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不带相机去旅行
6542500000005

第5章 英伦笔记(4)

尼斯湖到底有没有水怪?

一大片宁静深沉的湖水,波澜不兴,澄澈透明,蓝得让人心疼,这就是尼斯湖。世界上最神秘的湖之一。

离开印弗内斯,我们沿着格兰特山脉前行,远处,有一座顶上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峰。这是尼维斯峰,高1343米,是英伦三岛上的最高峰。山下是苏格兰大峡谷,大峡谷中有一连串淡水湖,从西向东依次是尼斯湖、洛奇湖和奥斯湖,形状都是狭长的,湖水很深。

沿着公路往西北走,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迷人的高地秋色,远处是层层叠叠的树木、森林,色彩丰富而有层次,浅绿、浓绿、墨绿、黄色、金色、褐色、红色……近处是刚刚收割的金黄的麦地,上面堆着一卷卷整整齐齐的干草。云层很厚,时而飘落雨滴,时而露出太阳,阳光为森林和草场镀上了一层金色的油彩,富有诗情画意。而且,阳光并非将所有的景物都变成金色,有时仅涂抹中间一层,特别奇妙。忽而,太阳在云层中隐去,眼前又出现了另一幅风景画。路上雨过天青,我们还看到了一条大彩虹。

不时有成群的海鸥飞过,它们是来找食物的,因为这里的土地刚翻过,有很多虫子可吃。森林边也有大片的绿草地,上面有星星点点的绵羊,悠闲地吃草,却不见牧羊人。绵羊长得很肥壮,因为苏格兰寒冷,所以出产的羊毛、羊绒质量很高。时而也能看到高地牛,长长的毛披下来,就像牦牛一样。

苏格兰高地的美是粗犷的,是自然的,更是原生态的。一路上几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甚至连建筑物也很少,除了公路、低矮的住宅外,只有一些白色的风力发电机,高高的叶片在风中转啊转。

尼斯湖的出名自然是因为“尼斯湖水怪”了。尽管知道不可能有见到水怪的运气,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前来一睹真容。湖的两边都是山峦,一眼就可望到对岸,但却望不到两端。湖边草色已经泛黄,但仍间杂着白色的野花,几棵树上有红色的小果子,应该是醋栗吧,煞是好看。湖边的介绍铭牌写道:湖长39公里,宽2.4公里,平均深度达200米,最深处有293米。尼斯湖面积虽不大,但如此之深,世上罕见,里面要藏个什么怪物也是很容易的吧?

铭牌上画了一个从水中伸出长长头颈的怪物。这水怪究竟是什么?数百年来众说纷纭,但比较集中的是“蛇颈龙”。早在1500多年前,这里就开始流传尼斯湖中有巨大怪兽出来吞食人畜的故事。最轰动的水怪之说传开,是在1934年。一名伦敦的医生途经尼斯湖,正好发现水怪在湖中游动。他用相机拍下了水怪的照片,其特征是长长的脖子和扁小的头部,看上去完全不像任何一种水生动物,而很像早七千多万年前灭绝的巨大爬行动物蛇颈龙!后来,还有很多人声称见到过水怪,还拍下了黑色巨型长颈生物在湖中出没的影片。

尼斯湖里的神秘生物,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寻找它的踪迹。但是,多年来,美国和英国科学考察队数次前去考察和抓捕,却从未找到过水怪的踪影。而且研究发现,湖水中鱼虾很少,难以支持如此庞大的生物生存。

此次苏格兰高地之行,对于尼斯湖水怪,我又听到了好几种说法。有人说,水怪其实是在湖中洗澡的大象!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尼斯湖地区有马戏团,而马戏团里有大象表演,大象在休息时经常到湖里嬉戏。远远望去,庞大的身体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水面,并露出长鼻子的大象,就成了“水怪”。而水怪目击事件最多的,也正好是这个时期。

我的一位英国朋友还告诉我,近年来曾有媒体报道,几十年前的尼斯湖水怪的照片后来证明是伪造的。还有报道说,在尼斯湖附近的一个山洞中还发现了水怪的模型。尼斯湖水怪可能是一个“周老虎事件”,即当地有关部门为吸引游客而故意制造出来的!

尼斯湖水怪之谜,真是越来越扑朔迷离了。其真正的谜底,不知何时能够揭开?

(本文刊于2013年4月《东方航空》)

爱丁堡的魔女

——J.K.罗琳寻踪“十九年来,哈利的伤疤再也没有疼过,一切都很好。”

2007年1月11日晚上,当J.K.罗琳在爱丁堡巴莫落酒店552房间里,写下小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最后一行字后,号啕大哭。她从冰柜里拿出一小瓶香槟,一饮而尽。17年的《哈利·波特》写作旅程,告一段落。

这部给全世界数亿儿童和成人带来无穷幻想、想象和欢乐的系列儿童文学作品,就诞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伴随着苦难和忧愁而生。

哈利·波特的诞生地

人们都说,爱丁堡是英国最美的城市,有着“北方雅典”的称谓。来到爱丁堡,已是晚上。漫步街头,到处都是深褐色的巨大建筑、高耸入云的教堂、古典风格的名人铜像,鲜有亮丽的色彩,显得格外凝重。一条条用卵石铺成的小巷依山而上,纵横交错,通向迷宫般的老城区。

爱丁堡的中文名字也是名副其实,城里最著名的古迹就是一座城堡——爱丁堡城堡,早先的王宫。登上新城东部卡尔顿山,远眺蓝色的福斯海湾,鸟瞰爱丁堡全貌,让人顿时想起苏格兰诗人彭斯的那句诗:“我的心在高原!”头顶,那座酷似古希腊神庙的建筑伫立风中,显得极有气势,不过,四方的神庙只有一半儿。听说,爱丁堡之所以有“北方雅典”之称,就在于这座国家纪念碑。它是19世纪模仿雅典帕提农神庙,为纪念在拿破仑战争中的牺牲者而建造的。然而,却因预算不足而未完工。然而,恰恰是这座未完工的巨大建筑物,却给人以一种遗世独立的历史沧桑感,更具魅力。

这样一座人口不过50万的城市,却有着令人惊叹的文学传统。作家奥尔特·司各特、诗人罗伯特·彭斯、《金银岛》和《化身博士》的作者史蒂文森、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都是爱丁堡人。王子大街上最醒目的高塔就是司各特纪念碑,高达60米,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作家纪念碑。所以,这里孕育出一位风靡全球的儿童文学作家J.K.罗琳,也就不足为奇了。

听说,罗琳写作《哈利·波特》的那个咖啡馆就在爱丁堡,而且就在市中心。离开爱丁堡的那天早晨,我们前去寻找这座咖啡馆。

我们大约在8点20分左右来到纳尔逊大街23号,“大象咖啡馆(The Elephant House)”几个金色的大字映入眼帘。咖啡馆是红色的,在街上很醒目,门廊两边挂着两盆花,花架旁边的一个装饰物也是大象。我们来得太早了,咖啡店还没有营业,不过里面已经有灯光了,里面的服务人员在做开门前的准备。从玻璃窗望进去,咖啡馆里面也有大象木雕,原来,这是一家反对猎杀大象、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咖啡馆。门口还贴着一张招贴画,上写“哈利·波特诞生地”,还有一张照片,是罗琳坐在咖啡桌前写作的镜头。她身穿蓝色棉布衬衣,披着一头红色的长发,一手支着脑袋,一手拿一笔,在一本摊开的本子上写着,面前盛着咖啡的,是一个很小的纸杯。

当时,罗琳生下女儿才4个月,就和葡萄牙丈夫分居了,来到爱丁堡她妹妹家。因为靠救济金生活,家里没有暖气,她是推着婴儿车,在温暖的咖啡馆里写下了《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这真是让人感慨,罗琳的故事再一次印证了这样一个规律:一般说来,伟大的作品都诞生于贫困、不幸、痛苦之中。很多年前我去过卡夫卡在布拉格的故居,一个狭小黑暗的阁楼,他在那里写下了传世之作《城堡》和《审判》。贫穷往往孕育出不朽,而富足和平庸则是双生子。

作品本身的惊人“魔法”

《哈利·波特》系列本身最惊人的“魔法”,则莫过于对这位贫困单身妈妈命运的改变。在写作《哈利·波特》第一、第二部时,罗琳住在放着别人送的旧家具的陋室里,第一部第一版只印了500册,然而,小说当年就摘得大英图书奖的年度儿童书奖。在写作《哈利·波特》后几部时,罗琳的境况已今非昔比,以前,她只能在巴莫落酒店附近的大象咖啡馆写作,后来,她则在这家五星级酒店一晚近1000英镑的套房内写作。《哈利·波特》七部共卖出4.5亿册,罗琳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作家之一。

现在,罗琳已是英国第三富婆,比英国女王还富有。这也是她当初没有想到的。2001年,她和现在的丈夫尼尔·莫瑞结婚。他们还住在爱丁堡,又生了两个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她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2008年,她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作演讲;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她朗诵了《彼得·潘》中的一段文字。

《哈利·波特》的小说和电影拥有无数粉丝,人们都被其奇幻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而吸引。它诞生于爱丁堡,一点也不奇怪。在历史悠久、富有艺术气息的爱丁堡,墙上的每一块石头、地下每一块卵石,都藏着一个个故事。爱丁堡也有很多关于巫师和魔法的传说,据说中世纪的时候曾烧死了几百个女巫。我曾在1998年来过爱丁堡,参加过“爱丁堡鬼魂游”,跟着两个带着“僵尸”和“吸血鬼”面具的小伙子边穿小巷,边听他们讲恐怖故事,既吓人又刺激,非常有趣。或许是这些激发了罗琳的灵感。

爱丁堡对诗人和作家充满了敬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将爱丁堡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不仅仅因为其荟萃欧洲中世纪特色建筑,更因为其深厚的文学传统。其“世遗”的又一正式名称是“文学之城”(City of Literature)。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获得“文学之城”称号的城市。而今,“魔女”罗琳也成了“文学爱丁堡”的新标志。

英国人毫不掩饰对哈利·波特的喜爱。在伦敦,我们前往在《哈利·波特》中无数次提到的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在女作家的笔下,通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火车就是在这个火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发车的。在幻想文学评论家眼中,这个站台的设计极妙,它既特别,又不突兀,成为现实生活与魔法世界的分界点。

来到国王十字火车站,只见九号和十号站台的附近,黄色的砖墙上赫然有一辆嵌在墙里的手推车。它仿佛正在被魔法学校的学生推着,马上就要穿墙而过,到达另一个世界。幽默的英国人为了满足“哈迷”的愿望,在这里制作了这样一个雕塑。我们仿佛看见第一次去学校的哈利推着手推车,茫然地问工作人员:“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在哪里?”许多孩子来到这里,蹦跳着,欢笑着,争着与手推车合影留念。

最近,罗琳又出版了她的首部成人小说《偶发空缺》,希望完成从儿童文学作家到成人小说作家的转型。当然,对于这位畅销书作家,也是见仁见智。在剑桥大学学习时,一位年迈的学者就说:狄更斯的小说能够流传100多年,《哈利·波特》能吗?

我们也想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能?

(本文刊于2013年10月《博览群书》杂志)

心灵的震撼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同样,欣赏一幅好画,也是和一位卓越的艺术家作心灵的交流。尽管我在伦敦的行程十分紧凑,我还是挤出半天时间,饱览了英国国家美术馆内两千余幅名画原作。尽管与艺术大师们“相约”的时间是那么短促,但我得到的心灵震撼是巨大的。

英国国家美术馆是欧洲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与法国的卢浮宫、俄罗斯的冬宫博物馆一样,是艺术家心中的圣殿。它是一座灰色的古典风格的大建筑,有着爱奥尼柱式的大门廊、罗马式穹隆顶,里面收藏着自1260年至1900年间的两千多幅西欧名画。

步入墙上、顶上雕刻着精美纹饰的展厅,一位又一位在欧洲美术史上被反复提及的艺术家的名字、一幅又一幅从前只在画册上见过的名画不断跃入我的眼睛,一次又一次撞击着我的心房。

按照历史顺序,我首先看的是中世纪展厅,那些圣像画中的人物面孔严肃,动作僵硬,人体结构、比例不协调,他们的神态用“呆若木鸡”来形容十分确切。奇怪的是画的框架精雕细刻,时隔六七百年仍金光闪闪,但画框的精美更衬托出了作品的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