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都淘金记
631600000018

第18章 王庆亮 金键“6键”方程式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外面的世界是以bit的速度飞快地改变着财富的世界,蛰伏于天府盆地的磨子桥在IT宜人气候里何思何想?曾以单纯代理销售一路走到眼下的成都I丁先锋,又将以怎样的速度和比重开始新的战略涅槃?作为成都IT名宿,与成都磨子桥一起滥觞发轫,阔步至今的川大金键和王庆亮,明天是否仍将以自己的稳健和坚韧,棋行成都,键布(健步)IT?王庆亮四川川大金键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11年苦心运营,几千万家当,60余名部将的川大金键,单以财势计,在IT产业界,也许并不足以令观者动容。特别是当所有地球人都把IT等同于Intel、微软、联想,把IT人等同于比尔·盖茨、郭士纳、柳传志们,把IT场等同于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的时候,王庆亮和他的金键无论是发展速度和规模都显得波澜不兴。

如果把这种缠绕在“IT金身”上的种种概念和定义与成都磨子桥10多年IT业发展史联想到一块的时候,王庆亮和他的金键则另是一种“成都标杆式的IT经典”。当电子科技大学走出去的丁磊在200、年传奇般地荣登“中国大陆百富榜”榜首的时候,当张朝阳这只“精灵而聪慧”的狐狸开始大手笔收购焦点网等的时候,当茅道林取代新浪老船长王志东之后也匆匆于今年作别新浪的时候,关于网络,关于软件,关于IT,所有的迹象或明或暗地透露了“春天”的来临。显然,这是一个IT业扬眉吐气的凯旋季节,谁都有一千万个理由向IT人投射信服的眼光。

外面的世界以bit的速度飞快地改变着财富和财富的世界,蛰伏于天府盆地的磨子桥在IT宜人气候里何思何想?曾以单纯代理销售一路走到眼下的成都IT先锋又将以怎样的速度和比重开始新的战略涅槃?作为成都IT名宿,与成都磨子桥一起滥筋发轫,阔步至今的川大金键和王庆亮,明天是否仍将以自己的稳健和坚韧,棋行成都,键布(健步)I T ?

如果说,11年可以比做一张“黄金键盘”,那么未来10年的王庆亮是否仍能敲击最强悍、最灵敏和最悦耳的6大金键,为成都、为自己设计出一幅全新的蓝图呢?这是名宿的哥德巴赫猜想,也是成都及磨子桥新老英雄共同的课题。         enter键

当你需要另起一行的时候,按“enter键”一下!

舒适是一张温柔的刑床,唯一的噩梦就是醒来的时候才发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人说,人是时间的动物,必须由上帝的鞭子驱赶着才能发现自己就是一座价值连城的富矿。世云: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也造时势。生命鲜有直线。螺旋形上升,否定之否定才是生命的本来面目。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财富敲门的时候,意识到命运已经到了转折点,事业需要拐弯。有人是自觉的,有人是被动的。哲人说过,大彻大悟谓之佛,只有跟命运安排唱点反调的人,才可能做成大业。这正如键盘上的enter键,再好的故事都有一个段落,当你冥冥中似有所悟的时候,也许就是你必须另起一行的时候。

1986年,王庆亮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统与工程专业毕业了。按照惯例,作为国家高科技知识分子的他被分配到了华南计算机公司技术科。这家电子部直属企业实力雄厚,在业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似乎已经很难想象计算机、电脑、IT这些名词在 1986年时中国的分量,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它们就像放卫星、搞原子弹,绝对属于像为国争光的“863”计划一样的“高精尖”项目。对刚走出校门的王庆亮来说,陌生的环境,遥远的南国热土,全新的工作氛围,都让他产生过无限的遐想。能够进入华南计算机公司,并且是最核心的技术科,这对年轻的王庆亮来说,无疑是一种罕见的尊荣。

像那个时代所有握有高新技术的IT尖子和改革前沿阵地上的南国年轻人一样,王庆亮所想所做的都是那个火热年代“最标准的动作”,就是做第一,做最好。IT技术日新月异,国家任务环环相扣。如同坐在火山口,不由人多想。无论是技术“长江后浪推前浪”,还是“时间就是金钱”的特区速度,无论是全球IT技术明争暗斗、风云激荡,还是全国计算机产业风起云涌、波涛掀天,对1986的王庆亮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每天都在战斗。这家地处中国南方的超大国企也因斯时斯地而“沸腾滚烫”,与北京王选、柳传志等领衔的IT科研风潮一起“南北呼应”,加速了中国计算机产业化的进程。

IT产业化一日千里的加速飞奔和市场经济体制在南国的突飞猛进,给当时纯技术出身的IT精英们提出了如何管理和运作IT产业的历史课题。北大方正、联想等公司打出了IT中国化和中国IT产业化的猎猎大旗。地处南国的王庆亮也敏锐地洞悉了这种变化,迅速从技术领域谋求“挪位”,一举成为公司服务和管理的一把好手,其地位和眼界也自然非昔日可比。这种谋求提升和转战的努力一直持续到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1992年。就在这个影响南方、影响中国的伟大事件的背景下,已经在华南计算机公司工作了六个年头的王庆亮,此刻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一个段落的最后,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他矛盾着、煎熬着、徘徊着,毕竟在10年前的中国,像他这样角色的高技术人才和国企高管,所要考量和承担的实在很多。是继续,还是另起炉灶?抉择往往是最艰难的,何况对那时已经成功的他而言要舍弃的的确很多。

幸运的是,王庆亮战胜了安逸,也战胜了自己。就在这一年他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为自己的6年南方之旅画上了句号,同时也敲击了进军成都IT的enter键。事实证明,他的直觉成就了顺时而动的自己。1992年,以王庆亮为首的3个志同道合的铁哥们桃园三结义,击掌为誓,结下了共闯天下的盟约,江油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成都金键服务部由此诞生。如今想来,王庆亮都很佩服自己的勇气,因为东拼西凑的几万元就是当时其全部的家当,而自己却天不怕地不怕,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10年前的磨子桥像金键这样的万元公司和王庆亮这样的淘金者不算太少。尽管是“三四个人来七八条枪”的IT作坊,但谁也没有嘲笑他们的理由,毕竟正是他们以自己的坚韧和专业,把IT的大旗插在了成都,插在了磨子桥。成都人今天能如此优雅自如地享受到现代IT的种种快感和舒适,其肇始还得归功于像金键这样拓荒的公司。而成都近乎空白的市场和巨大的需求,就像一头硕大无比、饥不择食的恐龙需要专业而大胆的创业者马不停蹄地饲养。在喂饱恐龙的同时,金键同磨子桥早年的战友们一样快速壮大。以组装兼容机为主要业务的金键服务部发展迅猛,迅速挖得第一桶金。从此,公司如脱缓野马,一路狂奔,不可阻挡。

如今,回头再看磨子桥还在靠组装兼容机艰难度日的后来者,王庆亮不禁欷歔,感叹世事变换,转眼10年,自己当年按下的那个enter键是何其险也。但人生不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不断enter自己、enter公司、enter命运的enter哲学使金键不断锐意进取,成长至今。    Tab键

当你需要超越时,按“Tab键”一下!

大浪淘沙,这是说给浪潮听的,更是说给弄潮儿听的。当以川大为IT产业引擎的磨子桥周围被王庆亮们掘得第一桶金的时候,敏锐而前赴后继的淘金者便蜂拥而来。特别是1995年之后,网络神话开始鼓噪,NASDAQ, Microsoft等成为财富的新阿里巴巴魔咒,联想、方正、Sina, Sohu等以惊人的速度摄取了大众的视线焦点,俨然成了中国财富阶级最新的熔炉,谁都希望在里面被锻烧成火眼金睛,出来后便财富等身,腰缠万贯。

此时的成都IT业与中国IT业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准确地说,就是把潮水般的洋品牌快速消化掉,或者把外国的电脑元件用技术组装起来,以只争朝夕的速度“贩卖”到老百姓手里。这就是业界眼下仍然流行的代理销售和兼容机组装“两条腿”。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黄金年代,白天黑夜都很紧张。联想是这样做的,长城是这样做的,几乎所有目前的IT巨子们都有过在“技工贸”IT三字经中转战奔袭的“不眠岁月”。

金键开始的道路是做组装,就是发挥自己的IT专长替客户DIY。这是一条符合当时成都消费能力和金键本身实力的路。因为从消费环境看,在成都大部分老百姓眼里,电脑还是神坛上的稀罕物,特别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价格惊人的洋品牌,而本土品牌还凤毛麟角且要价不菲。一边是居高不下的品牌机卖方,一边是正在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在这种矛盾下,兼容机组装就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行当。与联想、长城不同的是,成都许多组装商并没有IT中国化和中国IT产业化的能力,也没有孕育国产品牌的实力和背景。但从这两条腿走路的情况看,成都磨子桥与北京中关村在产业结构和商家运营模式上,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