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6277100000001

第1章 序一:文明进步更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的一句名言。在改革开放之初,物质极大匮乏、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大对决、经济发展找不到方向的背景下,这一名言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姓资姓社的争论被画上了句号,中国经济也因而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成就有目共睹,综合国力明显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我们对此欢欣鼓舞,同时也乐见中国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

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经济发展之后,诸多不良后果也伴随而至,包括严重的贫富差距、贪污腐化、遍布多个省市的癌症村、雾霾天气随时可见等。

除此之外,民众道德素质的普遍滑坡更是令人心寒。教师、医生收受红包、开车不避让行人、公车上让座,被让者理所当然,连一声“谢谢”都那么吝啬、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开门时对后面的人不管不顾、街道上碰瓷讹诈、朋友间相互欺骗等。也许,这才是我们最应该正视的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引发了不少有识之士的思考。经济应如何发展,中国究竟应向何处去成了人们心中相当纠结的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市场经济效应的一种呈现,另一条是中国的国情。属于“国情”带来的问题,在“国情”范畴内寻找答案;属于市场经济的问题,那就要去向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去学习、去借鉴。在适合国情的前提下,去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尽量少走弯路,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在这方面,战后德国无疑具有可借鉴之处。二战结束后,德国右翼政党联盟党执政。阿登纳政府采取中间偏右的经济政策,一方面鼓励市场的自由竞争,另一方面致力于维护市场的秩序和公正。整个20世纪50年代,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实现了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内外贸平衡的可喜局面。到了60年代,德国人均国民收入迈上了一万美元的台阶。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社会财富一定程度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增大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左翼政党社民党上台,对前期的社会不公问题进行纠偏,为联邦德国注入了更多“社会公平”的元素。到了70年代,在国际环境的影响下,德国加快福利国家建设。虽然民众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福利,但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在此背景下,1982年联盟党重新上台执政,大力削减福利,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增强市场的活力。德国政府能够对走偏的政策适时纠正,从而使其经济政策始终在一条中间道路上前行,不走极端,既不极右,更不会极左。正因为如此,德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德国人民享受到了相应的财富,城乡差别和个人差别几乎消除,德国成了全民共同富裕的典范。

德国的教育更是独具一格。德国幼儿园和小学强调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此期间,不以灌输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引导孩子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到了中学阶段,正式的学习才算真正开始。即便如此,德国中学的教育还是以引导式教学为主,不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只有到了大学阶段,才开始激烈的竞争。这个时候,德国学生开始发力,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正因为如此,德国才具有非同寻常的创新能力,才出现了无数的发明家、科学家。对德国人而言,诺贝尔奖简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德国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动手能力。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手工课程都是重要的内容。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德国将几百所职业学校、技工学习整合为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毕业后不仅能拿到硕士文凭,而且还具有普通高校学生不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的学生走入企业,马上就能进入工作状态,企业节省了培训的时间和金钱,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广受企业欢迎。

但真正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还是德国人的高素质:严谨、诚信、理性、平和及互助友爱。如果有人问:**跑哪儿去了?答案很简单:**就在德国。如果汽车抛锚,一定有人停车问你是否需要帮忙;如果你去问路,好心人不仅会详细告诉你如何走,甚至还会带你走一程;如果有人摔倒,一定有人扶起,不用担心被碰瓷。

德国人的高素质更多地体现在细节:在公共场合不会有人高声说话。在他们看来,大声说话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在德国公共汽车上,经常听见“对不起、没关系”的声音;早上碰到人一定会说“Guten Morgen!”(早上好),即便在楼道碰见陌生人,也会点头微笑;在进门的时候,主动为他人把门拉开,让别人先进去;关门的时候一定看后面是否有人。这就是德国的高素质和文明。

文明和进步不是一天就能积累起来的,但野蛮和落后却可以快速形成。德国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基督教的博爱情怀之外,与德国人从小就接受公共伦理教育有关,而这种教育不止停留在书本,更多的是通过各种互动游戏、社会体验来实现。当然,关键还是制度建设,特别是法治建设。严格的法治让人知道:任何越过法律红线的行为一定会付出代价,因为独立的司法不会出现例外,任何施压或说情只会被加重处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确实是硬道理,但盲目发展会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灾难。如果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那么,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文明进步更是硬道理”,这也许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再也不能只以GDP说英雄的道理所在吧。但愿这个道理能成为全民的共识和国家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杨佩昌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