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6176500000005

第5章 自私贪婪的心理:高尚的人不顾自己的利益(4)

如何选择?如何抉择?

1948年,朱自清的胃病越来越重,这天,朱自清正在家里躺着,吴晗来到他家,递给他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书。朱自清看了,不说话,只是颤颤地提起笔,在宣言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不到两个月,朱自清便逝世了。朱自清的胃病,对食品是必须严格选择的,在那时候面粉是不可多得的好食品。如果他不签字,别人也能理解。但他还是签了,虽然他的死并不一定仅仅因为这些。

我们可以想象,他忍受不了美国面粉的侮辱性,却忍受了病痛的剧烈折磨,这种选择显然是他自己的取向。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讲究民族气节。亚圣孟子曾说过,不要我所不要的东西,不干我所不干的事。求我所必求,为我所必为,如此而已。

仔细说起来,我们所不要的东西,既包括我们不该要的东西,也包括我们不必要的东西。不该要的东西不要,比如,来路不明的不义之财;不必要的东西也不要,比如,名不副实的空衔虚誉。不该要不必要的东西,如果要了,人就变成了外物的奴隶,本来受人驱遣被人役使的外物便转即控制了我们自己。更厉害的,贪小利而忘大义,派生出不满的欲壑,长成吞象的蛇心,最终会一个跟头栽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永世不得“超生”。

相同的道理,不干我所不干的事。干不可以干的事,往往会损害别人,会被千夫所指,会受制裁。即使不受制裁,稍有良知,也会日不安夜不宁,问心惭愧有余;良知即便全失,也免不了担惊受怕,饮食难甘,夜不成寐。干不愿干的事,就必须勉强自己,甚至要强迫自己,不能随心所欲,也无法尽心竭力,虽是举手之劳,也会觉得苦不堪言。事情干不好不说,严重的还会因此扭曲了自己、改变了自己,最终失去了精神的舒展和心灵的自由。

话又说回来,不要自己不要的东西,不干自己不干的事,说说容易,真正做起来其实很难。比如,现在有人正送了礼来,要还是不要,就可能十分地伤神费心。这里,不但有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取舍,同时还有人情面子、人际关系的考虑。说到底,我们都是凡人,是凡人就难以超凡入圣。

这里的关键,只怕还在于我们自身。一句话,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只要来得正,黄金美玉不嫌重;不当取则不取,来路不正,一瓢一饮也算重。至少,心术不正的礼总是不能接受的,该打回去也还得打回去。

美军不设元帅军衔的缘由

乔治·马歇尔是美国的一代名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对建立国际反***统一战线作出重要贡献。

鉴于其卓越功勋,1943年,美国国会同意授予马歇尔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高军衔——陆军元帅。但马歇尔坚决反对,他的公开理由是如果称他“Field marshal Marshall”(马歇尔元帅),后两字发音相同,听起来很别扭。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将使他的军衔高于当时已病倒的潘兴陆军四星上将。马歇尔认为潘兴才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军人,自己又多受潘兴提拔和力荐之恩,马歇尔不愿使他崇敬的老将军之地位和感情受到伤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随美军赴欧参战。当时的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非常欣赏马歇尔的才能,大战末期将他提拔为自己的副官,视为得意门生。后来潘兴虽然退役,仍然多次力荐马歇尔晋升。在潘兴的有力影响下,1939年马歇尔领临时四星上将衔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有一段小插曲足以说明马歇尔对潘兴的深厚感情。1938年春,马歇尔前往病榻探望潘兴。潘兴若有所思地说:“乔治,总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当上四星将军的。”马歇尔满怀激情地回答:“美国只有您有资格获四星上将衔,绝不可能再有另一个人!”听到马歇尔的肺腑之言,潘兴顿时热泪盈眶:“谢谢你,乔治!”

马歇尔拒绝当元帅后,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美军从此不再设元帅军衔。1944年底,马歇尔晋升五星上将——美军的最高军衔。

马歇尔的谦卑并没有使他的地位受损,而是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更加熠熠生辉。泰戈尔说:“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对人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不贪权要善于向下属授权

对于企业而言,领导包办一切,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得紧紧的,而不给其下属以一定的自由和权力,那么,领导不仅要累死,也极容易给企业培养一批不愿动脑、没有创造和开拓精神的职工。有些领导虽然给了下属一定的空间,但有时候,对下级又不放心,进行越权指挥,该归下级管的事他管了。长此以往,下级就会感到有职无权,走人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领导层。在每个领导层中都要体现职务、职责、权力三统一,要使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担任相应的职务。同时,对这一个职务还要有相应地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力。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能否集中大家的意见,调动每一位下属的积极性,关键就在于能否放手使用他们,能否给他们授权,让下属们有权、有职、有责。如果让下属们能感到企业的领导放手让他们工作,让他们在权力范围内自主地解决问题,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对公司的责任感。

日本最大的电气企业——松下公司的创建者松下幸之助认为,个人的才干与能量都是有限的,只有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充分施展才能,公司的管理才能搞好。因此,从创业之初,他就对所属部门进行授权,把公司的管理按适当的规模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事业部。

松下说:“公司繁荣时期,主持者应默默坐着,不要干预下面的工作。当遇到困难时,主持者便应亲自指挥一切!”正因为如此,松4下公司的上上下下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努力工作。

一个人要使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如手中有一定的权力、一定的资金等。因此,对于你的有才干的下属,要想充分发挥其的才能,你就必须对其授权。

美国的IBM就认为,责任和权力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领导要使部下对工作负责,你就得给他以应有的权力,这不仅对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更是他开展工作的主要条件。如果做领导的做不到这一点,不给他以任何处理的权力和自由,对他所办的事情总爱指手画脚。你的部下得不到你的信任,就会变得唯唯诺诺,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IBM公司,各级都明确地有责有权,上级对下级范围内的工作和权力从不妄加干涉。

当然,如果上级看到下级在工作中已经犯了明显的错误,特别是这些错误可能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时,领导自然不能无动于衷,而要及时地加以指出,帮助他走上正轨,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一点跟充分信任与授权并不矛盾。

海战大将军上了铜像的当

这真可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乐极出丑。人要是认准一门,很容易“一叶障目”,被假象迷惑。清醒地认识自己,是把握成功的关键。

杜威,美国有名的海战大将军。1898年,在争夺菲律宾的美西战争中,杜威以其高超的战术,打败了马尼拉湾称王称霸的西班牙舰队,为美国霸占菲律宾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后来这位大将军却因一时糊涂,在官兵中留下了一个千古笑话。

那是1899年9月,杜威海军上将在菲律宾偶然发现了探险家埃尔卜诺的塑像。塑像高约一米,底座由整洁的铁栏围着,全身金光闪闪。杜威觉得,刚打完大胜仗,应该带点有价值的东西回国作纪念,而这个大铜像正合其意。于是,他命令士兵设法把铜像取走,用船运回美国老家去。

指挥官下令,士兵们不得不办,便根据杜威的旨意,开始做准备工作。为了吊起这个庞然大物,士兵们在杜威的指导下,准备了吊杆等升降设备。吊运前,这位海军上将一再告诫士兵们要小心,千万不要碰坏这优质“铜像”,这是他在菲律宾大海战的奖品,应该把他完整地放到美国的故土上。

士兵们唯恐成为“罪人”,小心翼翼地操作大型起重机。突然,士兵们目不转睛的双眼发出迷惑的神色,只见那起重机起吊时,显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但谁也不敢说出来。

起重机终于把大“铜像”吊到了另一块地上,好奇的士兵纷纷围了过来。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牛刀宰了只鸡!大“铜像”根本不是什么铜做的像,而是木头做的,只是雕像外表涂了一层铜色而已;而且,有的地方已经腐烂。

显然,大将军被铜像的外表所迷惑,没有识破庐山真面目,上了一个大当。此事传开,士兵们个个捧腹大笑,真可谓战场上大获全胜,战场外被“铜像”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