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鬼谷子(全集)
6331900000003

第3章 前言(2)

“量权术”讲了游说的谋略:与智慧的人说话,就要凭借渊博的知识;与知识渊博的人说话,就要善于辨析事理;与善于辨析事理的人说话,就要善于抓住要点;与地位高的人说话,就要围绕着权势来进行;与富有的人说话,就要言辞高雅;与贫穷者说话,就要站在能够给他带来利益的角度;与低贱的人说话,就要保持谦和的态度;与勇敢的人说话,就要围绕勇敢果断的话题;与有过错的人说话,就要激发他的锐气,鼓励其勇往直前。

“谋虑术”阐述鬼谷谋的专篇,如将这一专篇与其他篇中的谋略内容加以归纳,“鬼谷谋”可分为谋政、谋兵、谋交、谋人四个方面。给人设谋要先分析事情的因由,看对方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然后再试之。

“决物术”决物是万事之先机,智者之所以能够决断正确,处事成功,源于深知事理,善于变通,因人而断,因事而断。

《鬼谷子》认为,一个成功的谋臣策士在游说之前必须“定计”,“定计”前必须“知情”。“知情”的要旨在于掌握对方的隐情,包括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诸侯间的关系、民心的向背和政治家本人的心性、能力、品质、憎恶、喜怒等。根据这些情况制订谋略计策,并依内外因素的变化修正自己的决策,然后加以实施。应该说,这是为谋臣策士们实施游说而提供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鬼谷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在世事变化无常、人际关系微妙的战国时代,鬼谷子提出了游士们应该遵循的处世原则、交友技巧以及勾心斗角的方法和手段,并特别强调了君主应该如何制臣、如何治民,臣子应该如何取宠、如何制君。从这个意义上说,《鬼谷子》是讲述如何处理好组织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世俗之书。”

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先秦时代,《鬼谷子》无疑吸收和发展了老子和阴阳家的思想。《鬼谷子》主张阴阳化生构成万物,并从这一理论出发,认为纵横策士可以凭借个人智识、权术去“变动阴阳”,“以化万物纵横”,促使事物朝有利的一方转化。这一重视个人才智和权术的思想与老子和阴阳家相比,更具有人文色彩。

可以说,《鬼谷子》是一部教导纵横策士们从事社会政治斗争的教科书。要从事社会政治斗争,就要与人打交道。所以,鬼谷子特别注重制人钳心诡智的讲述。要控制敌手、钳住人心,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灵活使用各种手段:如果自己的手段不够,还要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包括中间力量,甚至敌手的力量。要善于分析、发现和利用矛盾,拨动这些矛盾的机关,一步一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类思想史上,诡辩逻辑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鬼谷子以其独特的诡辩术为战国时期的策士们提供了一整套致胜诡辩术,培养了在列国纷争的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苏秦、张仪、庞涓等。在战国中后期“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关键时刻,苏秦、张仪这一对师出同门的同窗,运用《鬼谷子》的权变之术和雄辩才略,攻讦对方,扬己之长,揭人之短。以赵为主、主张合纵的苏秦与以秦为主、主张连横的张仪展开了游说六国的唇枪舌剑,他们针对不同的对象,顺其心意,指存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游说诸侯,纵横捭阖,“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体现了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在纷争的战国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历史正剧,成为当时轰动一时、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

《鬼谷子》一书,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受世人推崇,享誉海内外。

美国人早在1955年便把台湾学者陈英略所撰《鬼谷子的心理作战方法与理论》翻译过去,纵横学说受到军、政、经营界广泛关注,被称作“国际谋略原典”。德国史学家和社会政治家施宾格勒高度评价《鬼谷子》的智谋,并强调它在当今国际斗争中的借鉴意义。有人称,德国的斯宾格勒是现代的“鬼谷子”,而美国基辛格则是现代的苏秦、张仪。斯宾格勒是20世纪初的著名历史哲学家,他的学说尤其是《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的思想,深受《鬼谷子》的影响。基辛格生于德国,曾深研过《西方的没落》一书,斯宾格勒对基辛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他作为美国著名外交家,纵横国际政治舞台。当年他的中美关系“破冰之旅”至今仍为人称道。他们两人都对中国古纵横家的智谋赞叹不已,曾高度评价过鬼谷子:“因有察人之明和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的掌握而成为最有影响的人物。”日本不仅早有了“纵横研究院”,且自称“鬼谷信徒”者众,著名学者大桥武夫曾把一本《捭阖术》复印本称为“秘书”逐字翻读,并用现代日语将之写成“大桥派鬼谷子”,另外,他在《鬼谷子与经营谋略》一书中还挖掘了《鬼谷子》在经济活动、商业谈判中的经营谋略,此书在德国、美国及东南亚均有广泛影响。而在东南亚诸国,近年也纷纷设立机构,兴起了“鬼谷学”,菲律宾还办有相关月刊,设有“鬼谷子学术奖金”。

《鬼谷子》的评价及价值

自从《鬼谷子》传播开后,关于这本书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这是一本经世之作:“其智谋,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闭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有人则认为此书过于功利:“捭阖、钩钳、揣摩等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败,天下用之则失天下”。

《鬼谷子》一书基本上讲述的是政治谋略及技巧,诸如“捭阖术”“应变术”“揣摩术”“抵巇术”“飞箝术”等等。各种游说技巧都是建立在实现说客目的的基础之上的。其观点表明只要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去说服别人。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相冲突,因此受到了猛烈的攻击,这也正是历史上对此书评价差异很大的最主要的原因,在经过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和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其他学派则日渐衰微。因此鬼谷子谋略也受到了很大挑战,《鬼谷子》一书的研究也遇到很大的阻力。

然而,在人类的文化行为中,谋略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范畴。“谋者,所以远害就利也”。在《鬼谷子》中,专章研讨了运用谋略手段在充满偶然性与矛盾纷纷的复杂人际关系中如何“远害就利”。这些智谋在更广阔的意蕴上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智慧以及立身处世的谋略?纵横策士们,游说君主、取得宠信、建功立业,靠的都是立身处世的计谋和权术。《鬼谷子》强调“处世贵智”,要求策士们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凭借自己的智慧在社会上立足,倡导在社会上立身处世要运用“诡智”,以对付别人,保护自己。

鬼谷子的“诡智”谋略教导人们,对于强大的对手,如果一时不能将他制服,就要设法利用智谋使之由强转弱,使他的斗志逐渐懈怠,体力逐渐消耗,并失去依靠。而我方则要在暗地里积蓄力量,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变被动为主动。一旦时机成熟了,就可轻而易举地将蒙在鼓里的对手整倒,就像熟透了的果子一样,轻轻一碰就掉下来。

当今社会也是一样,要想在所处的工作、生活圈子里站住脚,立稳身,进而有所成就,有所作为,就必须熟悉并使用鬼谷子的各类谋略,用以防范小人的陷害打击,以使自己成为所处“圈子”中的佼佼者。正如再锐利的武器它本身也没有善恶之分一样,鬼谷子的谋略并不是“小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想以智谋打开人生局面者的“秘密武器”。

鬼谷学说近些年越来越受到世界重视,这绝非偶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与合作的同时,相互间在军事、政治、经济各领域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彼此分分合合,都在寻求竞争的致胜之道。被称作“统驭人的兵法”的《鬼谷子》,其高妙的权术谋略与处世智慧,及蕴含其中的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和探究,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鬼谷子全集》。本书采用了《鬼谷子》的权威原著,力求为读者提供精准的原典,并在此基础上甄别、博采众家之长,为原文作了简易通俗的翻译注释,以便于研究者参照。我们还邀请了专门从事该书研究的资深学者为每篇作了深刻的点评,同时,针对每一篇中若干意蕴深刻,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句子,精心选择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其中丰富的谋略思想加以透析、阐释,并分别归入史例解读、现代活用两类中,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有所获益。本书版式新颖,设计精美,彻底打破了古典著作的沉闷风格,加之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庄重的智谋案例,读来有举重若轻、酣畅淋漓的感觉。严密的逻辑结构,精辟的谋略案例及点评,融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对读者感悟《鬼谷子》的博大精深,增长智谋和才干,大有裨益。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一些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鬼谷子》的编著资料和实用案例,谨向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限于笔者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