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综合知识(2016-2017)
6505600000007

第7章 毛泽东思想(1)

复习要点提示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

●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掌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和革命成为时代主题,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领导我们党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并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毛泽东系统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以及如何巩固国防等一系列重大方针问题。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根据“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了许多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难题。强调必须从思想上建党;概括了三大作风;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创造了整风这种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形式;作为执政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在中国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就是要在政治上消灭地主阶级、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尤其是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解放生产力,为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是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依靠政治特权,通过各种手段,巧取豪夺,投机倒把,聚敛大量财富,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中国革命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革命性和动摇性。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而在另一个时期,又有跟从官僚资产阶级反对革命的危险。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这个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革命过程。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包括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三个部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政治纲领包括了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国家性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者以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没收官僚资本从消灭他们的这种封建性和买办性来看,是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消灭了官僚资产阶级,也就消灭了占统治地位的大资产阶级,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归国家所有,直接建立和发展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因此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民族工商业是民族资产阶级所有的企业,代表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现代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在民主革命时期保护民族工商业,充分发展资本主义,不仅是中国落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过程。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就其形式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同时要尊重中国的历史,对于封建时代创造的文化,应去其封建糟粕,取其民主精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文化工作者要用革命文化教育和武装人民大众,使它成为人民大众的有力思想武器;同时又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创作的源泉,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我国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在我国,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第二,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我国宪法第二章确认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

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