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6575800000042

第42章 改掉懒惰的习惯

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佛堂里有一块大理石地面,有一天它抬起头来对佛像说:“我们原本来自于同一块石头,可现在我躺在这里,灰眉土脸,受万人踩踏;而你却站在那里,高高在上,受万人膜拜,世道为什么如此不公平呢?”佛像说:“是的,我们来自深山同一块石头,但我经过了几个石匠数年的打磨,才站在了这里;而你只接受了简单的加工,所以,你就只能铺在地上给人垫脚啊。”

生活中不同人的命运差别很大,似乎命运女神注定要把我们分成坐车的、赶车的、造车的和修车的。那么这种差别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我们说这两块石头的命运差别是因为一块被雕刻过了,另外一块没有被雕刻,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是否勤奋努力,是否辛勤耕耘,是造成命运差别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

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歌德小时候是个贪玩的孩子,他的父亲想尽了一切办法也不能让他归于正道。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小歌德仍然成天无所事事。为此,小歌德不知遭到了多少次的责骂,挨了多少打。

一次偶然的机会,歌德的父亲见到了著名的人类学家福斯贝特·库勒。由于库勒博士非常热衷于教育,便对歌德父亲讲述了许多名人的教育情况。

库勒博士讲述的事情使歌德的父亲深受启发,回家后便改变了对待儿子的态度,并用了全新的教育方法。

他不再要求小歌德完全服从他的意愿,而是常常向他讲述历史上那些伟人的事迹,并告诉他伟人们在小时候都是热爱学习的孩子。就这样,小歌德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在他的心目中形成了热爱学习与崇高、伟大相关联的概念。

有一天,歌德的父亲正在与友人谈论他们不久之前遇到过的一个流浪汉。当他发现小歌德就在不远处玩耍时,便故意提高了说话的声音。

他大声说道:“听说那个流浪汉从小就不爱学习,整天游手好闲,他以为不学知识照样能生活得很好。没想到,当他长大后想为自己找个出路而学习时,已经太晚了。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只能成为一个靠乞讨生活的卑贱的人。”

小歌德听到了父亲的话,突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动。他想:“我应该做高尚的人还是卑贱的人呢?”

显然,小歌德愿意做一个高尚的人。因为第二天,小歌德表现出以往从未有过的举动。他主动要求父亲教他学习知识,并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起来。

从那以后,刻苦学习始终伴随着歌德的一生。

最终,他达成了自己的愿望,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大文豪。

凡是那些在事业中卓有成就的人都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因为春种秋收,这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也是做事、成就事业的规律。凡事要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只想享受,不知勤奋,必将一事无成、两手空空,这是人所共知的。

懒惰是成功的天敌,青少年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改掉懒惰的坏习惯。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必须经过刻苦的努力和磨难,才能担当大任,才能有所成就。一个害怕困难、害怕吃苦的人注定会一事无成。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播种的时期,现在辛勤地付出了,努力了,你收获的必将是人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