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与拿破仑一起战斗:拿破仑私人秘书回忆录
6381200000019

第19章

美国派了一位大使去巴黎商谈收购路易斯安那的事宜。美国政府本来没有期望能得到整块殖民地,他们只希望能控制新奥尔良,在听到法国的提议之后,他们甚至有点不高兴,觉得法国政府是不是在策划着什么。与此同时,一位新的大使门罗先生到达了巴黎。法国方面的交涉者是巴贝马霸先生,他很快接触到了门罗。第一位大使利文斯顿先生给出了3000万的价格,而巴贝马霸先生则提出了8000万的要求。最后,美国的大使同意了8000万这个价格,但是他们提出,要拿2000万补偿当地人民,所以最后成交的价格是6000万。

拿破仑开始的心理价位是5000万,但是在听说能拿到8000万之后,他觉得应该把安置人民的那2000万也收归国库。不过,在听说了英国正在进行军备的整顿扩充之后,他决定还是尽早定下这项协议比较好。于是,在1803年4月13日,双方签订了关于路易斯安那的第一个协定,特别规定,路易斯安那州的居民应该受到美国政府的同等对待,要给他们提供保护和给他们财产以及宗教自由。

英国政府在知道美国成为路易斯安那的主人后被彻底激怒了。也正是因为如此,英国彻底失去了对北美洲的控制。拿破仑之前的预测全部都成为现实。在条约签订之后不几天,战争就爆发了。但是路易斯安那自此就变成美国的领土,英国再也不能觊觎这块地区。

英国方面征召了1万新兵。英国声称在各大港口看到了法国和荷兰准备的重型武器,于是连民兵都用上了。英国大使拒绝一切解释与和谈。英国政府已经下定决心。很明显,英国签订《亚眠条约》只是为了随时撕碎它。

然而,皮特先生的退休给了法国和英国和谈的可能性。事实上,皮特也意识到,如果总是和法国打仗却想和它签订和平协议是不可能的。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所以他觉得接受那些和他想法相去甚远的条约是很难的事情。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要下台了,他的继任者是他的支持者阿丁顿先生,他是皮特父亲查塔姆勋爵私人医生的儿子。阿丁顿是皮特的同学,也是他的朋友。皮特虽然离开了内阁,但仍然操控英国政府。他尝试的实验成功了。英国本来是很乐意接受《亚眠条约》的,然而在条约签订后不久,他们觉得这份条约太麻烦了。英国已经习惯了自己作为唯一的商业霸主,而且在海上和海外殖民地上,英国一直都没有敌手,而《亚眠条约》制约了它,让它有了更多的竞争者,也削减了它的利益。第一执政曾经把他的副官洛里斯东派去伦敦,以示对条约的尊重,而他在伦敦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甚至还骑着马去了唐宁街,但政府却没有让人民知道这一事件的意义。

法国一直谨慎地遵守着协议。法军在3个月之内就从那不勒斯王国和罗马联邦撤离了。而英国却久久不从马耳他岛撤军,希望能霸占马耳他的意图非常明显。英国的报纸把法国的政府领导批评得一无是处,还到处散布不实的报道。而法国方面,第一执政总是亲自执笔,耐心地回应对方的污蔑。拿破仑很容易受到那些不实报道的影响。对于别国记者的污蔑,拿破仑可以耐下性子解释,然而英国政府的冷淡态度却让拿破仑觉得和平似乎没有希望。拿破仑曾经因为接待惠特沃斯勋爵的使团时说的话而受到了指责。那时候,公开接待使团还是极少的,君主们只会通过他们派出的大使来沟通各国政府。如果这样公开接待使团要受到谴责,那只能说明这个政府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不想公众知道自己的政治动向。英国政府的这种行为让拿破仑感到非常愤怒。

法国政府在应付这些诽谤和污蔑上已经心力交瘁。伦敦内阁则回复说,因为英国各大媒体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他们没办法控制这些报社。珀尔帖和被那些流放的人混在一起,他们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臭名昭著,他还写了一份报告来污蔑政府。法国的大使实在受不了他,于是以煽动暴力运动罪逮捕了他。而麦金托什则写了许多小册子来污蔑法国,英国政府不过是罚了一小笔钱,就不了了之,而同年,他就在英属印度的法庭当中担任要职。

在珀尔帖写的反法小册子里,有一篇文章名为“拿破仑女士颂”,这篇文章是卡尔·诺迪耶写的。这篇文章激怒了我,我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他的不实说法。我甚至觉得,他那样诋毁拿破仑其实是为了标榜自己是英雄。据我所知,第一执政并没有做什么事来惩罚他。诺迪耶是一个满脑子充满幻想的人,他觉得自己是一名骑士,有必要反对当权者,不管那个当权者是谁,也不管他取代的是什么样的人或政府,他觉得当权者就是有问题。他年轻的时候因为无知加入了保皇党。当拿破仑掌权之后,他觉得自己仕途无望,于是开始憎恨起拿破仑。他把自己的憎恶全部写在那篇文章里,极尽恶毒之能事,而这篇文章被那些反对法国政府的人看中,然后登在自己国家的报纸上面,这当然引起了警察的注意。但是如果要攻击这么一个人,又显得太大动干戈。诺迪耶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他也是个很不清醒的人。拿破仑有很多事要做,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和这种人的争吵上。他只能警告他们一下。

诺迪耶声称自己受到了迫害,但是他所受到的“迫害”并不是非常暴力的,他只是在圣佩拉杰被关了几个月,然后就被送回家了。之后,他就开始了更激烈的挑衅,而这些行为只让他更丢脸而已。他的敌意没有丝毫减少,他和那些愤怒的人接触得更多了,他对自由十分向往,而且有诗人的想象力,后来,他去了瑞士和侏罗省,并在群山之中抒发自己的感情。他去远游后不久就获得了回自己家乡贝桑松的权利,但是在那里,他会受到地方官让·德·布里的保护。他后来得到了一个教文学的机会,而这个机会也是政府给他的。之后不久,他去了伊利里亚,在那里,他成了富歇的秘书,富歇那时候正好是那里的省长。有趣的是,富歇在当警察部部长的时候还打压过诺迪耶。

我抓住这个机会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诺迪耶在1815年写的一篇,诺迪耶说,军队当中存在一些秘密的党派,这其实全是他的想象,他这个人就是想象力太丰富,又是一个阴谋论者。皇帝对他自己的军队十分了解,但他从来也没发现军队当中有任何神秘组织或者是党派。拿破仑是一个很有手腕的人,如果他在军队中发现了类似的事情,肯定不会姑息,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那也是在拿破仑下台之后,或者是在他执政的后期,因为那时候他的权力有限,根本没办法管。

卡尔·诺迪耶这件事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大事,那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的后果是致命的。在1803年初,第一执政还在圣克劳德,有一次,他想用4匹新马拉马车,约瑟芬和她的女儿就在那辆马车里。拿破仑在圣克劳德的花坛边装马车,在马到栏杆边上的时候,拿破仑一下失手没控制住,它们就开始跑,结果拿破仑被这些马甩到了栏杆边上,甩出去了十步远。幸运的是,这次事故并没有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拿破仑没有骨折,更不用说内伤了。但他也受了一点轻伤,他的手扭伤了,身上还有一些擦伤。那之后的几天,他都没办法签字。

惠特沃斯勋爵是在6月被英国政府派到法国当大使的,但他直到11月中旬才到巴黎。安德烈奥西将军一直在等英国派出大使,所以在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马上就从伦敦出发了。安德烈奥西将军的任务很明显,就是为英法两国创造再次签订和平协议的可能。之后,英国又无耻地袭击了法国几次,每次都妄图用拙劣的借口掩盖过去。据英国方面称,这次战争主要是由法国挑起的,因为法国派出了军舰对抗英国,甚至还让自己的商人携带武器对抗英国,并且在港口安排了大量军事力量。这真是无稽之谈。

于是,和平条约就此被撕毁。英国开始大肆扣押法国船只,不管它们是在哪里被发现的,法国和荷兰的船只被禁止进入任何港口,甚至连船上的船员和货物都不能上岸,而英国在正式开战前就已经这么做了。也是为了对抗这些无理的规定,在战争开始后,第一执政才开始逮捕法国境内的所有英国人。

然而,法国政府还是愿意和留在巴黎的英国大使会谈。第一执政尽力想维护和平,他甚至提出,只要可以维护《亚眠条约》,他愿意给英国提供任何必要的军事保护。英国政府的回复是不同意。那时候,维护和平协议的人,只有第一执政一个人。他还特别提出,马耳他岛应该交由俄国政府管理。而俄国皇帝则愿意做两国的调停人。他同意接管马耳他10年,前提是马耳他政府要听从俄国的指挥。

到了4月25日,惠特沃斯勋爵代表英国政府给法国政府下了最后通牒——可笑的是,他只是口头说说,连书面文件都没有一份。他表示,英国要得到马耳他10年的管辖权,并且要求法国交出地中海地区的兰佩杜撒岛。同时,他还表示,这个通牒只在7日内有效。第一执政对大使说,他还是比较相信俄国,并希望俄国能作为调停者介入这次和谈。而惠特沃斯拒绝了这个请求。英国政府觉得,拿破仑要求他们从马耳他撤军不过是为了保存自己的面子而已,所以,他们提出,可以在协议后加一条秘密协定,让英国继续在马耳他驻军。第一执政当然拒绝了这个无理的请求。

最后,为了维护和平,拿破仑又提出,可以让英国在某段时间内控制马耳他,但是必须让法国军队在塔兰托港口驻军。鉴于塔兰托在地中海的位置,它和马耳他一样重要。在拿破仑看来,如果法国占据了塔兰托,英国就不可能占领埃及,这样也不会影响到法国在那不勒斯的势力。但是英国还是拒绝了。另一方面,法国也不可能放弃地中海的这块要地,所以也准备好了战斗。惠特沃斯甚至拒绝听一听第一执政的提议,而且说,既然政府的要求被拒绝了,他也只好要回自己的护照回国。然后他就离开了巴黎,去加莱等安德烈奥西将军。

俄国政府同意接手马耳他,但是提出要把兰佩杜撒让给英国。如果法国政府同意,那么地中海当中的两大要地都会被别国控制,这样兰佩杜撒也会很快落入英国的手中。法国政府声明,地中海的霸权是不会让给英国的。而这时候,俄国也想分一杯羹,他们提出,希望法国在意大利和瑞士撤军。不难看到,俄国对英国的偏袒是很明显的。事实上,沃隆索夫总理曾经公开表示过对英国的偏袒,俄国驻法国大使马科夫伯爵也是如此,他还发表过许多反法言论。他曾经收买那些专业的诽谤者来抹黑法国政府和拿破仑,还说:“俄国皇帝有他的想法,但俄国人民也有自己的想法。”第一执政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对法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于是,他开始召集大量的将领回国,其中就包括埃杜维尔将军等人。

第一执政那时候和普鲁士关系正好,他觉得应该再次巩固两国的关系。既然有英国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拿破仑也需要一位可靠的盟友。据他自己说,他需要“一个强大有力的盟友,一个完全信得过的朋友,在欧洲大陆上有影响力,并且能让英国重新审视这场战争”。拿破仑在奥地利和普鲁士中犹豫不决过,但他还是比较偏向于选择后者。所以,普鲁士政府就成了法国强有力的盟友。

《亚眠条约》的破裂打扰到了拿破仑平静的生活。他那时候还不用担心别的事,在和平时期,他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并且成为大家公认的英雄。他是一位战争奇才,也是一位治世的开创者。整个欧洲都为他折服。

他创造了多少荣誉?他鼓励农业、工业、科学和艺术,而且还给法国创造了和平的环境,让它能够快速发展,让别的国家害怕它、敬畏它。但是这些平静和繁荣注定要在战争面前逝去。如果说拿破仑会想回到从前的某天,大概会是战争开始前的那段日子吧?之后,英国总是利用各种阴谋诡计希望打倒法国和拿破仑。在那段时间里,我们抓住了60个杀手,其中有4个是内战时期的余孽,每天,拿破仑总能听到各种真话和假话。他只得接受,不会再有和平的可能了,除了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权力,他再不能依靠任何事任何人,因为这将是一场死战。

从那时候开始,拿破仑关心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对抗英国。他改变了自己的习惯,他变得更加机敏,更加大胆。我们的敌人造就了一个更可怕的拿破仑,他的手段变得更加狠辣。从那时候开始,他过上了全新的生活,每天都要行动,每天都要战斗,他的生活变得无比艰辛,没有一刻能停下来。就像是一名无畏的勇士,他一头扎进了这项事业,他曾在战争中得到了云端的地位,却也将被战争拖到无底深渊当中。

拿破仑逮捕了在法国的英国人,宣告战争正式开始。拿破仑这么做,并不是想为难那些英国人,而是对英国政府的报复,英国政府一再地破坏条约,这让拿破仑忍无可忍。拿破仑做出的第一步就是征服汉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