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17

第17章 最早出现的航海者

人类对于船的运用,大约可以追溯到2.5万~3万年以前。在新石器时代的末期,人们便已经学会了用长木头,或者是充满空气的兽皮囊在水面上通行。在苏美尔、埃及这些地区,人们很早便会用一种包了兽皮,如同篮筐一样的船只渡河,而这样的小船直到现在仍旧在使用。而且,绝对不是只有这一地区才使用这种小船,在威尔士、爱尔兰、阿拉斯加等地,现在也能见到它的身影。在今天的白令海峡,也可以看到用海豹皮包裹的小木船。当造船工具得到改进,独木舟不再是唯一的渡河工具,小船、大船很快便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

一提诺亚方舟,大家应该都有耳闻,而它应该就是为了纪念最早的造船业而来的产物。诺亚方舟的故事,如同世界各地都听说过的洪水故事一样四处流传,而它的起源却很可能是从地中海一带的水域而开始的。

在金字塔还没有建成之前,红海海面上已经有了航行的船只,而地中海与波斯湾则是在公元前7000年前左右才有船出现的。这些船除了个别商船、海盗船,大多数都是渔船。根据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确信:最早的航海者绝对是将抢劫放在首位的,只有在抢不到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交易。

早期的船只通常在内海航行,它们完全靠着风力鼓动风帆,因为内海可连续多天不起风浪,相对安全。而以风为动力,鼓起风帆行船的技术发展得较慢,那些装备精良,可以迎接大风浪,带有大风帆的船只,是在近400年左右的历史中才出现的。最早的船只基本以人力划桨为主,他们只沿海岸航行,遇到风浪时,便立刻退回港口停泊。等到甲板船出现,战俘们被赶上船做苦力的事便也发生了。

前面我们说过,闪米特人最初是生活于叙利亚、阿拉伯地区的,后来他们攻占了苏美尔,建立都城,创造了巴比伦帝国。其实,他们也在这一时期来到了西方区域的海面上。因为他们在地中海东边建造了可供自己使用的港口,比如重要的提尔港和西顿港。至汉谟拉比掌权时,闪米特人已经遍布地中海所有区域,将漂泊、开拓、贸易集于一身了。不过,航海的闪米特人被人们称为腓尼基人。后来,腓尼基人在西班牙定居,将之前生活在伊比利亚岛上的巴斯克人赶走,并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在北非沿岸建立殖民地。与此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那就是迦太基,我们会在后面讲到这件事。

不过,最早在地中海使用甲板船的并不是腓尼基民族。因为,在当时的地中海沿岸以及小岛上,已经有爱琴人居住,并建立了城市。爱琴人和巴斯克人、柏柏尔人以及埃及人,不论语言还是血缘,都有亲缘关系。但大家必须有所区分,爱琴人不等同于希腊人,因为我们知道,希腊人出现的时间要比爱琴人晚很多。应该说,爱琴人是希腊人的前身,他们在希腊、小亚细亚都建有自己的城市,而在克里特岛及诺索斯还有非常宏大的宫殿。

通过考古学家的研究,我们在近50年间,才知道爱琴人生活的范围以及文明程度。爱琴人重点打造了诺索斯城市,让人欣慰的是,除此之外,这里没有其他的任何大型的建筑及城市,因此,爱琴人留下来的宫殿废墟为考古者提供了考察诺索斯的重要资料。

可以说,诺索斯有着与埃及一样古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000年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已经在地中海开始贸易往来了。而在公元前2500年的时候,萨尔贡与汉谟拉比掌权时期,诺索斯的克里特文明迎来了自己的最高峰。

应该这样说,诺索斯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城市,它只是克里特王带着他的臣民建立的大型宫殿,在它的周围,连城墙都没修建。不过,当腓尼基人及希腊人从北方海面不断来抢劫、侵扰时,克里特王才出于防御目的,在宫殿外建起了围墙。

埃及人将统治者称作法老,而克里特岛则将自己的首领称为米诺斯。米诺斯就住在宏伟、巨大的宫殿中,里面不但设施齐全,甚至将活水引入室内以供沐浴,这种技术,在其他国家的遗迹中难得一见。米诺斯会在宫内举行表演与祭祀,甚至是斗牛比赛,那些参赛的选手都会穿着与现在西班牙斗牛士相似的服装。除了斗牛比赛,还会有其他各种体育项目。当时的女性服装已经非常精致,样式也极为精美,不但有束胸,还有多褶的大裙摆。而他们使用的珠宝、象牙工艺品、陶器、纺织品以及镶嵌工艺品、金属制品,都已经达到了美不胜收的地步。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字,只不过,现在的人还不能将其翻译出来。

这样文明、富饶的美好生活一直持续了将近2000年的时间,而居于诺索斯与巴比伦的人,也都是生活富足又有教养的人。他们生活安定,经常参加宗教仪式,并观看各类表演。他们不用自己动手打理生活,因为他们的日常甚至是财富的累积,全部通过奴隶来完成。当诺索斯人享受着祥和、富足的生活时,埃及却在牧人王朝的统治下,逐渐走向衰落。这时,如果人们对政治格局敏感,就很容易发现时代的变化:闪米特人开始扩展地盘,并攻占了埃及和巴比伦,还在底格里斯河上游建立了著名的尼尼微城,并通过大海到达直布罗陀海峡,一路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而诺索斯也出现了富有想象,敢于挑战的人。在希腊人民口中,就流传着克里特岛工匠戴德普斯的故事,说他曾经尝试研究能够滑翔的机器。只不过,戴德普斯最后在实验过程中坠海死去了。

将我们今天的生活与诺索斯生活进行比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生活于公元前2500年前的克里特人将陨铁看成稀罕的金属,认为它是少见的珍宝。因为就当时的科学知识而言,人们还不知道铁可以从矿石中得到提炼。现在,铁却是日常中最普通不过的一种金属,铁制品更是随处可见。另外,马对于克里特人来说,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动物。但事实上,那时已经有马了,它就在距离诺索斯非常遥远的黑海边,只不过人们将它称为大驴而已。在克里特人眼中,只有希腊、小亚细亚居住的爱琴人、特洛伊人、加里亚人、吕底亚人中才有文明可言,因为这些地方的生活方式以及语言都没有多大区别。但那些住在西班牙、北非的爱琴人、克里特人、腓尼基人则都被他们看成偏远的民族。那个时候,意大利完全就是一片大森林,根本没有人居住,棕色皮肤的伊特鲁里亚人和小亚细亚人是在后来才移居过去的。假如克里特人在码头看到战俘长有蓝色的眼睛,必定不可思议。他们可能会和战俘说话,只不过,他们绝对听不懂战俘所说的语言,于是,这个战俘在他们眼中,就成了黑海偏远之地过来的野蛮者。

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因为这个战俘就是雅利安人种,对这个民族,我们会在后面讲到。而雅利安人所说的语言,虽然克里特人听不懂,但却是日后希腊语、印度语、德语、拉丁语以及波斯语、英语等世界语言的母语。

这就是诺索斯人,他们生活文明,知识广博,不但乐观而且也很开朗。但是,当公元前1400年到来时,他们的全盛时代却意味着结束。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整个米诺斯的宫殿都毁掉了,而那之后,宫殿没有再度修建,使它从此成了无人居住的荒丘。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灾难,又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废城中挖掘出来的遗物上看,可以发现火烧以及抢劫的痕迹。同时,在那片废墟中,人们还看到了强大地震的踪迹。至于诺索斯这座伟大的宫殿到底是被自然所毁灭,还是被希腊人侵略,又或者是地震、抢夺同时毁掉了它,至今没有人知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