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是一种大智慧(精华版)
6174900000005

第5章 再坚持一下(1)

只要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时刻准备着,在逆境中绝不放弃,再坚持一下;那么,下一次见到彩虹的可能就是你。

一条冻鱼的魅力

有一个皮革商喜欢钓鱼,他经常到离家不远的纽芬兰海岸去钓鱼,那里有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下了一夜的大雪也未能阻止他来到纽芬兰海岸。天气很冷,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皮革商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结冰的海上凿了个洞,然后他坐下来,点上一支烟,就开始钓鱼。这几天,他心里老琢磨一件事:钓的鱼一放在冰上,很快就冻得硬梆梆了,这种冻鱼只要身上的冰不融化,过个三五日也不会变味,味道还像鲜鱼一样鲜美。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食物结了冰就能对其起保护作用?如果把肉冻起来,是不是也能像冻鱼一样保持新鲜呢?如果是这样,我何不……想到这里,他眼前一亮,一个不安分的想法使他急急收起渔竿,匆匆回了家。

皮革商开始了他的试验。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发现,牛肉和蔬菜结了冰,也能够保鲜。而且所有的食品冷冻后的味道和保鲜度跟冷冻的速度和方法有关。精明且善于思考的皮革商打算研制一台能使食物快速冷冻的机器。

又经过多次的试验、分析、总结,他终于成功地掌握了这种技术。被疲劳和睡眠不足困扰的皮革商没有犹豫,立刻向国家专利局为他的食品冷冻法申请了专利权。接着,他向外界宣称,他将卖出这一技术。由于这是一种具有极大潜力和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一时间,全国各大公司纷至沓来购买专利。他没有轻易出手。各公司看好其发展前景,出价越来越高,高得简直离谱。皮革商把握时机,以3000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美国通用食品公司。

这位皮革商就是美国人巴尔卡。

生命感悟:细致地观察生活,处处留心,善于发现并锲而不舍地加以研究,就会发现所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包括财富。

成功的心

越南华侨李宏福,38岁时在越南的企业被迫关闭,失去生路。夫妻俩逃难到美国。

有一天,夫妻俩聊天,太太说:“宏福啊!我们没有资本,没有设备,但是我们有颗要成功的心。只要有这一颗心,我们就是最富有的人。”

他们租来烤面包的设备,每天租两个小时,然后把仅存的一点钱买原料,做出热气腾腾的面包,还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李氏面包”。然后由他太太学着东方人做生意的方法,推出去卖。

有人取笑他说:“李!我告诉你,我们美国人不吃路边摊的东西,你推出去卖没什么用。”

可是,因为美国人历来吃冷面包,现在有了又香又软又好吃的热面包,当然不会拒绝;所以,他太太早晨推出去卖的面包,很快被一抢而光。他太太又非常聪明,回去对他交代,今天8个人来买,明天做7个人的,永远让一个人买不到。

李宏福现在是全美国第二大面包连锁店的老板。

因为他们有一颗要成功的心,所以他们真的获得了成功。

其实,许多时候并非我们不能成功,关键在于我们“要不要”成功。“要”,我们就会发愤图强,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攀上希望之巅。

生命感悟:有了成功之心,并为之锲而不舍、忘我拼搏,就会梦想成真,创造人生的奇迹。倘若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知难而退,终将半途而废,陷入失败的泥淖而遗憾终生。

给自己树一面旗帜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有名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中许多人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300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他在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生命感悟: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有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就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

下一次就是你

有一个女孩对足球十分痴迷。一个偶然机会,她被父亲送到了体校学踢足球。

在体校女孩并不是一个很出色的球员,因为此前她并没有受过规范的训练,踢球的动作、感觉都比不上先入校的队友。女孩上场训练踢球时常常受到队友们的奚落,说她是“野路子”球员,女孩为此情绪一度很低落。每个队员踢足球的目标就是进职业队打上主力。这时,职业队也经常去体校挑选后备力量。每次选人,女孩都卖力地踢球,然而终场哨响,女孩总是没有被选中。她的队友已经有不少陆续进了职业队,没选中的也有人悄悄离队。于是,平时训练最刻苦认真的女孩便去找一直对她赞赏有加的教练,教练总是很委婉地说:“名额不够,下一次就是你。”天真的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又努力地接着练了下去。

一年之后,女孩仍没有被选上,她实在没有信心再练下去。她认为自己虽然场上意识不错,但个头太矮,又是半路出家,再加上每次选人时,她都迫切希望被选上,因此上场后就显得紧张,导致平时训练水平发挥不出来。她为自己在足球道路上暗淡的前程感到迷茫,就有了离开体校的打算。

这天,她没有参加训练,而是告诉教练说:“看来我不适合踢足球了,我想读书,想考大学。”教练见女孩去意已决,默默地看着她,什么也没说。然而,第二天女孩却收到了职业队的录取通知书。她激动不已地立马前去报到。其实,她骨子里还是喜欢着足球。女孩这次很高兴地跑去找教练了,她发现教练的眼中同她一样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教练这次开口说话了:“孩子,以前我总说下一次就是你,其实那句话不是真的,我是不想打击你而说你的球艺还不精,我是希望你一直努力下去啊!”女孩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

在职业队受到良好系统的实战训练后,女孩充满信心,很快便脱颖而出。她就是获得20世纪世界最佳女子足球运动员的我国球星孙雯。

后来,孙雯讲述这段往事时,感慨地说:“一个人在人生低谷中徘徊,感觉自己支持不下去的时候,其实就是黎明的前夜。只要你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前面肯定是一道亮丽的彩虹。”

“下一次就是你”,不仅给了人希望,还说明了我们在某些方面还有缺陷,仍需努力付出,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生命感悟:只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时刻准备着,在逆境中绝不放弃,再坚持一下,那么,下一次见到彩虹的可能就是你。

判断无价

30多年前,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一个学生在同学的家里,第一次见到了电子计算机。凭着一种直觉,他料定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将普及到千家万户,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将是一种极具前途的行业。于是,他很快退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帝国”——微软。

这位中途辍学的大学生,就是比尔·盖茨。

考入哈佛,即使在美国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比尔·盖茨用直觉判断,果断退学,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创业机会并一举成功。这体现了信息时代成功人士的鲜明特征。

在影片《真实的谎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哈里得知女儿被劫,恐怖分子仍握有原子武器对人类构成巨大的威胁时,他环顾四周,果断地奔向一架直升式战斗机,凭他对这种飞机的触类旁通式的理解,很快驾轻就熟,圆满完成任务。

哈里不是哲学家,但却是判断的高手,是艺高胆大的神勇警探。利用收集到的证据和线索,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这就是成功警探必不可少的看家本领。类似的还有那个机智的福尔摩斯和潇洒的爱克尔·波罗。在他们那里,凭一根头发、一个烟蒂就可以令罪犯防不胜防;靠蛛丝马迹、残杯冷炙也能顺蔓摸瓜对凶手绳之以法。这些电影里、生活中令人拍案称奇的案例,其优秀的判断力是关键所在。

判断就是分辨。20世纪60年代,当酷爱新奇的美国人断然放弃被视为“夕阳工业”的钢铁研制时,日本的三菱公司不为什么“朝阳工业”所动,矢志不移,加紧了对钢铁工业的研究和开发,终于创造出先进的工艺,生产出上好的产品并打入美国市场,令“山姆大叔”叫苦不迭。美国人痛定思痛,初衷不改,使信息产业如旭日东升,独占霸主地位。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像这样的对市场“热点”进行“冷”处理,其产业政策的确立由于分辨率极高,企业在竞争中获胜就在意料之中了。

判断也是选择。在我们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如何把经过筛选的信息再经过科学处理,为市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是企业制胜的唯一通道。20世纪70年代,灵通的美国人从墨西哥一座大火山喷发的信息中,敏锐地得出由于大量火山灰升空,导致气候异常必然会使粮食减产的判断。兰德公司提请美国政府作出减少谷物生产的决策,结果在全球谷价一路上扬中,向他的对手同时又是谷物输入大国的前苏联,狠敲了一笔。

生命感悟: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学会判断之后,会有一种势不可当、摧枯拉朽般甚至令自己都感到吃惊的神奇力量——判断力陡然而生。一旦获得这种力量,便会如鱼得水,离成功不远了。

奇迹就在“坚持”之中

法国马赛有一名叫多梅尔的警官,为了缉捕一名强奸害死女童埃梅的罪犯,查阅了十几米高的文件和档案,打了30万次电话,足迹踏遍四大洲,行程80万公里,经过52年漫长的追捕,终于在1992年将罪犯捉拿归案。这时多梅尔已是73岁高龄。他兴奋地说:“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有记者问他说这样值吗,他回答说:“一个人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一生干好一件事,这个标准似乎不高,但是真正干好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需要坚持。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不容易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去做;说它不容易,是因为真正做到底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与坚持这种品质相反的是半途而废。有的人好高骛远,心性浮躁,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到头来,蹉跎一生,一件事也没干好。有的人目标不定,兴趣多变,一天一个决心,成不了什么事。有的人怕苦怕累,干干歇歇,干的没有歇的多,根本不可能厚积薄发。有的人活着缺乏底气,不自信,别人一说三道四,心里就摇摆起来,于是放弃了很有意义的工作,失去了人生难得的机遇。

坚持是一种力量。中国古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滴水能穿石”。1943年约翰逊创办了《黑人文摘》。为了扩大发行,他决定请白人们来一个“角色置换”,写出《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约翰逊诚恳地致信给罗斯福总统夫人,请她写这样一篇文章。罗斯福夫人回信说实在太忙,没有时间写。但约翰逊认为,她没有说她不愿意写。一个月后,他又给总统夫人写了一封信,回信说还是太忙。以后,每隔一个月约翰逊就写一封信,可夫人总是说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也没有。约翰逊始终认为:“她没有说不愿写,就说明还有一线希望,所以如果我继续写信求她,总有一天她会有时间的。”最终,罗斯福夫人被约翰逊的锲而不舍所打动,亲自到了杂志社,认真地为《黑人文摘》写下了一篇文章。令人惊叹的是,《黑人文摘》的发行量在一个月之内很快由5万份猛增到15万份。这件事告诉我们,坚持确实是一种力量。

生命感悟:许多大事之成,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正如乐圣贝多芬所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想象成功

查尔斯·加菲德是美国的一位举重运动员,同时,他对心理学研究也颇有心得。在一次医学会议上,他得到了一份资料,资料上载有如何从心理上激发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准的办法。于是,他决定试验这种办法的可靠性。

他仍是按照以前的方法进行举重,但是,在举重之前,他按照资料上的办法进行了先期的想象,设想自己能举起135公斤的重物——这是自己历年最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