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6380300000001

第1章 无智慧,不青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都涌现过很多思想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物质空前充足而精神极度匮乏的时代,一个信息空前泛滥而智慧极度稀缺的时代,一个个性极尽张扬而内心孤独迷茫的时代。

当我们离开课堂步入社会,开始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江湖打拼之时,如何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迷失在欲望里,沉醉在浅薄中,飘浮于喧嚣上?你带上求知的心灵,我奉上圣哲的智慧。有幸能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偶遇,这必然是上帝的馈赠。编者希望这套“西方经典文库”能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现在,出现在你眼前的这本《智慧书》,是“西方经典文库”的第一本书。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读完此书,认为它“绝对的独一无二”,欣然将之译成德文。他说:“本书教导人人乐于身体力行的艺术,因此适宜人手一本,俯仰浮沉于万丈红尘中之人,特别适合作为手册,尤其是有志在此世界发达纵横的青年。书中的教导,他们如不读本书,则唯待自行长久阅世始有所得,此书捧读一遍显然不够,还应时时参详,以备随机制宜——简言之,此书足以为毕生良伴。”尼采则评价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在1873年的一则札记里,尼采写道:“葛拉西安的人生经验显示出今日无人能比的智慧与颖悟。”那么,这部同时获得叔本华和尼采夸赞的作品,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作者又是何方神圣呢?

《智慧书》是一本由三百则格言警句组成的箴言录。而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用极其简洁的叙述方式,鞭辟入里地剖析了人性,在此方面,它显示出了登峰造极的智慧。作者通过本书传达了这样的理念:情商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获得,而且后天的练习更为重要。为此,作者苦心孤诣地提供了诸多实用技巧。毫无疑问,此书是最为实用的情商练习手册。为便于阅读,编者特意将三百则格言按照内容的相似性重新做了编排,将全书分成十大板块,以便于读者朋友选择性阅读。

可以这么说,不论是东方的《增广贤文》《菜根谭》等,还是西方的《人性的弱点》及《论人生》等诸多处世之书,都难以在品位、系统、全面、深刻等方面与《智慧书》相媲美。只有对人生思考得最透彻的智者,才能用如此精练的语言将如此广博的智慧表述得如此明白、睿智而又生动。这位智者就是西班牙一位生活在17世纪的耶稣会教士——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葛拉西安(1601—1658),1601年出生于西班牙阿拉贡的贝尔蒙特村。青少年时期,他在托雷多与萨拉戈萨学习哲学与文学,1619年加入耶稣会见习修行。此后数十年,他历任军中神父、告解神父、宣教师、教授,还当过几所耶稣会学院的院长。或许,他就是在穿梭于和平与战争时,在与公职人员往来时,坚持长期观察各种类型人物的行为,并因此获得其格言警句之灵感。

葛拉西安的奇特之处在于,做为教士本应该清心寡欲,但他却充满入世情怀;虽信仰耶稣,却始终强调人类理性,坚信人的完美取决于人的自律与勤奋,而不是靠宗教的启示,《智慧书》罕言上帝;虽然身在耶稣会,却完全无视组织的清规戒律:他曾多次受到耶稣会的警告,未经允许不得出版作品,但他违令如故。他先后出版了《英雄》(1637年)、《政治家》(1640年)、《诗之才艺》(1643年)、《智慧书》(1647年)等,甚至不少作品都假借他兄弟之名出版。1651年,葛拉西安未经允许,出版了讽刺人生的寓言小说《批评大师》第三卷,耶稣会终于解除他在萨拉戈萨的《圣经》教席,并把他放逐到一个乡下小镇,密切监视他,禁止他使用笔墨和纸。1658年,葛拉西安终老于此。

葛拉西安是17世纪文笔最节省、干净的作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伏尔泰、高乃依等许多欧洲著名的道德伦理学家、戏剧家,以及17至18世纪德国宫廷文学、19世纪的哲学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欧洲的许多学者相信,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包含于三大奇书中:《君王论》《孙子兵法》《智慧书》。这或许就是时间还给葛拉西安的一个公道——他的著作至今广为流传,他本人青史留名!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如下人员提供了帮助,在此谨表谢意(排名不分先后):

王刚 王丽 齐小雷 李世忠 刘佳 杨春秀 罗园月

赵纯爱 徐小平 梁江丽 隆琦 彭婷 廖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