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6277100000006

第6章 我们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3)

但涉及到个人利益或自己感受到不公的时候,态度就不一样了。我老家准备扩建一条高等级公路,其中一段路不仅要爬坡上坎,而且很陡峭,于是准备改道。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几户在老路旁边盖了房的乡亲不依不饶,联络村里的老乡抬棺抗议。至今我还没有弄明白的是,村里的人为啥会支持这几户人家的想法,因为改道后还是要从村子的另一头经过。他们为了壮威,把我的名头抬出来,说北京的老杨也支持他们。为此,政府不得不妥协,取消了改道计划。直到有一天,县里有人来北京偶然谈起这事,我才知道自己无端被卷入进去。我不是个逢政府必反的人,对的事情一定支持,做错的时候也毫不客气地批评。对于此事,我是支持政府的,尽管我经常对政府的作为保持高度警惕和怀疑。遗憾的是,政府并没有坚持把对的事情做下去。

PX项目如过街老鼠,放到哪里都令人厌恶。从大连到厦门,再从什邡到广东茂名,抗议活动此起彼伏。如果说PX极其危险,可能不符合事实;但如官方及其御用学者宣称的那样非常安全,那肯定是胡说八道。正确的做法是找一个远离居民的地方修厂盖房,毕竟PX还是有一定毒性的,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但不知道决策者是怎么考虑的,非要放到人口稠密的地区,发生抗议也就不足为奇了。上述地区之所以出现抗议活动,根本原因是当地居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危险、自己的利益单独受损了,而其他地区没有。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如果首都北京、经济中心上海上了PX项目,在其他城市盖PX工厂,还会有人提出抗议吗?个人认为可能不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是,北京、上海居民都不怕受害,我们凭什么要担心?

当然还有强拆房屋、征用个人土地、城管殴打小贩等事情,这些都涉及到个人利益,危及到个人的财产权和生命权,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感到愤愤不平。

唯一让我没有想明白的事情是兰州的饮用水污染事件。本来这是一件令人非常生气的事情,但兰州为啥没有表示不满?毕竟已经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而且危害不小。想去想来,可能有几点原因:一是兰州人民非常淡定,二是水污染事件已经发生,再抗议有什么用?三是兰州官员的维稳手段比较高明。如果非要继续分析下去,有可能的原因是,北方人比较大气,也许他们这样想:每天都呼吸有毒空气、吃有毒食品,偶尔喝点有味自来水算多大点事情?

对于上述问题,我只能这样告诉德国人:只要受害是普遍性的,中国人,忍!只要没有让人活不下去,中国人,忍!但如果针对的是个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不公平对待,那就真的生气了。

也许德国人不得不感叹:忍者,中国人!

老外为什么爱北京

王冲

有一次,与一群媒体人聚会,巧遇一位美国女士王太太。之所以唤她王太太,皆因聊到网络时她说不喜欢微博,喜欢微信。于是,我们拿起手机摇一摇,找到了眼前这位王太太。

王太太生于纽约,洛杉矶长大,如今却在北京做一本向外国人介绍北京吃喝玩乐的杂志。聊起吃,共同话题自然多了起来。

利群烤鸭,知道不?我问。王太太笑笑说,当然,全聚德的师傅出来做的,烤鸭,还有大董、小王府,便宜坊也还不错。

红色经典,知道不?我继续考她。王太太琢磨半天,似乎有点被问住了。我提示说,就是服务员打扮成红卫兵的样子,吃饭时表演“文革”样板戏的地方。她这下恍然大悟,连说听说过、听说过。

像王太太这样对北京的小吃、名吃、特色菜如数家珍的老外,还真不少。我这几年在北京吃过的印象深刻之店,很多都是驻外使馆、外企的朋友们带着去的。有一次,和法国使馆的新闻官桂永华(已调新加坡工作)吃饭,选了三里屯附近一家私房菜馆,席间聊起流行影视剧,不知怎地说起王刚。说着说着一抬头,王刚正围着围脖走进来。

说来惭愧,就连利群烤鸭,也是在美国访问时,一位美籍华人美食家告诉我的。

不止这些“北京通”,即便是初到北京的游客,也会拿着地图,穿梭于胡同间,发现那些我们自己习以为常甚至不屑一顾的美,而不是止步于故宫、天安门和长城。

旅游,就是从一个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到一个别人待腻了的地方,有人如是说。可我们很多人,不仅无视身边的美好,旅游时也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一心向着山顶,可对爬山过程中艳丽的山花野草视若不见。

或许,有人说老外有钱有闲,这才可以尽享北京之美食。此言谬矣,君不见,我们的富豪高官们,动辄一顿饭几万元,这样的场合我也时常凑凑热闹,但感受不到多少乐趣和雅致,只有压抑、奢华,甚至粗俗。

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差距所在。从20世纪60年代的饥荒走过的这个民族,似乎仍没有从心理上走出饥荒;亦或许我们太忙了,忙得必须每天匆匆地行走,无暇注意身边美好的事物,哪怕是美食。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因为没有钱,也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缺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寻找。有道是,三代培养一个贵族,从饥饿走向雅致,真的需要一个过程。

有时,徜徉在使馆区的小巷,看着落英缤纷,会想:这也是北京,为什么和北京的其他区域那么大的区别,为何这里可以静谧、安详,而北京的大多数地方却嘈杂、浮躁?这种区别,恐非人多可以解释。

的确,我们这个民族有太多苦难,受过太多压迫,我们自己,也曾面临着数座大山的压迫,可更多的压迫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

在焦急浮躁的内心深处,身边的一切显得很糟糕,身边的人也显得很讨厌。其实,老外看北京,看中国,有时候会发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妙处。

去年秋天,和一位美国国务院的高官聊天,政治、经济、文化扯了一大堆,由于两位美国官员均为女性,话题自然而然地转为家长里短。

当然,这位高官的姓名、职位按照规矩不可以说,只能透露我们的饭局是在北京马甸附近的一家小有名气的川菜馆,看着美国官员惊叹中华美食的样子,想想当年在美国吃的按磅出售的垃圾食品,真是深感作为中国人的幸福之处。

在这位高官看来,北京美好的地方不止是美食,安全也是重要的因素。晚上12点多,朋友约她出去遛弯,她起初不敢答应,因为根据在华盛顿的经验,晚上出门风险很大。但她的朋友说,放心吧,北京很安全。于是,她们在北京的街头漫步,路上还碰到几个酒鬼,晃晃悠悠地和她们打着善意的招呼。

而在华盛顿,情况大有不同。该市南部区域,甭说晚上出门,白天大街上也有风险。这不是我说的,而是这位官员所言。其实,我以前在华盛顿采访时,经常一个人溜达,还喜欢跑到著名的水门大厦附近转转,也没碰到什么坏人。但的确有美国朋友警告说,南部治安混乱,没事不要往那儿跑。

除了华盛顿,底特律、迈阿密也都是犯罪率较高的城市。我去底特律采访,路上美国朋友就说,在城里,最好不要一个人外出,曾有华人大白天被当成日本人枪杀。原因嘛,很简单,因为丰田抢走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生意,害得很多工人失业。

当然,这么说绝不是告诉你美国乱得一团糟。相反,在西部的乡村,居民的淳朴憨厚你无法想象;即便在华盛顿这样的都市,你停下来查地图时,也会有人笑着问你,需要帮忙吗?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其负面,也有其积极面,如果只盯着其中一面,其实很容易走入误区。

中国快速发展,但人们怨气不断、牢骚满腹,有钱人纷纷往美国跑;美国经济不景气,有些人开始羡慕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位美国国务院的高官,如此夸中国的“安全系数”,一起用餐的美国使馆官员也连连点头,说自己也是带着孩子随意逛,总是有人善意地逗逗小孩,或者抱抱,她也习以为常。

即便是中国人特别不满意的教育,也有美国人连连称赞。一位美国女老师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强很多。

我无意完全认同美国官员的判断,但他们的说法至少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想问题、看问题。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完美的,没有任何国家不经历经济的起落和社会的变迁。美国经济下滑、欧洲债务危机、中东动荡,在整个世界有些乱糟糟的情况下,更多的外国人会高看中国。

中国肯定不是完美的,作为发展中国家肯定有大量的问题存在,但我们也不要过于悲观。其实,我们的社会没有那么糟,每个人都乐观一点,努力一点,一切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