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6277100000004

第4章 我们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1)

我们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王冲

2011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中国想要什么?

文章认为,中国想要的其实简简单单,就是富强、安全和尊严。中国富有但孤独,从资源方面讲,中国是强国,但从吸引力讲,不算。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项目主任沈大伟说:“中国外交主要考虑的是成本收益,而非全球公益,是个很利己主义的国家。”这种态度的结果是,中国是在崛起,但是个孤独的崛起中国家。美国有盟友,中国没有。

这种说法显然是美利坚所固有的一种偏见,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

卡内基中国问题观察家迈克尔·斯温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不会成为二战后美国那种全球超级大国。当然,事实上,中国也没有谋求成为超级大国,也从来不打算称霸。

无论如何,有些问题的确值得深思,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到底要什么?推而广之,每个人都应该问,我们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有人追求财富,但拥有财富后许多富人却选择离开这片让他们获取了财富的土地。按照新加坡《联合早报》刊载文章的说法,“崛起的一代携款而去”。

根据胡润研究院与中国银行私人银行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14%的中国千万富豪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请移民,另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合计起来,就是高达六成的中国“先富”群体有移民的想法。

无独有偶,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咨询公司合作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也显示,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中,有60%受访者已经完成或正在考虑投资移民。富人移民意愿与他们的资产规模形成正比,该报告显示,在可投资资产过亿的富豪中,有27%已完成移民,其余47%正在考虑。

先富没有带动后富,反而绞尽脑汁携款而去,这景象让“后富”们看在眼里,想必不是滋味。他们为什么出走?想要什么?《联合早报》在报道中指出了多种原因:移民者向往外国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高的私有财产保护水平,等等。当然,一些财产来路不明的企业家与贪官污吏,想将财产转移到国外“漂白”,也是原因之一。

低收入群体怀念集体主义时代,“先富”人士需要更明确的政治承诺与保障,当“弱势”与“先富”都感到愿望实现的前景茫茫,有能力走的一方选择离开,就不难解释了。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这个很难回答。但从外媒的报道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个不太科学的结论:我们这个社会对娱乐八卦的需求,远胜对深邃思想、共同理想的追求。

《日本新华侨报》刊文说,最近,日本AV女优苍井空在中国再次受到关注。此次与以前单纯的受网友关注不同,“档次”有了极大的提升。她应邀出席商业活动,与中国顶尖当红明星同台亮相。这些当红明星被请去主要是宣传。苍井空的作用就是站台宣传。

文章称,在日本,AV是一个产业,具有合法性,而在中国则是受到法律禁止和道德谴责的。吊诡的是,一个日本女优竟然如此受热捧。而且中国官方权威媒体的娱乐节目竟然让一些在网络上与AV业人并肩的人坐在评委席上,出现在公众活动中。是媒体的责任还是政府的责任?这显露出的是“二元道德秩序”,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层次”问题。概而言之,割裂的道德评价体系让人担忧。

新加坡《海峡时报》,也关注着中国的文化事业,关注着“中国书店的艰难时刻”。文章说,世界已习惯倾听有关中国增长的故事,但是当涉及书店时,故事的内容就变为了苦恼和销售额下降。而且许多书店已不再卖书,把最好的店面出租。

网上售书的崛起以及读书热的普遍降温,使各书店举步维艰。近年来,中国各地有数千家书店相继关门歇业。仅过去一年,西南城市成都就有上百家书店关门。

这不是一个行业的经营问题,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需求问题,它对中国未来带来的隐忧巨患,也许比贪官污吏更可怕。

出去还是回来?这是个问题

王冲

你是不是为是否送孩子出国读书而纠结?你是不是为让孩子多大出国留学而多方打探?你是不是为了孩子毕业后是否回国工作而犹豫?你是不是为了是否出国陪着孩子读书而踌躇?……

如果你生活在大中城市,有房、有车、有孩子,有50万以上的存款,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正为这些问题而烦恼,这篇文章,也正是试着减少一点你的烦恼——尽管无法保证给出“标准答案”。

留学百年

留学,是个自从清末积弱以来就让中国人纠结的话题。古代中华为天朝上国,万国来拜,不是落难或被通缉,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反倒是海外各“蛮荒之国”愿意来见证华夏文明。即便是英国派遣乔治·马戛尔尼出使大清,也被乾隆帝视为“蕞尔小国”之臣民,要求他们必须行三拜九叩大礼。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产生。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

那时的留学,绝不是什么光荣之旅,而是孩子养不起无可奈何才送去“番邦”,父母心中满是悲愤和屈辱,这批孩子回国后大显身手,其中就包括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此后,中西交流繁荣,以胡适、林语堂为代表的留美学生在学界、政界大放异彩。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关上了留学西方的大门。

改革开放后,留学重新热起来,那时大家去读书,是为了回国后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贡献给四个现代化建设,充满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及至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生们疯狂考托、考G,更多是出于对知识的追求、对美好前程的追求,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拿到了全额奖学金或半额奖,可以打工,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学费,自食其力。

因何留学

21世纪初,扩招带来的就业难让留学更热,而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父母有了送子女出国的资本,于是,出国者更多。2009-2010学年,有大约13万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大学读书。

出国者增多,盲目者更多,几年前,我曾问一个孩子你的理想是什么,这孩子回答是“出国”,听起来荒谬、可笑,但这却是事实。这个事实道出了出国的盲目性。从国家派出去、自己派出去到今天的父母派出去,留学已经变味了。然而,随着社会取向的传递效应,大家越来越认为不让孩子出国,就是落后,就对不起孩子。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送孩子留学,切忌跟风炒作随大流,不能说因为亲戚朋友的孩子出去了,你就出去,还是想想为什么送孩子出去,你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是需要想清楚的。还有一点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在父母、孩子意见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出国留学,才是上上之选。

为什么出国?要解答这个问题见仁见智。非常过硬的留学理由就是国外的教育更加自由开放,更加鼓励个性和创造力。如果你不愿让国内的填鸭式教育束缚孩子,不想让孩子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丧失自我,不想让孩子在后门成风、送礼成风的学校环境下迷失,想让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开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潜力和才智,那么,考虑把孩子送出去,是明智之选。

美国媒体就看到了这一点。2011年5月的《巴尔的摩太阳报》分析了中国孩子出国留学的原因。该报认为,海外留学可以不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一生只有一次的高考上,许多中国父母把美国的教育看作找到好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学生们认为美国的大学是鼓励创造力和自我表达的场所。

不喜欢国内的教育而送子女出国已经是“过去时”,很多人为此全家移民。11月,胡润研究院与中国银行私人银行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14%的中国千万富豪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请移民,另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合计起来,就是高达的六成中国“先富”群体有移民的想法。

他们为什么出走?想要什么?《联合早报》在报道中指出了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移民者向往外国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果你有足够的银子,有着充分的自由选择权,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国度全家在那里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子女而言,可以有机会进入欧美主流社会,但对于父母而言,则意味着社会话语权、影响力、社交圈的迅速缩小。如果你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那随时可以行动。

富裕人群送子女出国很容易,但也产生了很多“留学垃圾”,即出国后大肆花钱的公子哥儿。这说明,出国留学不能包治百病,在国内打架斗殴、天天向下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走出国门就立即变成乖乖仔。上进的孩子送出去可能会更佳,但不上进的孩子送出去可能更不上进,因为国外自由放任式的教育,不利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

有人说,管他呢,送出去再说,至少能学好英语。这就大错特错了。我大学时曾受老师之托,教过一个父母是大款的高中生英语,半年后他略有进步,于是飞往加拿大,一年后回国看我,满口东北话。我问你回来干吗呢?这位小兄弟说,回新东方学英语呢——在温哥华接触的全是东北人,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了,更何况英文?

还有一件父母切忌之事。作为工薪族,如果家境太紧张,千万不要砸锅卖铁送孩子出国,没必要。完全可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奖学金。量力而行,而不是竭泽而渔,这才是正道。大学毕业以后,可以让子女通过自己的努力出去,这样子女更有奋斗后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要不要留学,需要父母和孩子有共识,尊重孩子意愿,目标明确,而不是人云亦云,浑浑噩噩不知其所以。

是否回国

留学之后,寒窗苦读也罢,稀里糊涂度日也罢,总有毕业那天,总要面临选择,要不要回国。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要不要回来,根本而言是孩子的选择,而不是父母所能决定。无论大学毕业还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学生都领略了海外的生活,已经是成人,他可以选择留下,也可以选择回来,父母可以建议,但不可以强制,个性化、自我选择、自由选择,正是西方社会的特征之一。

就个人而言,要不要回来呢?先看数据。美国《侨报》12月初有篇文章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有意愿回国,但留在美国的仍在60%以上。20多年来,中国赴美攻读理工科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获得学位后九成人留在了美国,而不到一成的人回国。

这一数据表明两点:第一,留美学生回来的少,这是因为美国是移民社会,不排外,相比欧洲国家而言更容易留下;第二,理工科留下的多,因为理工科在美国相对更容易找到工作,进入中产阶层。至于文史、哲学、艺术等文科专业,留在美国就不容易了,读哲学的人留在美国难,如果改学JAVA就容易多了。

其实,回不回来,根本就看你喜欢哪儿,愿不愿意为你的选择做出必要的牺牲。你愿意在国外空气优良、山清水秀的地方做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那就留下;你更想在竞争激烈、机会更多的中国展示才华,那就回来。

无他,就这么简单。

其实,在国外,未必一无是处;回国后,未必是香饽饽。“海归”变“海待”的例子比比皆是。最近,我面试了一个德国留学回来的女孩,他本科学德语,在德国的一家著名企业工作两年后,辞去高薪职位,去德国读书一年,回来后却发现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用她自己的话说,走,没有想好;回,也没有想好。留学,最忌讳的就是这样。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加深,随着中国的发展,通过海外经历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已经不灵了,必须要通过在海外学到的货真价实、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事,才能在和“土鳖”的较量中占据优势。因此,留学生回国,一定要放低身段,不要高高在上。你或许就长远而言成长性高于国内学生,但短期内未必赢得了他们。薪金么,就不要太奢望了,很少有公司仅仅因为你是国外回来的就另眼相看。有些企业高薪招聘海外华人回来担任高管,只是面向特别高端的群体,普通留学生难以够格,更有网友说,这是为留学的“官二代”量身定做的职位,普通大众就不要奢望了。

尊重人才

当然,国家为了吸引留学生回国,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06万,其中已有27.5万人学成回国。在宏观政策层面,政府可谓仁至义尽,但归国者却并不都买账。对归国者专业的尊重,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创造能让他们发挥才能的软环境,让大家在一个开心的氛围里工作,是最重要的,单纯靠房子、票子、车子,留不住真正的人才。

最后需要讨论一下的,是留学低龄化问题。我曾在北京电视台就此进行辩论。我认为,高中把孩子送出去,还可以,因为16周岁已经基本有了自理能力,但这期间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和引导一定不能少;初中就让孩子出去不合适,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