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名方(珍藏本)
6201700000007

第7章 内科疾病(6)

2.加味益心复脉汤:黄芪20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丹参15克,桔梗15克,甘草15克,附子10克,淫羊藿10克。水煎服。气虚甚者,加人参末15克;阳虚明显者,加肉桂10克,干姜15克;阳虚甚者,加细辛3克;脾肾阳虚者,加补骨脂15克,仙茅10克;血虚者,加当归15克,芍药15克;夹痰瘀者,加川芎15克,红花15克,瓜蒌15克;夹气滞者,加郁金10克,沉香15克。

3.豁痰化湿方:茯苓20克,枳实15克,竹茹25克,陈皮25克,麻黄10克,附子10克,干姜10克,花椒15克,青礞石30克,薏苡仁20克,川芎20克,麦冬2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5枚。水煎服。

4.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降香1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水蛭6克。水煎服。畏寒肢冷者,加人参、桂枝、甘草;气滞明显者,加郁金、枳实;胸痛明显者,加延胡索、蒲黄、三七。

5.参附龙牡汤加味:红参(另兑)15克(或党参20克),制附子(先煎)10克,炙黄芪15克,肉桂20克,煅龙骨20克,煅牡蛎20克。水煎服。反复发作者,加檀香15克,苏合香10克;突然晕厥者,加服至宝丹。

【名医指导】

1.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控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慢性完全性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如室率过慢,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一般体力劳动的需要时,要考虑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心脑综合征的发生。

3.慢性完全性传导阻滞患者,不宜用洋地黄制剂,以免增加阻滞的程度;伴有心脑综合征的患者,应禁用洋地黄制剂。

4.起居有常,适当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以使筋脉气血流通而利于健康。

5.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稳,避免忧思恼怒及受惊吓。

6.戒烟、酒。

7.宜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硬及带刺激的食物。

8.避免肥甘油腻之品,餐后不宜立即坐下,可以适当饮淡茶。

休克

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刺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为主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常由大量出血、严重创伤、外科大手术、失水、烧伤、严重感染、过敏反应及某些药物的毒性作用等原因引起。根据发病原因,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失血和失液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

本病中医学无此病名,一般认为其属于“厥脱”。厥脱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证之一,是厥证和脱证的总称。临床上由于病因和证候的不同,厥证又可分为寒厥、热厥、阴厥、阳厥、薄厥、煎厥、大厥、蛔厥、痰厥等。脱证是阴阳气血津液严重耗损的综合征。由于各种致病因素急剧影响,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气血逆乱,阳气衰亡,阴血外脱。但是厥脱并论,并不是两病简单相加,而是厥向脱转,脱必兼厥,虚中夹实,病机复杂。但其病机总的来说不离虚实两端。

【必备名方】

1.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9克,黄柏9克,甘草9克,栀子12克,连翘12克,石菖蒲6克,金银花15克,玄参15克,甘草9克。水煎服。高热、神昏者,加服紫雪丹1.5~3克,安宫牛黄丸1丸。

2.五磨饮子加减:柴胡12克,乌药9克,沉香9克,槟榔9克,枳实9克,木香9克,丁香9克,广藿香10克。水煎服。

3.导痰汤:半夏15克,陈皮15克,胆南星10克,枳实15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水煎服。痰气壅盛者,加紫苏子、白芥子;痰热内蕴者,加栀子、黄芩、竹茹;痰热化火、口干便秘者,可用礞石滚痰丸。

4.乌梅丸:乌梅10克,细辛3克,干姜10克,附子5克,花椒3克,当归1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人参5克。呕吐不止者,去附子,加半夏、生姜;腹痛剧烈者,加白芍、香附;厥回痛止神清后者,加槟榔、雷丸、苦楝皮、君子仁;肝胃热盛、虫积腹痛者,可用连梅安蛔汤。

5.参附汤加味:红参15克,熟附子12克,炮姜10克,大枣6枚,当归12克,桂枝10克,细辛3克,通草8克。水煎服,每日2剂。面红、身热者,加麦冬18克,五味子10克,生地黄30克,枳实15克。

【名医指导】

1.积极治疗各种可以引起休克的疾病,如失血、烧伤、创伤、各种感染及心脏相关疾病。

2.一旦出现休克,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积极扩容等抗休克治疗。

3.休克时,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胸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使用抗休克裤。

4.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呼吸道,呼吸机辅助通气。

5.维持相对正常的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

6.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维持血压。注意记录出入量。

7.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人为的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呼吸和循环抑制。

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急症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目前采用的国际统一标准,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可以确定为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全世界目前的发病有两个趋势。一是发病年龄降低,中青年患者增多;二是发病率普遍上升,转归严重,最终多死于脑血管病和心、肾衰竭。高血压急症包括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

本病与中医学“风眩”相似,根据临床症状亦可归属于“眩晕”、“头痛”、“中风”、“肝阳”等范畴。

【必备名方】

1.加减龙胆泻肝汤:龙胆12克,黄芩15克,栀子10克,牡丹皮10克,夏枯草30克,钩藤15克,菊花15克,白芍20克,生石决明(先煎)3克,淡竹叶10克,生大黄(后下)10克,麦冬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潜阳汤:磁石30克,赭石30克,寒水石30克,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生石决明30克,枳壳30克,紫石英30克,全蝎10克,僵蚕10克,蜈蚣2条,地龙1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萹蓄10克,瞿麦10克。水煎服。

3.镇肝熄风汤加减:牛膝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玄参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菊花10克,钩藤10克,赭石(先煎)30克,龙骨(先煎)30克,牡蛎(先煎)30克,甘草5克。水煎服。

4.黄连阿胶汤加减:黄连1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鸡子黄10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黄精10克,知母10克,阿胶(烊化,后下)10克,淡竹叶10克。水煎服。

5.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及马刘二黄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甘草10克,赤芍10克,牛膝12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马鞭草12克,刘寄奴12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萹蓄15克,瞿麦15克,车前草10克。水煎服。

【名医指导】

1.应坚持持续平稳的控制血压,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如精神严重创伤、剧烈情绪变化、过度疲劳、寒冷刺激、气候变化等)及骤然停用抗高血压的药物,以免引起高血压危象。

2.减少钠盐的摄入,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如常吃香蕉等;保持大便的通畅。

3.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食物及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韭菜、白菜、菠菜、苦瓜等;忌暴饮暴食。

4.控制体重,减少体内脂肪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5.戒烟,适当饮酒;避免大量饮酒及饮烈性酒,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6.调畅情志: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避免看紧张、恐怖、血腥的小说、电影、电视等。

7.在工作1小时后最好能休息5~10分钟,可做操、散步等来调节疲劳。

8.坚持锻炼:应坚持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每日早、晚各1次;避免负重、长跑、搬运重物等。

9.洗澡以洗温水为宜,不应过热或过冷。睡前用温水浸泡双脚。

10.平时应注意对血压进行监测,若出现一种抗高血压药耐药,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调整。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到心前区与左上肢,或伴有其他症状,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本病中医学属于“心痛”范畴。

【必备名方】

1.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7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6克,枳壳12克,桔梗12克,炙甘草7克,生地黄25克,檀香7克,薤白12克,川牛膝12克。水煎服。痛甚者,加乳香12克,没药12克,五灵脂12克。水煎服。

2.瓜蒌薤白汤加减:瓜蒌皮16克,枳实12克,檀香7克,丹参25克,附子(先煎)12克,桂枝12克,薤白12克。水煎服。痛甚者,加乌头(先煎)12克。水煎服。

3.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16克,薤白12克,法半夏12克,枳实12克,竹茹12克,陈皮12克,干姜12克。水煎服。痰浊化热者,加黄芩12克,胆南星12克,天竺黄12克,黄连7克。水煎服。

4.天王补心丹:酸枣仁9克,柏子仁(炒)9克,当归身(酒洗)9克,天冬(去心)9克,麦冬(去心)9克,生地黄(酒洗)12克,人参(去芦)5克,丹参(微炒)5克,玄参(微炒)5克,白茯苓(去皮)5克,五味子(烘)5克,远志(去心)5克,炒桔梗5克。水煎服。

5.调心饮子:人参15克,黄芪25克,甘草20克,小麦50克,大枣5枚,附子(先煎)15克,桂枝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红花5克,丹参20克,鸡血藤30克,赤芍15克。水煎服。

【名医指导】

1.饮食调理: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肥肉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吃刺激性和胀气食物;注意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2.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缓解。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过分用力;排便后起身宜慢。

4.避免情绪过分激动。发怒、精神高度紧张,过分焦虑可诱发心绞痛发作。

5.戒烟、酒。

6.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如打太极、练气功、慢跑等,每日1~2次,每次控制在50分钟内,每周3~5次,应长期坚持。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7.避免汗出当风,预防感冒。避免过重体力劳动及剧烈咳嗽。

8.应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由于绝对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伴有冠状动脉供血区的持续性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绝大多数(95%)的心肌梗死局限于左心室一定范围,并大多累及心壁各层(透壁性梗死),少数病例仅累及心肌的心内膜下层(心内膜下梗死)。

本病中医学称“真心痛”。其证心痛恰在心窝之中,伴手足冰冷,面目青红。

【必备名方】

1.天王补心丹:酸枣仁9克,柏子仁(炒)9克,当归身(酒洗)9克,天冬(去心)9克,麦冬(去心)9克,生地黄(酒洗)12克,人参(去芦)5克,丹参(微炒)5克,玄参(微炒)5克,白茯苓(去皮)5克,五味子(烘)5克,远志(去心)5克,炒桔梗5克。水煎服。

2.血府逐瘀汤:桃仁12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赤芍12克,川芎9克,延胡索12克,柴胡10克,枳壳9克,当归12克,生地黄15克,牛膝1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甘草6克。水煎服。痰浊者,加法半夏12克,薤白12克,瓜蒌10克。

3.温胆汤:半夏10克,橘红15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生姜10克,大枣2枚。水煎服。

4.柴胡疏肝散:柴胡15克,黄芩12克,川芎10克,香附12克,芍药12克,郁金12克,瓜蒌25克,浙贝母12克,穿山甲(炮)10克,枳壳10克。水煎服。

5.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党参18克,熟附子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名医指导】

1.避免过度劳累,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物品,因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2.放松心情,对突来之事能处之泰然,避免过度紧张、激动、大怒等。

3.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4.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进行适当防护。

5.心肌梗死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大怒、大悲、情绪激动;避免暴躁。

6.疼痛严重者,可予以镇痛、镇静药。

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

8.禁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