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素书新解(全译本)
6436100000006

第6章 原始章第一(2)

遇到张咏这样有人情味的领导,下属能不心甘情愿地为他尽力做事吗?的确,在生活中,一个充满人情味和爱心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无论其地位高低,都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过不去的路。

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不能只为自己着想,否则,脱离群众,失去群众的监督和制约,就很可会走向堕落,在道德上留下污点,这是做人策略上的失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自由,而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腐败。一个人,尤其是作为领导者,一言一行都应该带有恩慈的人情味,多为他人着想一些。这样不但能问心无愧,也会给自己增加亲和力,从而得到下属的尊敬和拥戴。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张氏注曰

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点评

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译文

所谓义,就是人们内心所默认的合宜的行事准则,人们以此来赏善罚恶,也以此来建功立业。

黄石公智慧

义不单单可以作为人们日常行事的准则,它还是一套可以衡量人们的言行是否得“道”的标准。合乎这个标准,就会有好的结果,违背这个标准,人就很难立身处世了。

汉朝著名的学者董仲舒在《仁义法》中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而不在正人。”意思就是首先是要爱别人而不是爱自己,讲正义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而不是以此来衡量别人。当然,如果自己秉公行义却遭受了阻拦,那该坚持的原则还是要坚持,不能因为变质的人情关系而把义字丢掉。

历史上有名的“强项令”(硬脖子县令)董宣嫉恶如仇,不畏强权,为惩办凶顽,甚至连皇帝都敢顶撞。光武帝建武初年,董宣连续做了几任的县级官员,颇有政绩和清名,后来被提升为北海国相。

年近七十岁时,董宣又被调任为洛阳令。洛阳是东汉的首都,当时京师的豪门贵族常常依仗权势,枉行不法。董宣任洛阳令时,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的不法行为毫不姑息,向来会严惩严办。当时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家有个恶奴,有一次,这个恶奴光天化日之下在洛阳西市行凶杀人,然后便躲进了公主府内不再出来。洛阳府衙的吏役谁也不敢进公主府抓人,恶奴就这样在公主的庇护下逍遥法外了。

董宣得知此事后决心要惩办凶犯,伸张正义。他不露声色地暗中派人监查公主府的动向,以便寻找时机,缉捕凶手。当时那个恶奴在府中躲了几天,见外面没什么动静,以为没事了,就大着胆子坐上公主的车子,和公主一起到城外去游玩。董宣探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带人抄近路赶到了公主车马出游必经的夏门亭。董宣手持利刃往路中间一站,迎面拦住公主的车,公主大吃一惊,怒声喝斥:“你是什么人,胆敢拦住我的车马?”

董宣回答说:“禀公主,我是洛阳令董宣,特来缉拿在逃的杀人犯,请公主马上交出凶手!”

湖阳公主自然不会把一个小小的洛阳令放在眼里,所以态度傲慢地责问说:“董宣你身为县令,不顾朝廷的法度,竟敢手执凶器,拦劫我的车马,该当何罪?”

董宣见湖阳公主以势压人,异常愤慨,强压怒火,义正辞严地说:“公主,你家法不严,纵容家奴在闹市上杀人,现在还公开庇护杀人犯,真是错上加错!自古以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你的家奴!请速速交出凶手!”

湖阳公主见董宣毫不相让,不由恼羞成怒:“就算我的家仆杀了人,我不把他交出来,你又敢怎样?”

董宣听了,勃然大怒,喝令身后的差役揪出公主车上的恶奴,就地正法了。湖阳公主被这场面吓得三魂出窍,立即调转车头,径直奔回了皇宫,哭哭啼啼到皇帝那里告状去了。

光武帝刘秀九岁就失去了父母,从小靠姐姐拉扯着长大,所以他对湖阳公主感情特别深。当他听说姐姐遭遇了臣子的忤逆时,不由大怒,立即派人把董宣传来,不容分说,就喝令近侍将他拉出去打死,董宣毫无惧色地对刘秀说:“请陛下允许我临死前说句话。”

“你还有什么话说?”

“陛下以圣明之德中兴汉室,现在却袒护姐姐纵奴杀人,今后还怎么治理天下,用不着陛下操心,我自己结果这条老命算了!”说罢,董宣就用头撞向殿柱,顿时血流满面。刘秀听了董宣的话,有所醒悟,又见董宣如此刚烈,不由暗暗佩服,便马上命殿上的小太监拉住他。但为了照顾公主的面子,他就对董宣说:“你要是现在给公主叩头赔罪,我马上释放你。”

“依法办事,何罪之有!”董宣坚决不答应。

刘秀见董宣如此固执,自己也不知如何下台了,不由地又燃起心头怒火,喝令左右用手强按董萱的脑袋,逼着他磕头。董宣两手用力撑在地上,就是不磕。公主见了,窝了一肚子火,转过身来激刘秀说:“弟弟以前做平民百姓时,家里窝藏亡命的逃犯,官府明明知道,也不敢登门过问。现在弟弟贵为天子,掌握生杀大权,难道连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治服不了吗?”但是此时的刘秀已经被董宣的不屈精神深深打动了,就笑着对湖阳公主说:“正因为我现在身为天子,所以做事才不能胡来。”最后他下令释放了这位“强项令”。

这件事后来传遍了京城,自此,洛阳城权贵横行霸道的行为几乎销声匿迹了,整个京师显现出一片肃清之相。

董宣并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朝中元老,他不过是个普通的郡县官员,光武帝为什么不杀他?京城的权贵豪强为什么又怕他?这一切都在于他为官以道义为本,“义”驱使他不畏权势,执法如山;“义”威慑了刁顽恶徒,感动了平民百姓;也是“义”让他名垂青史,受到世代的人们的敬佩和称颂。这不正说明了,“义”不单单是众人内心所默认的行事准则,也是可以用来立身处世、建功立业的根本吗?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张氏注曰

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点评

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译文

所谓礼,就是人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起早睡晚、勤奋实践,才得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区别长幼尊卑的一种伦理纲常。

黄石公智慧

礼,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各种社会制度,包括等级制度、宗法关系、礼法条规等,从小的方面说就是个人的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礼的规范的形成,有助于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礼”治国是儒家一直倡导的基本精神。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他的儿子郤缺也被废为平民,从此开始务农为生。郤缺从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始终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长此以往,他的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对他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都对他无不赞叹。

有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晌午时分,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他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胥臣,一番攀谈,认为郤缺是治国之才,于是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

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相敬如宾”正是出自这个典故。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夫妻间应该少些礼数,随意相处似乎更合乎人情,但实际上,正是因为缺少了相互之间的尊重,很多婚姻才亮起了红灯。人与人之间必要的礼数能够增加彼此间的亲密度,夫妻之间若能如此,可以使相互关系更加和谐。同样的道理,朋友、兄弟间倘若多一些礼数,也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上下级间倘若能多多多遵循一些礼数,也能形成一种融洽的工作氛围,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值得提醒的是,“礼”虽然是用来区别长幼尊卑的,但本质则是用来表示对人的敬重的。我们如果对人没有敬重之心,即使表面的功夫做到位了,也都是虚情假意的,这只能说是虚礼,不仅无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反而会拉远相互之间的距离;相反,只要对他人产生敬重的心,不论你是否向人行了到位的礼数,也能让人感受到和睦!所以说,礼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

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忽略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礼”,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这些必要的礼数,才使得家庭矛盾不断升级,朋友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漏洞。总之,没有长幼尊卑之别,不懂敬重他人,必然会给人生带来很多的障碍。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张氏注曰

老子曰:“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点评

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译文

一个人想要确立做人的根本,那道、德、仁、义、礼这五种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黄石公智慧

道、德、仁、义、礼既是做人之德,也是做事之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态度蛮横,行为霸道,恨不得将所有的好东西都据为己有,但最终他们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而一个兼备道、德、仁、义、礼这五种品质的人,虽然他并未处心积虑地想要获取什么,但上天并不会因此对他吝啬,依然会将福分赐予他。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人的立世之本,我们要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就要不断修炼道、德、仁、义、礼这几种美德,时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人的性情虽然各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能单单只理解为平面性的差异,与个人品质的优劣也是息息相关的。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应该反复思索关于修养的学问,判断孰是孰非,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立志不凡,光靠一腔热血和技能是不行的,想要真正成事,一个人还要注意人格修养上的锻炼,这种锻炼与其说是叠加优秀品质的过程,不如说是放下傲慢的过程。一个人放下的傲慢越多,就越能让人感到舒服。难就难在一个人往往很难中肯地看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