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新法则
6389600000002

第2章 霍布森选择效应

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在贩马时,喜欢把所有马匹都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他会附加一个条件:只允许顾客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这种附加条件实际上就等于告诉顾客没有选择。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被人们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有很多现象与“霍布森选择效应”相类似。比如,有些公司的管理者口头上说要听取下属的意见,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但在对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决策时,往往是下属们还没有开口,或者虽然提出了意见,但还没来得及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自己就定调拍板了。

又如,有的管理者在给部属布置工作时,本可以交代完任务就放心地让下属去干了,但他并不放心,总是要求下属应该如何去做。如果发现部属在具体工作中稍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没有完全按照他的思路去做,就很不高兴,甚至“不换脑筋就换人”。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可能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能称得上科学准确的判断。

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