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鬼谷子(全集)
6331900000006

第6章 捭阖术(3)

哈默很有把握地说:“诀窍就在这里。顾客自然会对两种酒进行比较,用4.49美元买的是假酒,用4.45美元买的是真正的威士忌酒,那人们当然都愿意买我们的酒,这样我们的牌子就打响了。今天我虽然少赚点钱,但花钱树立品牌也是值得的。从长远看,我们的酒能争得市场。”

果然如哈默所料,他的企业出售的丹特牌威士忌酒不久便成为名酒,价格虽重新以名酒标价,但销量一直不错,每年销售达100万箱。哈默又一次获得成功。

【点评】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哈默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威士忌酒股票的行情做出了准确的判断,然后悄无声息地以低价买进大量股票,是柔招;用酒作股息,是柔招;采用薄利多销的办法,是柔招;最后,少赚钱甚至不赚钱只为创品牌,用的也是柔招。

审察其所先后;

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

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史例解读】

诸葛亮精心择官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以其鞠躬尽瘁尽忠蜀汉,显示其大德。其人如此,其择官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向刘禅上疏,即《前出师表》,疏中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桓帝、灵帝是东汉末年的皇帝,二人都信任宦官,大兴党锢之祸,杀戮贤臣,以致社会动荡不安。诸葛亮上《前出师表》时,刘备已去世,由他执政辅佐刘禅,故在出征前总结了先汉与后汉兴亡的经验教训,谆谆告诫刘禅,不要学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要学先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国兴隆,复兴汉室。

诸葛亮在《十六策》里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因此,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特别重视选拔德才兼备之士。

他推荐董允为侍中,统宿卫重兵,负责宫中之事。刘禅欲增加后宫嫔妃,董允认为古时天子后妃之数不超过12人,今已足数,不应增加。刘禅宠爱宦官黄皓,黄皓为人奸佞,想干预政事,董允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黄皓,他在时,黄皓不敢胡作非为。

蒋琬、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的接班人。

蒋琬入蜀,开始时任于都县令。刘备前去巡视,正看见蒋琬饮酒醉倒,不理政事,非常生气,要杀掉他。诸葛亮深知其人,为之说情:

“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刘备敬重诸葛亮,听到他所言,没有惩罚他。后来诸葛亮提拔蒋琬为丞相府长史,每次出征,他都足食足兵以相供给。诸葛亮经常赞蒋琬为人“忠雅”,可与他一起辅佐蜀汉大业。诸葛亮死前,秘密上表给刘禅:

“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诸葛亮死后,蒋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同时他能明知时势,做到国治民安。

姜维继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屡次北伐,虽无大胜,但魏兵也不能侵入。等到司马昭派大军伐蜀,刘禅昏庸,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的主意,终于使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

刘禅献城投降,并命令姜维也投降。姜维想假借投降的机会,杀掉钟会,复兴蜀汉,最后没有实现。其夙愿虽未实现,足见其忠烈。

刘备死后,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琬、姜维等辅佐,刘禅昏庸之主,才能在帝位达40年之久。而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魏立国虽有45年,但早在17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魏政权已归司马氏,魏已名存实亡,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28年。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孙权后人掌权只有27年。三国相比,蜀汉政权比较稳固,没有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的事情,这正是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辅佐的缘故。

【点评】

“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意思是任用人才要度量其智谋和能力的优劣,考核其才能道德的短长,这也可以看作是选人用人的评判标准。诸葛亮为刘禅精心选择有才能的官员,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才使有能之士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利而诱之用人才

春秋时期,子产担任郑国的宰相。他不但精通治国之道,而且能够根据别人的优点和缺点,扬其长,避其短,挖掘出别人最大的潜能。

伯石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但其缺点就是重利益和爱面子,可子产仍然很重用他。一次,他派遣伯石独自外出到别的国家办事。临行前,子产还没有交代任务,就问他:“这次出去你任重而道远,要是完成得出色,我会重重赏赐你。你想要什么奖赏呢?”

伯石毕恭毕敬地回答说:“为大王做事是我应尽的义务,我愿意为您效忠,还谈什么赏赐呢?”

子产和蔼地笑着说:“有功即可受禄。事成之后,你就搬到西城街上的那幢富丽堂皇的房子里去住吧!”

伯石已经心有所动,但表面上仍然露出一丝难色,答道:“这样不太好吧,一来我还不知道能否完成任务,现在领赏别人会在背后议论;二来我现在的住处和那里相隔甚远,马上就要走了,一时也不能搬过去……”

子产打断他的话说:“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你放心去办事,这些事情我会安排妥当的。”

伯石高高兴兴地走了,一旁的门生不解地问子产:“他身为大臣,为国家办事效劳是应该的,而且本身就拿了俸禄,您为何还要另外给他赏赐?更何况其他大臣从来没有这样的待遇,难道他有什么值得特别嘉奖的吗?”

子产回答说:“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我明白伯石这个人,他很看重利益。虽然表面上说得很好听,其实那都是虚伪之辞。每个人都有私欲,更何况是他!如果我给他一点利益,他就肯定会尽心尽力地办事,而且我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但是你不满足他的私欲也不会有什么坏结果,毕竟那是他分内的事情!”门生还是不解。

“你这样想就错了!”子产回答说,“那样他只是因为畏惧大王的威严去办事,就算完成了,他也会心怀嫉恨。时间长了,说不定他会做出什么坏事来。对于这种人就要利而诱之,为己所用。”

伯石回来后,就住进了那座大房子里。子产又和郑王商量赐给他一座城邑,伯石乐不可支,但是又假装交回封地,子产也就故意收回,过了几天,又重新发布命令赏赐给他。如此这般三次,伯石才接受。

门生又好奇地问:“第一次不要就算了,要么一次就赏给他,为何还要这样推来推去?”

“我是故意这样做的。他这个人虚伪,这样既显得他谦虚礼让,又满足了他的私欲,一举两得。”

子产知人善任,不仅没有因为别人的欲望和虚伪弃而不用,还利用别人的缺点,做到了人尽其用。由于子产对伯石的优点和缺点了如指掌,在他掌权时,伯石的地位始终没有超过他。

【点评】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意思是说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所以对待各色人等的态度和方法也应灵活掌握。子产成功用人之处便是抓住了伯石的虚伪与好利,从而以利诱之,使其忠心为自己做事。

入情入理逐佞臣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后,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日益富强,管仲也被尊称为“仲父”。

不幸的是,他年事日高,身患重病。齐桓公专程探望,见到管仲病中的凄惨模样,不禁在一旁垂泪。

“恐怕我不久就要离开人世,再也不能为您效劳了。您也应该考虑一下合适的人选来填补相国的空缺。”管仲说。

“我这些日子也想过,只是不知道把国政交给哪一个才放心!您看鲍叔牙怎么样?”

鲍叔牙是管仲多年的朋友,也是他的恩人。听完齐桓公的话,管仲立即回答说:“鲍叔牙这个人德才兼备,但是他不适合做相国。他对别人的过错和缺点深恶痛绝,一旦牢记在心,就久久不忘。作为相国没有虚怀若谷的胸襟怎么能与其他大臣和睦相处呢?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处理好国政呢?”

“那易牙可以吗?”齐桓公又说出一个名字。

管仲马上摇头,说道:“我正要提醒您呢,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千万不能用!”

桓公大吃一惊,问道:“这是为什么?举国上下都知道他们三人对我忠心耿耿啊。”

“我也知道易牙曾经把自己的孩子杀了,蒸熟了给您吃。但是所谓‘道是平常心’,他这样超乎常情常理的举动,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他爱我胜于爱子,对我仁至义尽,这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齐桓公还是有些不解。

“‘虎毒不食子’,今天他能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下毒手,明天对您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桓公又问:“那竖刁呢?为了能侍候寡人,他阉割进宫,拿自己的身体回报我。这应该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吧?”

“这样的人如此狠心,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到关键时刻会不摧残君主您吗?”

桓公接着提起开方,问:“他是堂堂卫国公子,却舍弃尊贵的地位,甘愿做寡人的臣子。人情莫亲于父母,他父母去世时,他忙于辅佐我竟然没有回去奔丧。他对我的忠心日月可鉴,对他,我没有半点怀疑。”

“他舍弃富贵必定是想得到更多的富贵。您想想,一个人对父母尚且如此,还能指望他一心一意地回报他人的恩情吗?您不要一味地为那些人特殊的言行感动,异于常情之举,必定暗藏企图!”

桓公觉得管仲所说很有道理,于是就把他的嘱咐铭记在心,渐渐疏远了三人。

【点评】

“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意思是对所了解的人可以利用,可以废黜,可以使其低贱,可以使其富贵。管仲在以平常心洞察出隐藏在齐桓公身边小人的险恶后,力劝其切不可重用易牙、竖刁等人,所以后来桓公逐渐疏远了三人。

【现代活用】

没特色就创造特色

进入秋季,家电产品中的洗衣机,进入销售的旺季。当时,声宝牌洗衣机在市场上屈居国际、三洋、大同三家之后,排名第四,若不力求突破,在生产、销售、服务均不符合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势必沦为边缘产品而惨遭淘汰。

站在广告公司的角度来看商品,如果商品有特色,广告策划就比较容易,效果也较好,商品如果缺乏特点,广告影响力就弱。因此,广告公司最怕的就是商品没有突出的特点,而洗衣机又偏偏是所有家电产品中,差异性最小的一种商品,很不容易找到具有说服力的特色。

广公司的工作人员首先进行了三项市场调查,分别抽样访问了经销商、曾用过洗衣机的家庭主妇,以及未曾使用过洗衣机的家庭主妇。目的在于了解他们对洗衣机的看法及使用经验。

这次的市场调查,得到一个很有价值的结论:洗衣机是无法把衣服洗干净的机器。

至于为什么洗衣机无法把衣服洗干净的问题,尚无定论。除了袖口、领口的部分本来就无法洗净之外,大家的看法是衣服在洗衣槽内,因水流的关系而打结,绞成一团,衣服没有充分和水及洗洁剂完全接触,当然无法把衣服洗干净。

广告公司人员了解到了消费者的“心声”,等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如果能针对衣服打结的问题作强有力的说服,或许就可以突破困境,也就是说只要能提出具体有力的证据,证明声宝牌洗衣机洗衣服不打结,那不就可将声宝定位于洗净力最强的洗衣机了吗?

然而,困难就在于“具体且有说服力的证据”比较难找。于是,一场“无中生有”的脑力战就此展开了。

大家都知道,洗衣机带动水流是靠“回转盘”的转动。但是,各种品牌的广告,却从未对“回转盘”作重点介绍,主要原因是,回转盘从外表看起来都一样,因此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该广告公司的策划人员却在仔细观察比对、了解各种品牌的回转盘之后,有一个小小的发现,那就是,声宝牌的回转盘除了四瓣花纹之外,还有四个很小的小瓣。

他们以此小差异去请教设计开发部的人,看看有什么意义或作用,回答是为了“美观”,除此之外,毫无用途。虽说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会对水流产生若干阻力,但对整体水流,强反转、弱反转、强漩涡、弱漩涡,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

尽管专家们认为小瓣对水流的阻力“微乎其微”,但这个小差异,已足够广告人员创造一个不错的广告方案了。

于是,“复合式回转盘”——一个无中生有的名字在大家的酝酿中形成。它的功能是在洗衣服的时候,在大的水流中产生小的水流。因此,衣服和水、清洁剂接触的机会就增加,衣服当然就洗得更干净。

这样,以“衣服不会绞在一起”为介绍重点的广告方案就完成了。不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广告内容都只强调一句话:“衣服不会绞在一起。”

这个广告推出以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在市场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声宝的销售量节节上升,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

【点评】

上述声宝牌洗衣机成功的广告策划在于三步。第一步,即“知存亡之门户”,了解到了消费者的心声是洗衣机无法把衣服洗干净。第二步,“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找到了声宝牌洗衣机的特点——“复合式回转盘”,其“优点”恰恰在于可以把衣服洗干净。第三步,“守司其门户”,抓住特点大做文章,不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广告内容都只强调一句话:“衣服不会绞在一起。”在这三步当中,第二步创造特色是关键所在。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