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育随笔
6530300000031

第31章 一位优秀的科普工作者———为徐明先追悼会写的悼词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悼念我们的亲密战友、中卫中学优秀教师徐明先同志不幸逝世。

徐明先同志,宁夏中卫人生于1947年12月7日,1954年起在徐庄初小读书4年,1958年在沙滩中心小学读书,1960年毕业。随即考入中卫县第二初中(即现宣和中学),读完3年毕业,于1963年考入中卫中学高中部就读,1966年毕业。众所周知,当时的中卫中学,汇集了一批名师,天生好学的徐明先同志,在这所学校里,真是如鱼得水,使他的勤奋好学和聪颖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示。我们设想,如果当年举行高考的话,那么他将是我校敲开清华大学大门的第一人,然而,大批的青年非但不能实现继续求学的愿望,却从此离开了校园,走上了下乡和回乡之路。大家知道,“文革”给现代的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那么对徐明先同志蒙受的这个损失,应当是可以理解的。徐明先同志在学校里,除了学好应学的课程,而且成绩全优之外,他还喜爱物理和音乐。在傅祖彤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安装半导体收音机是他的绝活;如果课余从寝室里传出美妙的笛子声,那无疑就是他在吹奏。徐明先同志家在永康徐庄,在上学期间,他模范地遵守校规,从不迟到和缺课,大家知道,当时的中卫,黄河上没有桥,只靠木船和皮筏渡河,做到星期天按时上晚自习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更是出了名的。在“文革”的大动荡中,他深深地爱着给他授课的老师,还悄悄地安慰他们,给他们送去温暖,这一点,当时身受冲击的老师,至今记忆犹新。他们说,这样的好学生,难得啊!

1968年,明先同志回乡劳动。他修理收音机、安装半导体的手艺,使他的声誉渐渐远播,永康公社及附近的人都知道徐庄有个能人,会修理收音机,这很快改变了他的命运。1970年3月,正好申滩学校缺少教师,他便被请去当代课教师,任该校初中物理,后于1971年转为正式公办教师,先后担任物理、化学、数学和地理等课,由于教学受学生欢迎,他被挑选担任中学教研组长,还担任团支部副书记。1980年,他又被任命为该校教导主任。1985年9月,担任副校长。在申滩学校工作的17年期间,是徐明先同志施展抱负和大显才华的17年,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克服家不在学校附近,而且家境也十分困难的诸多不便,做出了令人惊叹的出色成绩。1975年,申滩学校和主管学校的领导为了解除他的后顾之忧,批给他土地,让他盖了几间房子,将家搬到申滩,家属种地,他一心一意教书,这是基层组织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使他全心全意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现。徐明先同志于1984年6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他的特殊贡献,1985年他全家的户口被破格转为城市户口。党的政策的落实,使徐明先同志更大地焕发了革命的激情,坚定了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在申滩学校期间,他多次获得党和政府的嘉奖。1981年获评银南地区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1982年获评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同年还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1983年,鉴于他在1982年工作成绩突出,由中卫县人民政府授予他二等奖奖金鼓励;1985年4月,中卫县人民政府对徐明先同志1984年的显著成绩给予记三等功的奖励;1985年他被中共中卫县委、中卫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1986年9月,中卫县人民政府对徐明先同志1985年工作的显著成绩给予记功奖励,同年,他被中卫县科协评为科技活动积极分子,由区科协评为全区中学生晶体管收音机安装比赛组织奖;1987年3月,对于徐明先同志1986年工作的显著成绩,中共中卫县委、中卫县人民政府给予记大功奖励。

1987年,徐明先同志正式调入中卫中学工作至今。他的调来,为中卫中学第二课堂增添了新的内容,特别在无线电活动方面开创了无人能敌的优势。在1987年全区中学生晶体管收音机安装比赛中,我校获团体第一,徐明先同志获全区优秀科技辅导员奖。1988年又代表宁夏赴江苏无锡与全国中学生中的无线电高手角逐,徐明先同志亲自辅导并带队前往,荣获一等奖两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两名(参赛5名队员全部获奖),载誉归来,徐明先同志再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值得提出的是,我校用10台简陋的中华学习机培养学生,在全区举行的中学生电子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荣获“三连冠”,如果不是由于他的细心管理和精心维修设备,这项重大成绩的取得,是难以想象的。正是由于明先同志的卓越能力和无私奉献,在学校评定职称中,他理所当然地第一次就被评为一级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以外,他还无私地帮助仪器管理员修理学校各类物理仪器,帮助修理各班的录音机等,极大地延长了各类仪器的使用寿命,维护了正常教学秩序,并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对于明先同志的积极钻研和勤奋工作,党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他的突出贡献。1989年在中卫县青少年科技、艺术作品展览中,由中卫县科协和团委授予他优秀科技辅导员的称号;同年,他被中卫县教育工会和中共中卫县教育局总支委员会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还被中共中卫县委、中卫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还是在这一年,在全区中学生晶体管收音机安装比赛中,他被区科协评为优秀辅导员;1991年,他先后被中共中卫县委员会和中共中卫县县直机关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褒奖回报贡献,褒奖也激发干劲,徐明先同志总是冷静地面对荣誉,认为人民哺育了我,我就要为人民无偿地服务,奖状不能当钱使,它却能温暖一颗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他常说:“只要领导说一句‘这项工作使你受累了’,即使没有报酬,心里也是暖洋洋的。”1993年,他受命出差上海,买回了电话交换机,并和总务上的几位同志加班爬杆布线,在我校校园内实现了家家通程控电话的网络,这是全区中学的第一家,而且话费每月7元,是当时全国最低的!这项为民造福的工程,徐明先同志功不可没。

徐明先同志可说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儿子徐志坚在他的培养下,虽然只有初中学历,其修理无线电的水平几乎与他不相上下,有时两人互相切磋,举凡现代家电的各种故障,没有他不能修理的。如县医院从日本进口的B超机,价值数10万元,有一天陷于瘫痪,联系原进货单位北京某公司,人家答复派人来修,而修理的办法是更换电路板,一台B超机上面共有20块电路板,每块电路板上又有若干集成块,业务员从北京背来一批板子,轮个插入机器,直到坏板被更换,就算修好了,而且来人的差旅费都要由用货单位负担,买一块电路板就得花6000元,医院不得已,请到徐明先同志,徐氏父子花了几天业余时间,经过分块分段测试,终于在一块电路板上发现坏了一个集成块,经更换集成块后,使机器恢复了功能,整旧如新,医院节约了大笔资金,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使设备很快投入到为民治病中去。此项大的贡献,徐明先同志只收取了象征性的社会工资数百元。后来他又修理好了县医院的程控交换机,未取报酬,还修理好了城郊医院的B超机。还有造纸厂的制模机(价值数10万元)、明星照相馆的彩色扩印机(价值数10万元)等,他只收计时社会工资,或不取报酬。公安局交警队的交通讯号(红绿灯)控制器,他常年包修。徐明先同志堪称是“具有高深理论的能工巧匠、没有职称证书的高级技师”。在中卫中学的发展过程中,举凡锅炉的配电盘、一体印刷机等,都因为有徐明先同志及其儿子徐志坚,我们没有因为锅炉的故障影响生活,也没有因为印刷机的故障而影响教学。他的存在是我们卫中的幸福所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徐明先同志于1998年元月发病,4月被确诊为直肠癌,12月在银川做了直肠切除手术,2000年又在天津做了第二次手术。明先同志在患病期间,仍时时不忘工作,第一次手术后,手中还拿着电器修理的活未曾间断,按他的说法是,手中有工作,思想有寄托,不再想病的事情,以便活得潇洒。第二次手术后,泌尿系统一直不正常,多次感染,给他增加了无尽的痛苦,终于在3月9日晚9时58分心脏停止了跳动。

诗人臧克家曾写过一首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徐明先同志正是这种虽死犹生的人,他在得病前几乎是年年有贡献,年年获大奖,他的去世,不仅是他家庭的损失,也是我校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卫县教育事业的损失!

徐明先同志,安息吧!

中卫中学

2003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