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拿破仑传
6379600000005

第5章 小岛(5)

12.失业的将军,忧郁的拿破仑

人们都躲着他,他写了一封又一封长信寄给那些有权有势的朋友,都如石沉大海。他不得不以需要一台“军事用途的高质量测量仪”为借口,试图迫使一位担任要职的朋友回信,可仍然杳无音信。

这时从科西嘉传来消息,老保利请求英国人援助。正是为法国保住科西嘉的时候!去巴黎,鼓动他们开战!巴黎已经决定远征科西嘉,他迫切地希望担任指挥官一职。可是两周以后,远征的舰队大败而归,回到土伦。他无比失望。如果他能担任指挥官就好了!他不是曾经在土伦的海岸线上设防,制定了战斗计划,最终赢得与科西嘉作战的胜利吗?

不过,反动势力依然猖獗,拿破仑受到巴黎当局的怀疑,被派去旺代任职,从而把他和下属隔开。同时以冗员的身份把他调入步兵。他可是受过系统训练的炮兵啊,这样的调动无异于降级。

他的脸色愈加苍白难看。不行!他向人民特派员提出质疑。当这位主管战事的人民特派员说他“太年轻”的时候,他盯着几乎没上过战场的大人物,冷冷地说:“我是从战场上回来的,在战场上的人总是成熟得很快!”他拒绝服从命令,却没有再申辩,只是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政府像三年前那样垮台。

那么现在怎么办?请假外出,还是称病待在家里?失业的将军思索着。最后,他决定就待在巴黎,毕竟这里是法兰西的中心。

马尔蒙和朱诺私自过来陪他,不过他们也没有钱。夏多布里昂呢?正在做投机生意。干这个也不错啊,可是纸币正急剧贬值。上次政变的结果多么糟糕啊!没有大炮,怎么可能夺权?萨利切蒂也受到指控,犯有严重的罪行,不得不躲在科西嘉一个要好的女人家里。拿破仑给他写了一封信:“你以前害我下狱,我本可以报复的……有用吗?我们俩谁更加卑鄙呢?我完全能以牙还牙,可我没那么做……你走吧,赶紧找个避难所,好好学习怎么做才是对祖国有利的。对你的行踪,我会永远保密。自己保重吧,相信我,我是真诚、高尚的,请好好珍惜。”

这样的言辞是多么自大!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的拿破仑有怎样的企图,他那自我标榜的高尚光环下隐藏着怎样的阴影!假意的宽容无非是给无聊的日子激起一点生机罢了。

这样的一个夏季,生活的波涛汹涌澎湃,不断拍打着海岸,发出沉闷的响声。奥西昂诗作中深沉的忧郁把他吸引住了,那悲惨的结局也深深地感染了他。他总会在结束的时候匆匆离开剧院,因为随后加演的滑稽短剧准会让他扫兴。“太荒谬了!在那出新的《保罗和维尔琴》歌剧里,维尔琴获救了,居然变成大团圆结局!”一位女士听到这番话,问他:“你认为什么是幸福呢?”

“幸福?”拿破仑毫不迟疑地回答,“能一展所长就是幸福!”

现在他正空有一腔抱负,没有用武之地,这也是令他最无法忍受的。他时常有一种莫名的愤怒,又无法发泄,他变得越来越忧郁。朋友的妻子这样描述拿破仑:在看喜剧的时候,他冷冷地独自坐在那儿,即使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

有时候他会离开一会儿,然后脸色阴沉地出现在前排的另一头。偶尔他的嘴角会露出一丝僵硬的笑容,显得很怪异。他能绘声绘色地讲述战场上的趣闻,随后很粗鲁地大笑。人们常常能看到面黄肌瘦的他拖着两条短腿游走在街上,表现出一副烦躁不安的样子。“他戴一顶旧的圆帽子,露出扑粉扑得很难看的两只耳朵,和狗耳朵的形状相似;衣领上有很多头屑,没戴手套,两只手又长又黑又瘦;靴子很明显不合脚。”

他尝试做图书生意,于是寄了一箱书到巴塞尔,但是生意失败了。

他还尝试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他在一封写给哥哥的信中说,“每个人都寻欢作乐……到处都有女人,剧院、公园、图书馆,学者的书房里还能找到最漂亮的女人。是的,女人应该统治天下,因为她们能让男人疯狂。男人们都是为女人而活,他们通过女人生活。

督政官保罗·巴拉斯爱好排场,同样也爱好女人,巴黎人对他议论纷纷。拿破仑参加了巴拉斯的家庭聚会。走进这个家,就置身于最漂亮的女人堆里,这里有美丽的塔丽昂夫人、雷加米埃夫人。拿破仑身材矮小,神情忧郁,举止笨拙,但他机智,也能引起女人的注意。不过,在女人们的眼中,他仍然显得格格不入。

孤单的拿破仑只能给兄弟们写信来排解忧郁。他负责弟弟的教育问题,在信中,他评价道,“路易是一个好兵,具备了军人所有优秀的品质:健康、热情、机智、诚实、善良……我特别喜欢他,他一定是我们兄弟中最出色的人。当然,我们谁也没有像他那样受过良好的教育。”

拿破仑还打算接最小的弟弟热罗姆过来,跟自己一起在巴黎生活。至于另一个弟弟吕西安,他们的关系却不太好。吕西安跟他一样有天赋,也知人识人。虽然才十七岁,但却是第一个完全了解拿破仑的人。这位有才华的弟弟盼望着能超过二十三岁的哥哥。

约瑟夫收到吕西安的来信,信中说:“我看到拿破仑身上那种强烈的欲望,他很有野心。虽然不能说这是自私,但我肯定他不是为了民众的幸福和对他们的爱。在一个宣扬自由的国度里,他是一个危险的人物。如果他当国王,一定是一个暴君。无论是对于爱国者,还是后人,拿破仑这个名字都令人恐惧。”

吕西安这么说并不只是出于空洞的想象,他自身的野心让他敏感地意识到,在这样动荡的时代,在这个战争频繁的国家,拿破仑完全有可能独掌大权。他也为自己屈居于这位哥哥之下而难受。

拿破仑垂头丧气,沮丧不已,甚至羡慕起富裕、乐观的约瑟夫。他提供各种帮助给约瑟夫,写推荐信,提出用贬值的钱购置地产的建议。他写给约瑟夫的信也提到了这些:“你的信谈到了政治问题,语言实在枯燥,你应该学习怎样写得更有文采。”

家!他现在迫切地希望像约瑟夫那样,也有一个自己的家。每次给哥哥约瑟夫写信,他都敦促哥哥尽快帮他娶到那位美丽富有的德西蕾。德西蕾跟他书信来往已经很久了,却迟迟不肯答应嫁给他,他要求得到明确的答复。他的一位朋友有美满的婚姻,约瑟夫的婚姻也很满意,还有一些同龄的伙伴也已经身居要职。只有自己仍然孑然一身,并且无所事事。

约瑟夫在拿破仑的来信中读到了这样的句子:“当你长时间离家远行,请把你的画像寄给我。我们曾经一起生活,你最能明白,我的心跟你在一起。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我似乎感到我们将永远地分离,以致我无法再写下去。保重,我的朋友!”

可见,此时的他是那么多愁善感,甚至有些绝望:“我总是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就像冒险家,又像一个竭尽全力追求幸福的人。”最后,他说:“人生就是一场梦,虚无缥缈。”

13.生命的转折点

情况突然发生变化。

原来的军务部部长走了,新来的部长很重视意大利前线的战况,希望能尽快扭转局势。有谁能担起这个重担,去前线担任指挥官?这个问题传到第四个人那里时,就提到了拿破仑这个名字。军务部部长立刻召见他。

他这几年都在观察意大利的海岸和边境,观察地形,他熟悉阿尔卑斯山的每一处通道,了解意大利的气候、农业、行政管理,以及当地居民的性格。

他立即口若悬河地讲述了如何进军意大利北部,如何向撒丁王国和奥地利开战的计划。首先要占领伦巴第[16],然后在2月到7月这6个月内占领曼图亚[17],从奥地利手里夺取这里的统治权;接着挥师北上,与驻扎在莱茵河畔的兄弟部队在蒂罗尔[18]会合。随后大军就直逼维也纳,迫使奥地利皇帝接受议和,法国就能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

这个计划完整而详尽。部长惊呆了,愣了好一会儿,才说:“真是奇思妙想。将军,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我们必须仔细研究,才能决定。请你写份报告给委员会,慢慢写,不用着急。”

“我的计划早就思考过很多遍了,半个小时就能写出来。”

公安委员会宣读了这个计划,委员们纷纷称赞:“了不起的计划,即使这个计划还无法实施。”这样的军事人才当然应该重用,拿破仑被安排到参谋部。几天以后,这个决定所有作战事务的部门就有了他的座位。

这是人生的转折,拿破仑年轻的生命里终于有了希望。他终于看到了那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在这个变革的年代,机会总是来得很突然。他还不到二十六岁,从此以后的二十年里,他都不停地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从不懈怠。直到二十年以后,所有这一切戛然而止。

拿破仑开始工作了。任何事情他都谨慎对待,全身心地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伟大的理想。成功的帷幕拉开了,在参谋部他能看到法兰西共和国最机密的军事文件;每天跟那些政界要员打交道,他的军事才能又让他获得了某种权威。拿破仑这个名字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他第一个为自己争取的是什么呢?不是旺代的指挥权,也不是莱茵部队的指挥权,他认为这些目标很容易实现。在这个指挥中心,最吸引他的是一个尚未开辟的战场,他准备立刻开辟这个战场,并取得指挥权。即使在十七年以后,他仍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他想开辟亚洲战场。他向上司强调与土耳其联盟的重要性,还说只要派炮兵驻守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后就能对付俄国和奥地利。他的脑海中出现了自己站在苏丹身边的情景,再也没人能对他指手画脚,尤其是国内那些无法摆脱的共和党人。土耳其是一个黑暗、落后、自由思想尚未萌发的国家,在这里,他可以按自己的计划大显身手。于是,在进入参谋部的第十三天,他申请调往土耳其。

他的申请没有被批准。对手们已经惧怕他,并且排挤他,计划把他派往前线。拿破仑义正词严地提出抗议,那口吻仿佛他已经取得理想中的成就:“在最艰难的时候,拿破仑将军指挥着炮兵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热切地希望委员们能主持正义,恢复他原来的职位,让他不会为小人夺取自己的职位而痛苦伤心。这些小人在战争的时候只会袖手旁观,战争胜利后就来争夺胜利果实。”

抗议书用了第三人称,罗马式的史书风格,钢铁般的语气。

显然抗议也没有用,他们再次将他除名,这个桀骜不驯的人被迫屈服。尽管如此,他还是感到即将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不管什么都无法动摇他的斗志。如今政府面临政权更迭,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说,还会有新的政变发生。各党派领导人都有可能夺得大权,他们将掌握部队将军的任免。他跟他们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看到未来一片光明。即使没有光明,也得在现实里继续生活。勇敢的人蔑视未来”。

正因他蔑视未来,才能利用未来,也正因他蔑视民众,才能利用民众。

这封信寄出两周以后,保皇党分子支持的温和派与政府的矛盾爆发了。正像三年前一样,城里发生了巷战。政府军的兵力只有国民自卫军的四分之一,相差悬殊。令人费解的是,国民自卫军的将军最终决定跟对手谈判,他立刻被逮捕,还被称作卖国贼。

不管是谨慎,还是胆怯,这位将军的这个决定让国民自卫军失去了将军,国民公会也失去了保护,而左翼和右翼激进分子此时出于种种原因联合起来,国民公会一时间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拿破仑在那个晚上也匆匆赶到了国民公会,因为在那里将推举出新的将军。大厅里已经提出了几个人的名字,这些人都是他的竞争对手。他没有说话,只感觉怦怦的心跳。会有人提他的名字吗?如果有,他应不应该任职呢?罗伯斯庇尔执政时期,他不是就拒绝过吗?任何与人民为敌的首脑,凡是成功的,最后不都遭到人民的憎恨吗?“任命拿破仑!”——有人提他的名字。他暗自思虑了“将近半个小时”。这个职位不会有荣誉,但却有权力。他决定接受这个任命。此时距民众发动进攻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

形势危急,他要求除军方外,不受任何监督。在革命时期,这个要求非同寻常。因为革命的观念之一就是能够有效地监督军队这个潜在的危险。“既然我接受任命,就一定会对你们负责,所以我必须能够独自决定一切。前将军之所以走上绝路,正是那些人民委员逼的。难道你们认为人民委员会允许我们向民众开火?”他提出和巴拉斯共同指挥。在几位领导人之中,巴拉斯目前最具影响力,而且在他的掌握之中。没有时间了,再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就在被除名两周以后,国民公会又把保卫政府的重任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