不二,就如包工队的头儿,谁给他拍马屁他就向着谁,要什么给什么,谁要惹了他,他决不会罢休的,一直要把人整到底,报复心大着呢,实际上就是心眼小着呢。自从他提拔到公司任副总,明着升了,但权力小了,处处受一把手制约,不能专横跋扈了,老苏虽建议提拔他,但绝不允许他搞特殊,来公司半年了,升官的兴奋劲儿也过去了,对老苏的成见就越来越大了,觉得当副的还是不行,没实权。人一有了私心,坏主意就会随之产生,他要给老苏制造大麻烦,甚至想要把老苏置于死地。会议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出了门,李想听到赵副总嘟囔地对吴老总说:“这是什么决定,他一人就能用车用大哥大,谁不需要?!”吴只一笑没言语。李想知道他们不服气,李负责的工地就在城里,坐公交车去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而赵、吴负责的工程都在郊区,公司小货车不忙时可送他们,有时没车他们只得坐公交车。

办公会发生的事情给李想上了课,他想着他以前看待领导同志们是多么的可笑,要好就是很好,要么就是很坏,但领导们也是人,不好不坏有很多毛病的也很多,看来领导们并不是都那么革命,先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