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6575800000043

第43章 每天多做一点点

李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小镇上当老师,薪水十分微薄。其实他的优势很明显:教学基本功不错,还擅长写作。李强一边抱怨命运的不公,一边羡慕那些工作体面、薪水优厚的同学。这样一来,李强不仅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写作也变得索然无味。他不务正业,一天到晚琢磨着跳槽,希望能有机会调到一个较好的工作单位。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李强的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写作上也一无所获。这期间,他试着联系了几家自己向往已久的单位,但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纳他。

正在李强心灰意懒的时候,一件平常的小事,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状态。

那天学校开运动会,这在生活极其贫乏的小镇,无疑是件大事,因而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把小小的操场围得水泄不通。李强来晚了,他站在人墙后面,使劲儿踮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热闹的情景。

这时,身旁一个矮小的男孩引起了李强的注意,只见他一趟趟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那人墙后面,耐心地垒着台子,一层又一层,足有半米高。李强不知道他花费了多长的时间垒起这个台子,不知道他因此少看了多少精彩的比赛,但他登上自己垒起的台子朝周围的观众粲然一笑时,那份成功的喜悦,却是那样的令李强神往。

刹那间,李强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要想越过密密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只要在脚下多垫一些砖头。

从那以后,李强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很快,他被评上了优秀教师,各种令人羡慕的荣誉也纷纷落到他头上。业余时间,他笔耕不辍,作品频繁见诸报端,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如今,他已是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

富兰克林说过“做得好胜于说得好”。无论什么事,都要勤奋地做,脚踏实地地做,默默地在自己脚下多垫些“砖头”,这样,你才会更加接近成功。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生活是公平的,付出越多,得到越多。每天多做一点点,积少成多,时间长了,你就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收获自己想要的成功。

神原裕司郎是一位诚实淳朴的日本青年。他没有什么学历,家庭也不富裕,但他从不自卑。因为他认为,在这个充满机会的社会,只要勤劳肯干,迟早有出头之日。从少年时代起,神原便出外打工,到18岁时,他已拥有一辆自动卸货车,每天驾驶这部车子四处去工地找活干。

一到工程现场,他就找负责人问:“你们有没有工作给我做?我有一辆倒土车,工钱我是不计较的。”

他有时会遭白眼,有时没人理他,但他毫不气馁,往来于横滨、名古屋、滋贺县的工程现场找零工做。后来,他回到故乡仓敷市。

当时,仓敷水岛地区正在移山填海、大兴土木,准备开发一个庞大的新工业区。

这充满活力的情景使这个19岁的年轻人很振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发展机会来了。

他想,使用倒土车,工作效率太低,发展实在有限,应该买一辆最新式的推土机,才不会长期在蝇头小利中打滚。但一辆轻型的推土机要100万日元,至少也得先付50万日元。于是,他把唯一的倒土车卖掉,得款25万日元,再向银行借了25万日元,买了一部推土机。

推土机买来之后,他又抱着很大的期望,像以前一样在水岛地区到处找零活做。

由于这部机器工作效率极佳,神原又不斤斤计较工钱,所以,没多久,他就不用辛辛苦苦奔波去找工作,反而工作来找他做了。对找上门来的工作,神原几乎是来者不拒,每天甩开膀子大干,忙得几乎连睡觉的时间也没有。他的收入也很可观,每天能赚6万日元。

这样超负荷地苦干一年后,神原又买了一部挖土机和一台大功率推土机。此后他的发展像旋风一般,3年后,他已拥有推土机等土木工程机械10部,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包工头,并设立了神原重机兴业公司。到28岁时,神原已拥有土木工程机械30部,一年可做26亿日元的生意。

神原最后虽然已是公司老板了,但他仍然每天驾驶着他的推土机前往工地工作。

神原曾说:“没有什么潜能和专长的人,只有靠努力苦干才能有光明的前途,要想出人头地,必须付出超人一倍的努力。我常这么想,就能激发更多的精力,废寝忘食地工作。”

这是神原成功的秘诀,也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遵循的原则。做一个勤奋的人,每天多做一点点,阳光每一天的第一触吻,肯定是先落在勤奋者的脸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