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正念的革命
6381900000009

第9章 有足够安全感的人更容易活在当下

在我们内心深处,有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聆听,值得我们相信,让我们触动。[1]

——E. E. 卡明斯(E.E. Cummings)

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是亲子关系与依恋心理研究领域的先驱人物。他从研究中得知,从呱呱坠地到三岁之间,一个人与监护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将会大大影响其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形成。当父母或监护人在回应孩子的需求时,表现得充满自信、得心应手,那么这个孩子就将发展出安全型依恋,以后更有可能变得灵活、善于交际,受环境影响更少。这样的孩子会明白,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不困难,通过情感交流就可以达到。

但如果一个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呢?如果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漠不关心,忽冷忽热,在回应孩子的需求时表现出焦虑、失落、心事重重,甚至直接拒绝或对孩子进行辱骂,又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呢?孩子在严厉、紧张或不愉快的环境中生活,时间久了就会产生不安全型依恋,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情感需求即便能实现,也是很困难的。

人类的大脑电路是在幼年时期与看护人相处的经历中形成的。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大脑时刻处于高度警备状态,大脑的情绪核(或边缘系统)将使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也会出现混乱和压力,所以他们不会期盼、不会寻找安全和信任,生活就变成了无尽的苦难。

那么我们能否扭转人生局面,改变不安全型依恋呢?能否将已经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与不活跃感变成豁达和信任呢?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杰出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谢弗(Phillip Shaver)和以色列海尔兹利亚跨学科中心心理学教授马里奥·米库利茨(Mario Mikulincer),都曾研究过如何改变不信任感。在一次研究中,当参与者们完成了确认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的调查问卷后,谢弗和米库利茨向这些人展示了一些表示亲密和安全的词语,如“爱”“关怀”和“支持”。依恋关系研究人员将这个方法称为“安全促进”。谢弗和米库利茨在《成年期依恋》(Attachment in Adulthood)一书中解释道:“有过安全促进体验的人,比其他人更为豁达,更容易相信别人。”[2]

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创造了最早的安全促进法来帮助在丛林中冥想的僧侣们克服内心深处的恐惧。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安全促进指导练习。我已经用这个方法帮助许多人克服了焦虑、恐惧,解决了各种创伤问题,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当你在亲密关系上遇到困难时,如果你出现长久的恐惧、担忧与焦虑,如果你曾经历过创伤——无论是精神伤害、生理事故,还是其他任何改变人生的经历——都不妨做一下这个练习。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遭受创伤,即便你清楚自己因何而伤,这个练习方法也依旧有效。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安全促进法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你需要,都可以做这个练习。

1. 跟之前一样,找一个安全、舒适、没人打扰的地方坐下来。放松,做三次深呼吸,完全感受身体,尤其注意感受地板上的双脚和椅子上的身体。

2. 默想一个你喜欢的地方——海边、树林、某个公园或房间——任何让你觉得绝对安全和舒适的地方。选定地点之后,花少许时间将你在此处看到的所有事物罗列出来。然后,在这个迷人的地方,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

3. 让这样的空气充满你的肺部。每一次呼吸,都想象一下这个地方带给你的快乐、纯净与幸福,让这些充满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4. 继续呼吸,直到你的整个身体——从脚尖到头顶——都充满了快乐、纯净与幸福。

5. 这时,你会发现,你的双眼、脸颊、下巴,全都放松了,也许你的嘴角还露出了一丝微笑……保持这种放松的状态,花上几秒钟,感受一下每一次呼吸时都上下起伏的腹部。

记住,一定要时刻去体会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感觉不舒服,就睁开双眼,中断练习。如果这个练习让你感觉不堪重负,那么你也许需要寻找专业指导。每一次做这个练习时,只要能让你感觉良好,就尽管去做,不必一次性地完成整个练习。这样的练习,哪怕只做一点点,都能帮助你恢复内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然后,花些时间想想其他人——历史上所有的人——是如何应对自己的困难处境的。这些人全都面临过诸如恐惧、焦虑、无助等各种心理或生理上的痛苦,面临过压力和苦难,也会像你一样面临过一些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难题。

把这些全都想明白之后,请你感受一下,这种困难是在你身体的哪个地方感觉到的。你的身体储存着对某个创伤的记忆,因此,你不妨感觉一下这个创伤的能量被储存在哪里,以便对它稍作释放。看看你能否与这个能量保持安全距离,能否以中立的态度观察它。它有多强烈?它在身体的哪个区域?是严重,还是轻微?是像盔甲一样又硬又厚,还是像泡沫一样又软又薄?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假设你并不是独自一人在经历这些困难,想象你的周围都是能理解、能感觉到你苦恼的人,他们全都在你周围,人群时时刻刻都在增加,围了一层又一层。当你陷入困难时,所有人都开始靠近你,有你的家人、朋友,还有一些也许你并不认识,却在听说你的境况之后主动来给予帮助的,甚至是一只忠诚的宠物都愿意给你带来抚慰。如果你曾经与某些家庭成员之间有摩擦,觉得他们不会支持你,那就想想那些你觉得会关心你的人——无论他们在世与否。他们可以是你慈祥的爷爷奶奶或其他远房亲戚,可以是诸如耶稣、甘地、特蕾莎修女之类的人物,也可以是你钦佩的任何人。总有些人此刻会在你身旁,全力支持着你,你甚至可以想象他们正握着你的手,拥抱你,或把手搭在你的肩上安慰你。

他们将全部的爱都给了你,在你周围形成一个充满关爱、亲密、理解和保护的安全圈。

再做几次深呼吸。每一次吸气,都将这些善意的人提供给你的安全感和关爱吸进身体里。你会发现,这一切,或让你激动不已,或让你有种温暖感,或让你心平气和。去微笑面对这些善良的面孔吧。他们愿意帮助你,因为他们真真切切地关心着你;他们会陪伴着你,会理解你的难处,因为他们曾经也经历过磨难。每个人都与你一样,在漫漫人生中,总有些时刻需要别人的帮助。

接下来的几分钟里,让你的内心被这些人的给予你的关爱和安全感而感动吧。他们此刻唯愿陪伴在你的身边,并且相信,你一定有动力、有能力走出困境,迈向前方。继续想象他们与你在一起。

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到周围的人们给你的祝福中。他们充满关爱,知道你有能力、有勇气,且心态豁达,他们会这样祝福你:“愿你平安、幸福、健康、内心平和,愿你没有苦难的困扰。”在这充满支持和关爱的人群之中休息,感受着周围这份安定、安全和被保护的感觉。用几分钟的时间,让这些祝福渗入你的内心。

你甚至还可以对自己说:“愿我平安、快乐、健康、内心平和,愿我没有苦难的困扰。愿我在众人的支持、鼓励和关爱下,忘掉过去的伤痛,在人生路上向前迈进。”当你准备好后,就慢慢睁开双眼,重新回到房间。

注释:

[1]William Watson Purkey and Betty L. Siegel, Becoming an Invitational Leader: A New Approach to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Success (Lake Worth, FL; Humanics Trade Group, 2002), p. 152.

[2]Mario Mikulincer and Phillip Shaver,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7), p.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