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6568800000002

第2章 群众文化活动

一、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指人们在职业外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采取的文化行为,是群众文化功能、价值的承载体。群众文化活动在由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群体、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理论等诸要素构成的群众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群众文化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其他群众文化要素的存在和发展;群众文化的本质,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所决定。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成与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文化群体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国家根据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要求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并形成了现在的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孕育着群众文化的科学理论。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文学艺术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是指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得以表现的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起主导和决定作用,形式由内容决定并为其服务;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给内容以积极的影响。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类别

群众文化活动的样式是指按不同文化艺术门类区分的基本活动组成的种类,如群众文学活动、群众戏剧活动、群众音乐活动、群众舞蹈活动、群众美术活动等。

群众文化活动的类型是指以共同的活动形态特征所形成的群众文化活动类别,如创作活动、表演活动、展览活动、观赏活动、培训活动等。

群众文化活动总类是指按活动主体在活动中的角色地位的不同来区分更高层次的类型,划分为接受型群众文化活动和表现型群众文化活动。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特征

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闲暇性。群众文化活动在存在形式上具有广度特征,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在闲暇时间进行的特点,目的的功利性和效应的双向性。人们都是从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带有一定的动机目的去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性质相反的正作用和负作用的可能性。

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所涉及的方面广、种类多。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表现形态样式繁多。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原则与规律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群众文化活动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群众文化活动要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节约”的原则。群众文化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基层和农村。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规律

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活动相互制约的规律。群众文化需求决定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刺激了群众文化需求质和量的增长,不断激发出新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需求和群众文化活动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和水平上升。

群众文化活动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仅抒发人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而且起到了政治释放器、经济助推器、社会调和器的作用,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又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物质基础。

群众文化活动与社会物质条件相互制约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着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群众文化活动的功能释放又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更加鲜明。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具有鲜明的主题,弘扬主旋律,讴歌新风尚,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

群众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群众文化活动遍布城乡、长年不断,有的已经形成制度。群众文化活动特色与品牌逐步形成。群众文化活动与传统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斑斓多姿、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活动,有的已经成为品牌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化。群众文化活动走出群众文化事业内的小循环,走向社会、市场的大循环,扩大活动范围,提高活动质量,增强活动效益。

群众文化活动的网络化。群众文化活动资源数字化,利用网络观赏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网上艺术比赛、网上展览等,开展网络群众文化活动。

(四)群众文化产品

群众文化产品是指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活动产生的成果。

群众文化产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服务对象主要是自己,为他人的服务作用是建立在服务自己的基础上的。群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特点决定着产品的特点。

四、群众文化产品的特征

群众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一种群众性、民间性的文化产品生产,其大部分属于集体劳动的成果。

群众文化产品是一种在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要活动中产生的成果,其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

群众文化产品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其消费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形式是公益性服务。

五、群众文化产品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

群众文化活动与群众文化产品具有同一性,其活动本身又是产品。

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来讲,它是为满足自身文化需求而直接或间接展示的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自产自用,边产边用”的特殊产品。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接受欣赏者来说,这个活动就是一种产品。

六、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种类

(一)群众文娱活动

1.文学欣赏和创作活动。

组织所在地社区、街道、学校、厂矿企业等文学爱好者,参加各种文学讲座、培训和创作学习班活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征文活动。创办群众性、社会性的小报、刊物等文化阵地活动。

2.书法绘画摄影。

组织所在地社区、街道、学校、厂矿企业等书画、摄影爱好者,参加各种书画、摄影讲座、培训和创作学习班活动,开展各种书画、摄影展览、比赛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联系方式,广泛开展群众书画、摄影交流活动。

3.音乐舞蹈。

组织所在地社区、街道、学校、厂矿企业等社会闲散人员、爱好者,参加各种音乐讲座、培训和创作学习班活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征文活动。随着政府安排的重大节假日庆祝活动、民间庆典活动,组织广大音乐爱好者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二)群众民俗活动

群众民俗活动包含:饮食民俗活动、服饰民俗活动、保健民俗活动、艺术民俗活动、宗教民俗活动、娱乐民族活动等六种。

饮食民俗活动。随着当地节假日庆典活动,开展各种饮食活动,如中秋赏月品当地风味小吃、五月端午节品粽子等活动。

服饰民俗活动。组织当地群众开展具有当地民俗的回族服饰展示会、群众服饰展览会等形式。

保健民俗活动。开展群众性的全民健身活动,冬季长跑活动,清凉游泳比赛、回族栲栳比赛等活动。

艺术民俗活动。如在庙会、开斋节、圣诞节等节假日开展民间秧歌赛、民俗展示会等。

宗教民俗活动。各种宗教活动开展的一切活动等。

娱乐民俗活动。乡镇庙会、民俗演义等活动。

(三)群众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活动包括田径群众体育活动、球类群众体育活动、棋牌群众体育活动、其他群众体育活动等四种。

(四)群众教育活动

群众教育活动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艺术审美教育活动、生活知识和技艺传授活动、科技知识普及、职业技能训练、法律知识宣传、少年儿童心理咨询活动等七种。

(五)群众环境保护与美化活动

群众环境保护与美化活动主要有: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活动、文物保护活动、建筑园林雕塑等环境美化活动等三大类。

(六)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有: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军警民共建活动、群众志愿者活动等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