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年养生智慧:身边的《黄帝内经》
6339500000006

第6章 《黄帝内经》养生原则(2)

《灵枢·本藏》中说:“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意思是说,意志内连脊髓,而主属于脑,外又连贯身形五脏,往来不穷,从而构成人体的最高主宰系统。大脑发挥正常功能,才能作用全身气血,使身心健康。俗话说:“脑袋越用越灵光。”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特别是退休之后的老人,也应该坚持运动我们的大脑,如每天坚持读报、剪报、写札记,这些都有利于我们保持脑袋灵光。

至于身体要运动,就比较好理解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气血流通,还能使大脑得到休息,使精神愉悦,提高工作效率。在这里,我建议大家练习打打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是对中、老年人修心养性来说,练习太极拳是不可多得的“清心剂”。

(三)调情安神。

中医认为,七情过度会伤神。如《黄帝内经》指出:“怵惕思虑者则伤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恐惧者,神惮散而不收”。又如:“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意思是说,情志为病,皆伤人之身,而且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内脏气机影响也不一样。

简单得说,就是要心态平和,对任何事情要看得开,放得下,从而做到心安理得,如果欲望太多,心里就会产生太多的压力,一旦无法实现,就会产生焦虑、烦恼,而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伤及身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是一位善于调情安神的养生家,白居易一生坎坷,为官或贬或罢。他40岁前,多愁善感,成天愁眉苦脸;之后又受疾病折磨,以致未老先衰。于是,他开始注重情志养生,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晚年变成了“乐天派”,寿终75岁。

总之,大凡养生,形神兼养,保持形神若一,乃健康长寿的要旨。

五、动静结合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为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以上是《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的一段话,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对养生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中医养生亦重视健身运动,因为长期坚持运动锻炼,是人体维持健康、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秘决,中医养生在强调动的同时,并不忽视静的一面,主张动静结合。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必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我国中医认为:动以养身,静则养神,动静结合,才能科学地养护身体。动以养身,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关节灵活,体形健美,运动可有效地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生命节奏和谐正常,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静则养神,“神”指精神即心理,处在安然淡泊的境界,调整心理状态的情绪,以健康的心理促进身体的健康。

动静结合,贵在适度,不然就会“久坐伤脾,久站伤肾,久行伤肝,久补伤肺,久视伤心”。不适度的动和静,会导致人体内气血产生过度的生理变化,对身体的某一部位就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和病理反应。

多数老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不喜欢吵闹,所以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居住在清净的环境中,一些儿女,为了使老人能生活在幽静的环境中,常常让老人独居,平时也不允许孩子到老人家玩。这种环境似乎非常适合老人生活。其实,这种环境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

这种悄无声息的环境并不适宜人类生活,一个完全没有声音的环境,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产生恐惧不安、心律失常、食欲减退以及心理上莫名的压力,出现情绪烦躁、思维混乱等。特别是空巢老人,长期与孤独为伴,会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科学的养生在于动静结合,平静适度,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与静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一种静结合自然交替的规律。我国古人也根据动静结合的养生规律,创造了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等等健身方法。

在现代,人们还可以享受瑜伽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其实人们在休闲之余,也可以利用这种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如漫步在柔软的沙滩,倾听着海浪拍打岩山的声音,这里行走是动,但心无所思,悠然自得便是神静,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还有人们熟悉的书法,同样是动静结合的运动。总之,平衡适度才是科学的健身方法。

六、畅通经络

中医在治疗疼痛时,经常讲“不通则痛”。导致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饮、瘀血、虫扰、食积、外伤等,这些因素皆可使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各种痛证。因此,疏通经络就能很好的缓解疼痛。在《灵枢·经脉》中有这样的话:“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又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这说明经脉的重要性——可以决定生死,不可不通。

说起经络,大家会觉得它高深莫测,这主要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对经络的理解也就比较抽象了。打个比方说,经络就好比人体中的网络系统,是生命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的网络系统,一共有14条经脉线,其中6条各伸展到手部和足部,共称为12正经;另外前心和后心中央也各有一条。这14条线又有许多分支,称为络脉,这样经脉和络脉就形成了一个网络系统。此外沿着经络还有许多敏感点,称为穴位,全身有几百个。如果把经络比作电线的话,穴位就是电线上的敏感点,刺激这些“敏感点”,便能调整这条线的功能了。

通过讲解,大家对经络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经络又有哪些具体的功能呢?《灵枢·海论篇》:“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藏府,外络于肢节。”《灵枢·脉度篇》:“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由此可见,经络的最大功能是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透过经络系统主干、支脉、络脉、孙络,互相连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共同协调的作用。人们经常用的针刺或按摩穴位的方法,就能对各脏腑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原来亢进的可令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可令之兴奋。

在《灵枢·本脏》中还有这样的论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就是说,经络系统将气血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从而完成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的生理功能。血乃体液,来源自饮食入胃,化生宗气、营气、卫气,经由经络系统,输送至五脏六腑,经筋皮肤,以及全身各部,无微不至,以供应一切生命活动力。由此可见,经络在这里,起到的是输送的功能。

现在,比较流行的中医美容,就利用了舒畅经络、通达气血的方法,比如由一台微电脑美容仪来模拟人体生物电流,以微电流的力量来进行按摩,这样就好像给肌肤做了一次热身运动,肌肤更加靓丽了。当然,如果你的收入还不允许你去美容院做按摩,你也可以自己动手来做,如经常按摩太阳穴、瞳子胶穴、晴明穴、承位穴、四白穴、鱼腰穴,有助于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熊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