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新法则
63896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我有一个朋友,做事仔细,工作认真,但是工作了好几年,一直没有得到晋升。在一次聚会中,朋友向我抱怨起这件事情。看他为此事闷闷不乐,我也想要帮助他,便问道:“你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吗?虽然我知道你是一个踏实认真的人,但人总是有缺点的,说不定被忽视了的缺点正是影响你升职的原因。”

朋友想了想,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便同我探讨起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工作效率太低了。虽然我也努力工作着,但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总是比其他人慢一点,所有的‘慢一点’加起来,就变得慢了很多。”

“你听说过‘帕金森时间定律’吗?”听了朋友的话,我不禁说道,“如果你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你便会放慢节奏以便用掉所有分配的时间,这样的结果就是,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并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工作效率自然不会很高。要想成为一名高效人士,你就必须为每一项任务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才行。”

朋友接受了我的说法,尽量提高工作的效率,结果没过多久果然升职了。

升职后朋友请我吃饭,我应约前往,却见他又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询问后才知道,晋升之后的朋友又有了新的困扰:“我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是工作并不是由我一个人完成的。尤其现在晋升了管理职位,很多工作都要进行协调部署。问题是我觉得手下的人员已经足够多了,为什么每项工作需要的时间没有减少,工作成本反而增加了呢?”

于是我向朋友解释:“也许正是因为人太多了。西方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员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这样下来,工作时间不减反增,工作效率当然就不行了。”

朋友听了我的解释十分满意,便问我还知道多少类似的法则。于是我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他,一口气介绍了南风法则、蘑菇定律、跷跷板互惠原则等十几个著名定律。

“如果能够早点知道这些道理的话,我的命运一定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于朋友如此的感叹,我不禁重新思考起这些法则的意义。

假如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前人积累下来的智慧宝藏,是否就能使得更多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呢?因此我把这些定律、效应和法则以故事的形式汇成一本书,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