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13

第13章 耕种时代的起源

近50年来,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对人类耕种、定居进行了大量研究与考察,但耕种、定居究竟开始于何时,依旧没有确切的答案。现在,我们只能确定一点,那就是大约在公元前1.5万~前1.2万年之间,人类开始了驯养动物、耕种土地的生活。也就是说,当阿济尔人正从西班牙南部迁往北方以及东方,将北非、西非视为定居点时,他们便已经与另外一个居住在当时还未形成地中海的峡谷中的部落,开始了这种因为生存而耕种的生活方式了。同时,阿济尔人除了会制作狩猎的削制工具,还学会了用石头打磨工具、用植物纤维开始编织捕鱼、鸟兽的网,并且懂得通过黏土制作最初级的陶器。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人类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完全不同,这一时期的人类生活范围已经慢慢得到扩展,在地球比较适宜生存的温暖地带都有其踪迹。这时的人类也已经能够很熟练地掌握耕种、制造、驯养等技术,而且很懂得与其他部落之间进行学习、模仿,使得各种技术得到有效传播。至公元前1万年左右,那些生存下来的人类,80%以上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对于我们而言,耕地、播种、收割、磨制粮食,这一过程是再浅显不过的,应该所有人都懂得。甚至会有人不解: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吗?可是,这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却不是那么水到渠成的事。现在被我们视为非常简单,甚至一看就知道的行事次序及道理,却让那时的人类感觉特别高深,从而完全不知如何进行操作。他们只能在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反复劳作,甚至加入想象之后,才最终获得了正确的操作方法。现在的地中海某个地区,一度有野小麦的生长,这似乎足以说明,在还不会播种的时候,那里的人已经知道它可以用作磨粉、制作食物使用了。这也就是说,当时的人是先懂得了收获,才开始学习播种的。

开始,那时的人对季节还不能完全进行划分,所以,他们总是为究竟什么时间开始祭祀、播种而苦恼。对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类刚开始的时候,肯定还没有“年”这种概念。最早的时候,人们是以“太阴月”为时间单位的,有人说,《圣经》中记载的长者的年龄,其实就是将一个月当成一年来记录的。这在古巴比伦时间历法中也有所显示,他们认为13个太阴月为一个周期,从而按此确定播种日期。如今,这种时间计算方式依旧对人们有所影响,比如基督教的复活节,从来不会是每一年中固定的哪一天,它必须要根据月亮圆缺的变化而定。这对不了解太阴月历法的人来说,是完全想不通的。

最初开始的农业部族是不是已经对星象观测有所研究,我们不得而知。但人们普遍认为,最早开始对星象进行观测的是当时的游牧民族,他们就是以星星为方向引导部落迁徙的。但是,在后来人们发现星象可以区分季节,也就对农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播种前的祭祀仪式,就是与某颗出现在南方或者北方的明亮星星直接相关的。如此,那时的人也就对这些星星有了崇拜、敬畏的心理,并为之编造相应的传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能够为播种主持祭祀,并会观测星象的长者,在部落的地位会是何等荣耀。

那时的人类对污秽的恐怖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将其清除的愿望格外浓重。这就让当时懂得这一方法的人有了特权,于是,女巫、男巫、祭司等开始出现。最开始,那些祭司不像神学家,更像是科学家,他们懂得很多科学经验,虽然在今天来看这经验是错误的。他们小心地将这些经验在部落里传播,只不过,这并不能改变祭司必须掌握知识的职务本质,他们的作用,就是对这些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距今1.2万~1.5万年之前,那些生活在温暖又水源丰富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男、女祭司是一直保持着等级与传统区别的。有的村落已经形成,有的甚至建起了简单的城镇,更有可供耕种的田地,这让当时的原始公社得到发展与扩大,而不同的公社之间便有了不同的思想进行交流和传播。研究这一学科的学者艾略特·史密斯以及利弗尔将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为“日石文化”,也就是石头与太阳的意思,可能这个名字并不是很适合,但学者们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最为理想的名字。日石文化最早是起源于地中海某一地区的,后来慢慢向东方扩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的发展,它最后来到了美洲大陆。在这里,“日石文化”与从北方传来的蒙古部落更原始的文化相融合。

对于信奉“日石文化”的褐色人种来说,不管走到哪里,都一定要将所有的经验以及奇妙想法带上。那些奇妙的想法,有些只有心理学家才能解释得通。比如他们修筑的巨大坟墓、金字塔、圆塔;以及在人死去之后做成木乃伊,对身体进行文身、施割礼;甚至是女人生产时,男人卧床禁食的“父代母娩”,将某种符号视为吉祥的象征,等等。

在今天的地图上,如果非要将有着这些一度流行的奇妙做法的地区标出来,我们便可以由英格兰的史前石柱开始,依次为西班牙、墨西哥、秘鲁,这些地区正好将温带与亚热带连成一条线。但是,非洲、中欧、亚洲地区却似乎没有此类奇妙做法,显然,当时生活在这些地方的部落有其完全独立的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