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02

第2章 通过时间看世界

在近50年的时间里,科学家对地球起源以及它的年龄进行了很多有趣又严格的推断。这其中涉及非常多的专业数学知识以及物理知识,笔者很难对此进行细致的介绍。而且,就目前的推断结果来看,虽然物理学与天文学已经发展得很快速,可依旧没办法达到所解释的这些研究成果。总体来说,地球的存在时间被科学家估算得越来越长。以今天的观点,科学家认为地球就是独立存在的行星,它一直围绕太阳运行,迄今已经运行了20多亿年。而且,地球的年龄有可能比这个时间还要长,甚至长到让人不敢想象。

地球的独立存在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变化的,在这之前,太阳与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很有可能就是空间一些非常细的旋涡状的物质。通过望远镜,人们发现了涡状星云,它们就是空中会发光的、旋涡状的物质云,它们运行的样子,犹如绕着一个中心进行旋转。有天文学家认为:太阳及其周围的行星就是这样的旋涡状星云形成的。这些星云中的物质应该是经历了非常漫长的时间才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现在这种难以分辨的独立球体。只不过,在地球、月球形成之初,旋转的速度会比现在快一些,而且离太阳的距离也要远一些,围绕太阳运行的速度也更快一点。这些星云的表面并不是固态的、坚硬的,而应该是白炽熔化的状态。

假如我们可以回到遥远的过去,看一看地球形成之初的样子,相信那种情形会让人诧异。因为当时的地球表面看上去就如同被熔化的液态金属,又或者如同被冷却的岩浆。但没有水,所有的水已经化成了水蒸气,与那些硫磺蒸气以及金属蒸气混合了。而蒸气下面,则是不断奔腾、翻滚的熔岩液体和密布火云的天空。太阳与月亮闪着光飞快而过,如同火焰上方升腾的滚滚热浪。

“黑暗星云”这张图是1920年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拍摄而成的,是威尔逊望远镜拍摄的首批照片中的一张。

星云可分为发火星云和黑暗星云两种。不过,亨利·诺里斯·罗素认为,这种理论是不正确的,黑暗星云本身要比发光星云出现的时间早很多。

如今,已经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硕大的火球也开始慢慢冷却。那些漂浮的水蒸气慢慢在变少,因为有些已经在凝结之后形成了雨,直接落到了地面上。而那些翻滚的熔岩也渐渐变成了固态的巨大熔渣,于熔岩海平面上不断漂浮,然后被其他漂浮物遮盖。太阳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慢慢变远,这让人感觉它们在慢慢变小,其运行速度也渐渐变慢。月球本身体积要小一些,冷却得自然会更快一点。它的表面完全变成了固体,有时会遮住阳光,于是便形成了月食;有时它又会反射阳光,于是变成满月状态。

又过去了漫长的一段时间,地球慢慢地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在地球变化的最后时期,水蒸气因遭遇空气变冷而形成雨云,然后凝结为雨点,滴落在最初形成的岩石上。在后来的时间长河中,地球的大部分水仍然会蒸发,并到达大气层。只是,这时已经有滚烫的水在岩石上流淌,不断冲刷岩石上的小石块以及沉积物。水由高向低汇聚,慢慢变成了沼泽、湖泊。

最终,地球变成了人类可以栖居、生息的家园。假如我们是生于地球形成之初的时代,我们将会处于每天遭受狂风暴雨、没有花草树木、没有泥土的环境之中。狂风带着热浪,比现在的龙卷风还要可怕。每天瓢泼似的大雨,让我们完全没办法想象。而那些雨水,挟带着小石块、岩屑,汇成急流,将岩石冲成深谷、巨壑,最后流进海洋。透过云朵的间隙,人们可以看到大火球一般的太阳由天空滑过。随着月球、太阳的变化,地球则不间断地产生地震、地壳隆起。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月球的一面,但若在那时,月亮的转动是非常明显的,它的另一面我们也可以全部看到。

地球的年龄越来越大,一天的时间也慢慢延长了,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此时,阳光不再炙热难耐,月球运动也趋于平缓,地球上的环境相对渐渐变好。那些最初的海面被不断扩大,形成了如今的大洋,成为装点地球的蓝色服饰。

只不过,直到这时,地球上依旧没有生命的痕迹,海洋里也同样死寂,岩石上更是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