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李希凡文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
6543700000009

第9章 史论结合 以史证论

——1997年4月19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五次编委会上的发言(摘要)

这次各分卷拿出来的提纲,应当说有繁有简,情况不同。本来总编辑部在《通知》中对章、节、目都有具体要求,希望繁一点。因为繁一点,才能使人看清楚各卷的总的构想、整体脉络和理论的清晰度,以便求得全书提纲整体规格的一致。编印出来,供大家在撰写中翻阅思考,并有助于全书的整合与接榫。

第一,关于全书的撰写,希望各分卷主编在这次讨论会后抓紧时间,尽快召开撰稿人小会,对提纲、对撰写细目进行认真地、深入地讨论,最好大家都有一个再一次掌握和熟悉第一手资料的酝酿过程,以便在撰写中能抓住典型,带动全盘。

第二,还是要强调一下,我们的课题是“通史”,不是学科分类史,因而,在分卷各艺术门类史的概括论述中,力避门类艺术一般性的阐释,而是要在这个时代艺术的整体发展中,来观察、分析这一门类艺术的发展、成就和特征。我们虽然不能把史的发展写成对个别艺术家和艺术品的鉴赏和评论,但又毫无疑问,在我们的史的论述中,应当寓有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对审美客体的独特的审美感受,给人以新鲜感,而不是重复已有的现成的认识和结论。这当然很不容易,可我相信,我们的分卷主编都是不甘人后,努力实现我们“应超越前人,启示后人”的许诺,不使它成为空洞的大话。从现在的情况看,只能说,在有些分卷提纲里看到了这种可喜的苗头。

第三,我们写的是“通史”,几次讨论会上,大家都强调要在比较研究中撰写。记者在报道中又替我们说了大话,叫做“将对20世纪及以前的我国艺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继承,又将是21世纪我国第一部大型、全面的艺术研究成果之书”。而“通史”的比较研究,又不同于分类史。它既要把握承前启后的纵的发展,又要写好同时代四面八方的横向联系。缺少充分的比较研究,就难以认识和概括一个时代艺术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第四,我在上次编委会上,曾提出《通史》的写作原则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邢煦寰同志(唐代下卷主编)提出了意见,说这不全面,应该加上以论带史。的确,我当时是有点顾虑,因为我们写的是《通史》,担心如果太强调论,会冲淡史,本来就有人说我们搞理论的人多,其实这是多余的顾虑,史的研究怎能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最近我翻阅了几种通史、思想史、文化史,看来,深入浅出,理论清晰度较强,史的概括确切简洁,文字上又雅俗共赏的,我以为,还是范文澜同志的《中国通史简编》,在史论结合上做得好,也可以称得起以论带史。当然是带动的带,不是代替的代。何况,我们是“艺术通史”的编撰,似也立一点雄心壮志,要在中华艺术的史的发展的概括总结中,对中国的艺术理论与艺术美学有所建树,对历朝历代的各门类艺术的论著,也要有比较系统地、科学的阐释,为加强和深入中国传统艺术学的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们虽然力求把这部通史写成“信史”,避免出现空洞的所谓“以论代史”的缺陷,却决不等于把艺术史研究中获得的理论成果也排除掉,或者不重视史的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因为一部通史,如果只是堆积资料,而无史论的升华,它也就不成其为信史了。事实上,没有理论的清晰度,也写不出史来。因而,我们还是要给这部通史确定一个全面的十六个字的方法论,即“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论带史,以史证论”。不过,我们毕竟是重点在写史,还是要强调“史论结合,以史证论”。

第五,在《通史》编撰的主导思想上,我们曾强调,艺术创作中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两对促进艺术发展的矛盾,应当是通史深入研究的对象。至于雅俗文艺在史的发展中的时代变异,分合关系,主从关系,兴衰关系,也应是研究每个时代艺术现象的主题之一,因为它是体现中华艺术民族精神的一大特征,而且是贯彻始终的。如果在这些方面缺乏深入的探讨,也很难把通史写好。

这两个问题都关联到艺术史的审美意识、审美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征,因此,请各卷,特别是唐宋以后的诸卷给予格外关注。

【关于体例统一的一些想法】

这次提纲讨论会开得很成功,与会同志对各分卷提纲都认真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从总体上深入了各卷各艺术门类章节的设置。自然,现在首先需要做的是体例上规范统一。我就自己想到的,提点初步意见,供讨论时参考。

一、十四卷,断代分卷,原始、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元代为单卷本,唐、宋、明、清设上下两卷本,加上索引卷,共十四卷。第一卷前设总序。

二、每卷35万至40万字,100至150张各类插图,严格控制,否则,就要失衡。

三、每卷分导言(现在有称绪论、导论、概论,都统一为导言)、正文、结语,插图,除前面插页的“名片”外,一般都随文安排,两卷本只写一个导言,概括本段历史时期艺术发展的整体面貌,并全面论述这一时代艺术发展整体面貌的特点与贡献,避免重复。

四、导言应概括性强一点,最好3万字左右,应有以下内容:

本段历史时期与艺术相关或影响艺术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综论;

本段历史时期艺术发展与艺术思潮的总论;

本卷必须重点论述的问题;

导言所谈问题,应密切联系艺术现象,避免枝蔓太多。

五、每卷正文,以九至十二章为宜,每章最好控制在3万至5万字内。章下设节,节下设目。各不同艺术门类不再另行分编,只依章而列。各门类艺术分章而论,可不再需要概述,直接进入本题。

六、由于每个时代的艺术规律和特点,是各门类艺术发展的整体面貌所决定的,因此,每个时代的艺术理论,需要设专章论述,各门类艺术的论述在章内设节论述,也便于进行综合的理论概括。

七、每卷究竟是求全,还是突出重点。我们认为,既然是通史,当然要有全貌,但这全却是通史的全,不是分类史的全。因而,对于门类史来说,它的全只能是概貌性的全,规律性的全。而且这全还必须突出重点。因为每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总有它最富时代特征的代表,成为这特定时代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上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形态、艺术流派、艺术群体、艺术家与艺术品。每分卷理应以它们为主,设专章、专节论述,突出重点。这不只是保证各卷时代特色和艺术特色的鲜明论述,也最能显示史的发展脉络。现在各提纲中的有些章节的标题,如“商周礼器”、“秦俑与长城”、“汉阙与画像石”、“敦煌与石窟艺术”、“王羲之与兰亭序”、“琴曲”、“文人的词作与音乐创作”、“关汉卿与元杂剧”、“吴门四家”、“扬州八怪”、“地方戏曲的崛起与四大声腔的形成”,不管标题是否适合,这种突出重点,还是把握了通史论述的特点的。每个历史时期艺术总有其取得辉煌的新形态、新形式以及代表性作家和代表性作品,重点论述他们和它们,当有利于带动全面的史的论述,使读者能从点到面深入认识这一时代的艺术发展的轨迹。

八、各章节的标题,也包括导言中的大小标题,首先自然应当明晰切题,但也应避免过于干巴,千篇一律,如唐代歌舞、宋代绘画、元代雕塑等一般性的标题,而有点历史发展线索的概括,当然也不能太花哨。

九、由于每分卷结束章,往往都是某一门类艺术的发展或这一时代的理论章,建议每卷或上下卷后有一后记,或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的“简短的结语”,使分卷主编有一个编后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