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拿破仑传
6379600000004

第4章 小岛(4)

出于同样的原因,雅各宾俱乐部也想拉拢他。如果他们指控保利叛国罪,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保利逃亡英国二十年,受到了英国的款待,他难道一点都没有出卖我们的想法?吕西安可以去马赛,悄悄地把这些怀疑转告给特派员们,那么萨利切蒂就可以立刻向国民公会报告。

在科西嘉这个小岛生活,就像在一所培养阴谋家的大学里一样。几个家族把持着小岛上的公共生活,家庭生活也自然被他们卷入其中。

没过多久,科西嘉就迎来了国民公会的代表,并且没有通知保利,就对一批军官进行了任免。拿破仑上尉在法国就已经重获任用,这一次自然也获得提升,成为科西嘉的指挥官。此前,他凭借军事能力和士兵的拥戴已经夺取了军队的指挥权,所以这次的任命不过是承认这个既定事实而已。显然,他的机会来了。

很快,科西嘉接到巴黎的命令:逮捕保利。保利的死对头趁机对保利穷追猛打,没想到此举反倒激起了科西嘉人民对这位老英雄的同情。有了人民的拥护,保利决定拒捕。

这倒出乎拿破仑的意料。他一直非常留意民众的呼声,但只是像医生,或者像研究者一样对待他们,而并非像恋人那样热爱他们。于是,他故意拖延时间,一边公开表示支持保利,一边又向国民公会解释,表示拥护。

不过,国民公会并不信任他,还发出逮捕令,要将他一并逮捕。保利早已看穿了他的把戏,对这个两面派颇为不满。

他的支持者随即在一份呼吁书中声称:“拿破仑兄弟支持委员会的诽谤,他们沆瀣一气。科西嘉人民不会放弃自己的尊严跟这样的人来往!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忏悔,受到万众唾骂!”

拿破仑的对头们冲进了他的家,肆意掠夺他的财产。拿破仑兄弟只得躲到委员会那里,才逃脱了性命危险。

也许发生的这些事都在拿破仑的预料之中。如此一来,巴黎来的特派员就能证明他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果然不出所料,他再次得到了巴黎方面的信任。就在一年前,他还率领着科西嘉的人民军队和政府的炮兵对抗;而一年以后,他摇身一变成为政府军的炮兵指挥官,要剿灭科西嘉的人民军队。大炮!太好了!尽管别人仍然占据着最好的地势,但是他终于有了权力,并且奉命保卫科西嘉沿海的安全。好啊,保利,来吧,咱们一决高低!

不过,老保利有人民的支持,并且占据着护城堡垒,其优势不言而喻。年轻的拿破仑第二次向护城堡垒发动进攻,所不同的是,这次他代表的是法国人。但结局和上次一样,仍然大败而归。他又把战场拉到了周围的岛屿,试图背水一战,结果仍是徒劳无功!

他再也无法在科西嘉立足了。人民委员会宣布波拿巴家族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决定放逐他们。一直以来都以自己家族为荣的母亲,以及她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还有她的哥哥,都将被牵连而不得不立刻逃离科西嘉,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放者。二十四年以前,这位妇女就在森林里躲避法国人攻击;而如今,法国人则保护着她穿过这片森林,逃向海岸。她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只剩下身上穿着的衣服。

这一家人登上一艘帆船前往土伦。二十三岁的上尉默默地站在帆船甲板上,6月的晚霞中,科西嘉岛越来越远。他熟悉那里的每一座山峰,每一道山脊。他曾经三次企图解放科西嘉,以胜利者的身份成为这座岛屿的领袖,可最终却以法国人的身份被自己的同胞驱逐。他的心中燃起了仇恨的火焰,他要报复。法国革命已经胜利,他一定会找到机会东山再起。总有一天,他必将成为科西嘉的主人。

可是,当这位年轻的冒险家转身向西方望去,看到法国的海岸线越来越清晰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一种轻松和自由,只有失去祖国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命运,才会感受到这样的幸福。

10.首战告捷

“她们的衣服已经穿得多么破旧了啊!”两个快长大成人的女儿买了生活必需品回来,走进家门的时候,四十岁出头的莱蒂齐娅·拿破仑不禁暗自哀叹。这是马赛的一幢被政府没收充公的房子,原来的房主是马赛的贵族,已经被处决。莱蒂齐娅带着一家子住在五楼。有三个孩子在外挣钱,还有两个最小的留在科西嘉,托付给那里的亲戚照看。当地怀念会发给他们一部分口粮,因为他们是“受迫害的爱国者”。无论生活怎样艰苦,骄傲的莱蒂齐娅没有一句怨言。

不久,在旅途中的拿破仑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通过关系跟他哥哥做军火生意;舅舅费什则脱下了神父的长袍,经商做丝绸生意;哥哥约瑟夫一表人才,不但相貌和父亲相似,而且也像父亲当年那样自称拿破仑伯爵,约瑟夫很快娶了妻,妻子的父亲原是马赛的丝绸商,已经故去,但约瑟夫却因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拿破仑则琢磨着如何娶回已故富商的另一个女儿,也就是嫂嫂的妹妹德西蕾。

整个夏季,拿破仑东奔西跑,十分忙碌。有时跟随团部在尼斯,有时在罗讷河畔,有时又在土伦。无论在哪里,他始终以军人的目光观察地形,以炮兵的头脑琢磨在海岸何处设据点,何处筑工事。不久的将来,这些都会派上用场。同时,他也写一些政治性对话,政府还把其中的一则印成传单。

这则政治对话涉及工厂主。这是土伦最常见的一类有钱人。这些人看到马赛的朋友们或者被罗伯斯庇尔砍头,或者被没收财产,心里十分害怕,竟然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可怜的、已经被驱逐的王室身上。他们向英国人求助,还把舰队剩余的部分交给祖国的敌人,因为英国人答应保全他们和他们的财产。

各方反动势力都在反扑,新的法兰西共和国显然正遭受巨大的打击。比利时沦陷了,比利牛斯山脉的战线正受到西班牙人的冲击,波旁王朝的势力也日益增强。

就在法兰西共和国疲于应付的时候,土伦的富豪们出卖了自己的舰队!政府号召全民皆兵,妇女也应征入伍,尤其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更是受到政府的欢迎。此时全国就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

人们聚集在土伦城前面,个个摩拳擦掌,口口声声要赶走英国人。但是怎么打,采取什么战略,大家都很茫然。国民公会委托指挥官负责作战。这位指挥官原是一位画家,空有革命热情,毫无军事知识。

年轻的拿破仑上尉成功地从阿维尼运回了弹药,正好在这时回到土伦。他去看望同乡萨利切蒂,萨利切蒂又把他引荐给画家将军。饭后,这两位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外行陪着拿破仑散步。当他们来到海边,看到距海岸好几里的地方设置了一门24磅炮,外行们眉飞色舞地吹嘘大炮的威力。拿破仑却认为这门炮根本毫无用处。他放了4炮,没有一颗炮弹打到海里。外行们目瞪口呆,留下了拿破仑,要他帮忙。

总算是抓住了希望的绳子,别松手,一定要抓紧了!这个意志坚强、性格孤僻的上尉这样想。他调来大炮安置在海边。六周以后,海岸线上就布置了一百多门重炮。

拿破仑上尉还会向众人展示他的指挥才能吗?他有什么样的计划呢?

一个岬角把土伦的海湾分成了两部分,拿破仑把大炮都布置在岬角上,这样就切断了敌舰出海的通道。英军肯定不会往这个死胡同里钻,就只能炸毁弹药库,撤离土伦城。

“简直异想天开!”外行们并不赞成,反而讥讽他。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二十四岁的上尉依靠在国民公会的朋友状告上司,还向巴黎寄去了几页长的作战计划,计划称要炮轰土伦:“必须集中火力进行攻击。只要我军轰出一个缺口,就会打乱敌军的部署,然后一举击败涣散的敌军,占领阵地。生活需要各人独自去过,而战斗需要众人团结一致。如果战场上各自为政,没有一个能发号施令的人,那么就无法取胜。抓住战斗的先机十分重要,越快越好!”

小罗伯斯庇尔是他的朋友。虽然罗伯斯庇尔独揽大权,但其弟也不时在耳边吹吹风:“一个能战斗的钢铁战士只能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如果你需要的话,那肯定就得是这个新人,拿破仑。”在这之前,也有人向拿破仑提出,希望他能指挥这些恐怖分子的卫队,但拿破仑谨慎地拒绝了。这一次,他的计划被批准了,巴黎方面召回了那位画家将军。那么,谁来接替将军一职呢?

巴黎的决定再次让拿破仑气得牙痒痒的,又来了个外行!新将军以前的职业是医生,他上任后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四处查探阴谋叛乱的贵族。敌人趁机占领了海湾那个岬角,夺得了地形上的优势。

就在这个时候,一群坐着金色宫廷马车的男子来到了军营。这些人来自巴黎,个个穿着华丽的军服,慷慨激昂地宣称要一举夺回土伦。拿破仑上尉带着他们去巡查火炮,这几门火炮甚至没有任何掩蔽工事。

敌人向他们开火,这群人急忙询问隐蔽工事在哪里,年轻的上尉一本正经地回答:“没有了,我们只要有爱国的激情就行了。”他那双蓝灰色的眼睛还是那么冷峻,他是个实干家,不会空想。他再次呈书巴黎表示不满,于是,医生将军被巴黎方面召回。他终于等来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将军。新来的将军十分赞同拿破仑的计划,不但任命他为营长,还下令夺回岬角那个战略要塞。

部队终于按照原计划向敌军发起了冲击。拿破仑上尉的坐骑在战斗中中弹倒下,英军的长矛还刺中了他的小腿。这是他第一次在战斗中负伤,也几乎是最后一次。虽然受了伤,虽然他也不是正式的指挥官,但战斗胜利了,他们打败了英国人。敌人正像拿破仑预料的那样,点燃了弹药库,连夜撤退到军舰上,逃走了。

土伦城里燃起熊熊大火,死亡、战争让那些背叛祖国的土伦市民感到无比恐惧,纷纷逃命。十二月的夜晚,处处弥漫着浓烟,时时传来惨叫,尸横遍野。拿破仑就在市民的咒骂声以及士兵趁火打劫的狂呼声中一举成名,犹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11.被诬入狱

土伦解放了,北线和东线的战事也取得了胜利,巴黎的民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一时间,拿破仑的名字家喻户晓。指挥官在给巴黎的报告中说,拿破仑才是制定土伦战役作战计划的人,报告中还有令人惊讶的一句话:“哪怕国民公会的人排斥他,他也能按自己的意愿闯出一条路。”这句话透露出几分钦佩,还有几分畏惧。拿破仑顺理成章地被提拔为准将。不过,跟他一起登在政府《公报》上的,还有其他五个年轻人的名字。此刻的拿破仑肯定在为自己不能独享盛名而烦恼。可见,出人头地是多么不易啊!

不过,有几个年轻人开始注意这个名字。马尔蒙和朱诺,两个默默无闻的军官,向拿破仑表示愿意追随他。他任命这两个年轻人为副官,同时被任命的还有自己刚满十六岁的弟弟路易。从此,他有了自己的一帮人。

大炮!国民公会派他去增强海边的防御,这条海岸线从土伦一直延伸到尼斯。热那亚——科西嘉的宿敌,不就在那一带吗?控制了热那亚,也就控制了科西嘉。在热那亚,不是随处都可以见到外交官和间谍吗?那是一个宣扬中立的地方,只要你耳聪目明,就能在那里探听到很多别人不知道的情报。拿破仑想办法得到了特派员一职,借口探讨边界问题,求见热那亚首领。

这是外交家拿破仑实现理想的第一步,首先和各种类型的间谍联系,探听当地的法国代表是否真的革命,顺便查看大炮安置在什么地方。可没想到刚返回尼斯,他就被捕了。

原来,人民推翻了罗伯斯庇尔政权,还把他送上了断头台。所有跟他有交往的人立刻声明与他划清界限,宣称当初跟这位暴君交往都是被逼无奈。为了澄清自己,这些人四处寻找替罪羊。最好的替罪羊就是那些不在巴黎、无法替自己辩白的人。快找,否则被牵连的就是自己了!看看那位拿破仑将军,不是奉命秘密去热那亚了吗?他就是卖国贼!把他抓起来!就是他跟罗伯斯庇尔密谋,致使我们南线军队失利,押他到巴黎来受审!

于是,拿破仑所有的证件被没收了,被关进尼斯附近的卡雷要塞。这一天他刚好二十五岁。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是大海,如果能从窗口探出头去,或许能看见科西嘉的海岸,他想。有谁像我这样屡次失败,灾难重重?普鲁塔克会怎么描述我这样的人?在自己的故乡被革职、被放逐,还被宣布不受法律保护,如今又成为法国人的阶下囚。空有雄才伟略又有什么用?说不定一个星期以后,军营空地上子弹齐发,连性命也没了。怎么办?

忠诚的下属劝他逃走。他的回复竟用了感动的语气,这是他在六万封书信中都很少有的。他感谢下属对他的情谊,又说:“我不介意别人怎么看我,我是清白的,我无愧于自己的良心。所以请你别做任何事,否则我将身败名裂。”

这是一封殉道信,不过只有最后一句才道出他的真心。有了这样的提醒,朱诺方才明白他的用意。他非常清楚指控自己与罗伯斯庇尔有联系根本没有足够的证据,而逃跑,则会让自己蒙上不白之冤。

他在狱中写了一封信,寄给一个有影响力的外交家。信中说:“对于小罗伯斯庇尔的惨死,我很难过。他是一个真诚的人,我喜欢他。无论谁想成为一个暴君,即使是我的父亲,我也会一刀刺死他。”

这话难道不是一个罗马英雄所说的吗?他又写了一封信给国民公会:“尽管我遭受诽谤,但无论委员会怎么判决,我都不会抱怨……不过我真诚地恳请你们听我说几句话!请打开我的锁链,相信我这个爱国者,请给我应有的尊重!如果那些恶人们要我的命,我会舍弃这副残躯,毫无怨言。我不怕死,在战场上经历了太多的出生入死。但我的心中始终怀着报效祖国的信念,才支撑着我忍受如此的冤屈。”

一周以后,他获释了。诬告他的就是萨利切蒂,他的同乡。当恐怖的氛围渐渐散去后,萨利切蒂觉得自己安全了,才出面担保拿破仑。在担保书的末尾,这个阴险的科西嘉人说了一句话:“而且,军队需要这个人。”这句话无意中预言了拿破仑在军事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