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名方(珍藏本)
6201700000005

第5章 内科疾病(4)

3.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年老体衰和免疫功能减退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脾切除者),注射肺炎免疫疫苗;流感季节,可注射流感疫苗。

4.流行季节可选用贯众、板蓝根、大青叶煎水服,以达到预防效果。

5.避免淋雨、受寒、劳累、醉酒等诱发因素。

6.可适当多吃水果,以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抵抗力、维生素A对保护呼吸道黏膜有利。

7.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吸氧、积极排痰,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或半流质食物。

8.忌烟、酒,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9.一旦患有本病,应采用足量、足疗程、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组织化脓性感染形成的脓腔。根据脓肿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可分为吸入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和阿米巴肺脓肿4型。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吐大量脓臭痰,部分病人有胸痛发作。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发病率有明显降低。

本病中医学称“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咳吐大量腥臭痰,甚至咳吐脓血为特征。主要由于各种原因致邪热郁肺,内蕴不解,蒸液成痰,邪壅肺络,气血凝滞,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血败肉腐而化脓,肺络损伤,肺疡溃破外泄,故成痈化脓。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发展,可分为初期、成痈期、溃疡期、恢复期4个阶段。病位在肺,病理性质主要为邪盛的实热证候。

【必备名方】

1.仙方活命饮加减: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鱼腥草30克,天花粉15克,桔梗10克,浙贝母10克,赤芍10克,当归尾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炮穿山甲6克,皂角刺6克,防风6克,白芷6克。水煎服。伴有恶寒发热较甚者,加薄荷9克,淡豆豉15克;高热汗出、烦躁不寐者,加蒲公英30克,穿心莲12克。

2.千金苇茎汤合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芦根30克,薏苡仁15克,冬瓜子10克,桃仁9克,桔梗1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大黄6克。水煎服。壮热、烦渴甚者,加生石膏15克,栀子10克,知母10克,天花粉10克;痰黄气腥臭者,加蒲公英15克,鱼腥草15克,大血藤10克。

3.加减鱼桔汤:鱼腥草30克,金银花20克,薏苡仁20克,桔梗15克,浙贝母15克,桃仁10克,芦根30克,黄芩10克,甘草3克。水煎服。咳逆气急、咳痰脓浊量多者,加瓜蒌子15克,葶苈子10克;胸满而痛、转侧不利者,加乳香6克,没药6克。

4.清热排脓汤加减:冬瓜子3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薏苡仁30克,鲜芦根60克,桔梗10克,牡丹皮10克,枳实10克,葶苈子10克,川贝母10克,桃仁10克,紫苏子10克,黄芩15克。水煎服。咯血量多者,加白茅根15克,藕节10克,栀子10克;烦渴津伤者,加天花粉10克,知母10克,麦冬10克。

5.沙参清肺汤加减:北沙参15克,黄芪10克,白及10克,生甘草6克,桔梗10克,薏苡仁15克,冬瓜子10克。水煎服。气虚甚者,加太子参10克,重用黄芪;低热者,加白薇10克;咯吐脓血久延不净者,加白及6克,白蔹8克,合欢皮10克;咽喉干燥者,加麦冬10克,玉竹10克。

【名医指导】

1.上呼吸道、口腔的感染灶必须加以根治,口腔手术时应将分泌物尽量吸出。

2.昏迷或全身麻醉患者,应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早期和彻底治疗是根治肺脓肿的关键。

3.注意室温适当,保持湿度适度;室内空气宜新鲜、流通。

4.注意采取适当体位,辅以局部轻轻拍打,以利积痰排出。

5.宜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每日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痰的色、质、量、味,积极配合各种检查。

6.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及水果。高热者可予半流质,如将黄豆磨浆兑入冷开水服用。恢复期可以服用薏米粥、桔梗贝母汤。禁食一切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如辣椒、葱、韭菜、黄鱼、鸭蛋、虾子、螃蟹等。

7.忌烟、酒。

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壁炎症,有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间质中有蛋白性渗出物,最后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估计有130多种,为我国常见的多发病。发病年龄多见青中年,以40~70岁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前1~2年多有严重呼吸系流感染病史。病程个体差异大,平均存活期4~6年,常呈慢性经过或多年缓解。临床以咳嗽、咳痰、咯血及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晚期可发生肺心病及右心衰征象。

根据临床表现,间质性肺炎属中医学“肺萎”、“咳嗽”、“喘证”、“哮证”、“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由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正气虚衰,又复感外邪,肺中津液受损,肺叶萎惫,咳嗽日久,久病伤及脾肾所致。本病的病机主要为气虚、阴虚、痰热瘀阻3个方面。以肺气虚损为病理基础,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不仅在肺,尚与脾、肾有关;标实则多以痰、瘀为主。

【必备名方】

1.桔前蝉僵汤加减:桔梗9克,前胡9克,防风9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紫菀10克,百部10克,芋梗30克。水煎服。痰稀白、苔薄白者,加麻黄10克,荆芥10克,陈皮10克;痰黄黏稠、苔黄腻者,加鱼腥草20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

2.加味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6克,苦杏仁10克,生石膏60克,甘草6克,淡豆豉10克,薄荷10克,连翘12克,牛蒡子10克,僵蚕10克,桔梗6克,芦根12克。水煎服。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3克,芒硝(冲服)6克。

3.半夏泻心汤加减:制半夏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人参9克,炙甘草9克,黄连3克,大枣4枚。水煎服。咳吐脓痰者,加鱼腥草15克,瓜蒌10克,薏苡仁15克;咯血者,加白茅根10克,藕节10克;咽喉干燥者,加玄参10克,生地黄10克;肢冷明显者,加桂枝10克。

4.温润养血方加减: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款冬花15克,麦冬10克,丹参10克,三七10克,紫苏子10克,桂枝6克,蛤蚧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纳差者,加焦三仙8克。

5.花斛玉合汤加减:黄芪15克,白术15克,天冬15克,石斛15克,枸杞子15克,紫苏子15克,瓜蒌15克,巴戟天15克,山茱萸10克,女贞子10克,玉竹10克,山药25克,百合15克,太子参15克,南沙参15克,麦冬15克。水煎服。大便干结者,加生地黄12克。

【名医指导】

1.及时补充水分、增加液体摄入量。不能进食时,宜置胃管,定时定量补充液体及流质、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静脉补液,保证充足水分。

2.饮食宜清淡,禁辛辣、肥甘厚腻食物,戒烟、酒。

3.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完全避免接触致病的环境。

5.做好就业前检查,如行X线胸片检查。

6.对于早期病症需用激素者,应按医嘱坚持服用,定期减量,避免突然停药,或乱加量。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是由胸膜原发或其他疾病继发而引起的胸膜腔液体潴留,主要原因是炎症所导致的渗出液和非炎症病因所产生的漏出液两大类。化脓性感染造成的胸腔积液称脓胸。较多血液进入胸膜腔称血胸。胸导管或其他淋巴管破裂,使乳糜液漏入胸膜腔,称乳糜胸。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国内资料统计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最为多见,结核分枝杆菌可从原发的肺门淋巴结病灶通过淋巴管到达胸膜,也可以胸膜下结核病灶蔓延至胸膜引起结核性胸膜炎。本病多发于壮年,男多于女。

本病中医学属于“饮证(悬饮)”范畴,其发病因素为内、外二因。外因为寒邪袭肺,饮邪流胁,悬结不散;寒湿浸渍,由表及里,困遏脾胃运化功能,水湿聚而成饮。内因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均,恣食生冷,伤及脾胃;或素体虚弱,食少饮多,水停不消,阻滞阳气,中州失运,湿聚成饮;或阳气虚弱、劳倦、纵欲太过,久病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于输化,停而为饮。这些因素往往相互影响,致使脾、肺、肾功能失调,三焦不利,气道闭塞,津液停聚胸胁化为悬饮。悬饮的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本病初期急发者多责之于肺、三焦,而病久必邪恋正损、虚及脾肾,故常见饮邪郁化为痰热,阻塞气机变化,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必备名方】

1.柴枳半夏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10克,瓜蒌15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青皮6克,赤芍6克,桔梗10克,苦杏仁5克。水煎服。痰饮内结、见咳逆气急者,加白芥子10克,桑白皮10克;胁痛甚者,加郁金10克,桃仁10克,延胡索10克。

2.椒目瓜蒌汤加减:花椒18克,苦杏仁10克,瓜蒌30克,枳壳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0克,葶苈子10克,桂枝5克,桑白皮15克,冬瓜皮30克。水煎服。痰浊偏甚、胸部满闷、舌苔浊腻者,加薤白10克,苦杏仁10克。

3.消饮汤加减:瓜蒌15克,花椒5克,半夏10克,陈皮5克,赤茯苓10克,旋覆花10克,白蒺藜10克,紫苏子10克,鱼腥草15克。水煎服。热甚咳剧痰多者,加知母10克,浙贝母10克,重用鱼腥草至25克;呼吸急促者,加苦杏仁10克。

4.香附旋覆花汤加减:旋覆花(包煎)10克,紫苏子10克,柴胡10克,香附5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延胡索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沉香10克。水煎服。痰气郁阻、胸闷苔腻者,加瓜蒌12克;久痛入络、痛势如刺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

5.养阴清肺止咳汤加减:生地黄10克,南沙参10克,北沙参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浙贝母10克,僵蚕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黄芩15克,玄参15克,鱼腥草3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潮热盗汗甚者,加银柴胡9克,乌梅6克;痰中带血者,加牡丹皮9克,栀子10克,藕节9克。

【名医指导】

1.应戒烟,加强体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居住地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湿邪侵袭。

3.要注意饮食清洁,加强营养,以高蛋白、高钙质、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多食蔬菜水果,不恣食生冷,不暴饮暴食。

4.得病后要及时治疗,避风寒,慎起居,怡情志,以臻早日康复。

5.严重者要卧床休息,以防病情加重。

6.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原病因治疗,积液较多时可行胸腔穿刺引流。

7.避免感染。

8.若胸腔积液为结核性,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积极抗结核治疗。

肺癌

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其起源于支气管黏膜。肺癌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发生部位、发展阶段和并发症。早期多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仅X线检查时发现,多数患者以反复或持续咳嗽(干咳或呛咳),咳吐白色泡沫状黏液或痰涎,经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再经X线或CT检查而发现。有部分患者也可以出现胸闷、胸痛或咯血、呼吸急促等症状。至晚期,患者可出现低热、咳嗽不已、形体消瘦等,或因肿瘤压迫、转移而引起其他并发症。

本病中医学属于“肺积”、“咳嗽”、“咯血”等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正气内虚、外界毒邪乘虚而入,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气滞、血瘀、痰湿停聚、邪毒内结于肺所致。发病可累及五脏六腑,病性多属正虚邪实,以正虚为发病基础。

【必备名方】

1.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熟地黄10克,当归10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三七粉(另包吞服)10克,川贝母10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夏枯草15克,赤芍15克,瓜蒌15克。水煎服。胸痛甚者,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蜂房1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

2.解毒化瘀方加减: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鱼腥草30克,夏枯草15克,刺五加12克,薏苡仁3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核桃仁20克,丹参20克,生天南星10克。胸痛甚者,加郁金10克,川芎10克,延胡索15克;神疲纳呆者,加西洋参15克,白术10克,鸡内金6克。

3.益肺方加减:太子参15克,黄芪15克,南沙参15克,麦冬15克,天冬15克,玄参15克,山药15克,蜂房15克,半枝莲15克,桑白皮15克,薏苡仁30克,浙贝母12克,郁金10克。水煎服。自汗气短较甚者,加冬虫夏草10克,五味子12克。

4.六味地黄汤合百合固金汤加减:山药12克,大枣6克,熟地黄24克,茯苓9克,牡丹皮9克,泽泻9克,麦冬9克,生地黄9克,浙贝母6克,当归9克,芍药6克,甘草3克。水煎服。咳嗽甚者,加百部10克,款冬花12克;咯血甚者,加白及10克,鲜茅根15克,仙鹤草10克;潮热盗汗者,加地骨皮10克,银柴胡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