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35

第35章 罗马帝国平民的真实生活

罗马帝国成立于公元前2世纪,在奥古斯都·恺撒的治理下,罗马一直保持了200年的昌盛。但后来因为混乱,而导致国家毁灭。这里,我们不是要介绍罗马帝国混乱的原因,只是要对当时生活在这个伟大国度的平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介绍。对于当时已经步入文明的人类,不管是汉朝还是罗马,人们的生活都已经和现在开始相近了。现在,我们就将目光看向2000年以前的罗马帝国。

在这一时期的西方世界,钱币已经获得广泛的流通。很多不是祭司,也不是官员的人,同样有了属于自己的财富。道路变得宽阔,旅馆随处可见,这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出门的便利。这一时期与公元前5世纪相比,人们的生活更为舒适、便利,甚至自由。在那之前,普通人总要受一些传统的约束,所以无法自由地去某一个地方。除了游牧民四处移动、经商,其他定居的人只能生活在一个环境里。

不过,在那个时期,不管是汉朝还是罗马,其广阔领域内的文明并不一致。通常来说,不同的地区之间有时会存在很大的差别。罗马帝国的领土广袤博大,殖民地众多,但他们都讲拉丁语,宗教意识中只侍奉罗马神。可在一些罗马后来征服的城邦里,虽然人们已经接受罗马的领导,可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依旧保持着自制,因而自由地信奉自己民族的神。比如希腊、埃及、小亚细亚等地区,人们很少讲拉丁语,希腊语则保持着始终不变的重要地位。还有扫罗,他原本为塔苏斯人,后来变成犹太人,最终又变成一名受罗马统治的居民。只不过,他既不讲拉丁语,也不讲犹太语,始终使用希腊语写作、与人交流。甚至是帕堤亚王朝,虽然和罗马相距很远,可人们广泛使用的也同样是希腊语。而在北非、西班牙的一些地区,人们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讲迦太基语的传统。又比如另一个之前比罗马更早问世,而且一度非常繁荣的城邦——塞维利亚,它与罗马的兵营距离非常近,不过几英里路。可是,那里的人民却代代使用闪米特语交流,他们所信奉的便是闪米特女神。包括罗马帝国的皇帝塞弗拉斯,他于公元193~211年统治罗马帝国期间,所讲的也是迦太基母语,直到学习外语时,才学会了说拉丁语。传说中,这位皇帝的姐姐一直就没有学过拉丁语,当她对为自己服务的罗马奴仆下达命令时,总是讲腓尼基语。

不过,一些之前比较小的城邦、寺庙因没有自己的文化,或者比较薄弱,最终还是被罗马同化,像高卢、达契亚、不列颠等地方,就最早成为被帝国同化的地方。罗马帝国在这样的地方进行城镇建设,供奉罗马神,推行罗马传统习俗,推广拉丁语。现在的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以及罗马尼亚语,都是以拉丁语为母语演化而来的。这就足以告诉我们,拉丁语以及罗马的风俗,在当时传播的是多么广泛。后来,连非洲西北部地区一半以上的人都开始使用拉丁语,只剩下希腊、埃及保持着自我传统,当然,这也包括东方的中国。不过,有一些在罗马受教育、学习的人,同样将希腊语视为必要的学习,在他们眼中,希腊文明比拉丁文明要更重要。

在罗马帝国这个庞大、混杂的国度,贸易与生产的方式都相对要复杂一些。对于安稳生活的人们,农业是生活的主题。我们已经说过,居于意大利的农民,曾经一度是罗马共和国的重要支撑。但是,因为布匿战争,农民的位置转嫁给了奴隶。在希腊,耕种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地方,每一个自由的市民都要劳动,比如阿卡迪亚;而在有些人眼中,劳动却是最下贱的行为,只有奴隶才能操作,比如斯巴达人。当然,这一切都变成了过去,大部分希腊化的国家等级制度分明,奴隶阶层清楚,一些战俘成为专门进行耕种的农奴,他们的语言不同,彼此之间无法交流。也有一些奴隶的后代,他们没有文化,也不认字,在他们的思想中,从没有过争取权力的念头,也没有反抗压迫的意识。这些人的数量很多,但却从来没有成功地进行过起义、暴动活动。除了公元前1世纪,斯巴达克斯奴隶组织暴动,不过,这次暴动的人群都是些受过训练的角斗士。罗马帝国的共和国阶段,以及帝国初期,意大利的农奴过着惨无人道的生活,他们晚上要被锁起来,半边头发也被剃光,这让他们逃出去也极容易被人发现。不仅如此,他们没有妻子,每天受主人的非人虐待,有些主人甚至会将奴隶的手脚砍掉,或者残忍杀害。主人不将他们当人看待,只要高兴,就可以将他们卖去竞技场,然后与那里的动物进行厮杀。有哪一个奴隶起来反抗,将自己的主人杀了,那么,这一家的所有奴隶都将被钉到十字架上,活活钉死。雅典以及其他一些希腊地区,奴隶的生活稍好一些,但也同样很不幸。在这些奴隶心中,前来侵袭罗马的野蛮人并不是敌人,相反,更是他们获救的希望。

在那个时代,社会大多数行业中都有奴隶的身影,包括需要团体共同操作的工种,比如冶金、开矿、修路、划船等工作,都是由奴隶进行的。另外,国内所有服务性的工作,都由奴隶完成。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身份自由的穷人,工作是为自己的,他们可以挣到工钱。通常,他们会做工匠,或者监工等。因此,这种为了报酬而工作的团体,与奴隶成为同时存在的两个个体,并带有竞争性质。不过,我们并不明确,在那时的罗马帝国,会有多少人是为报酬而参与劳动的人。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这一人群与奴隶的比例可能相差非常大。其实,奴隶也不只是一种,有的是白天工作,晚上锁起来的;但有的则像自由的穷人一样,可以结婚成家、可以耕种、可以靠手艺挣取财富,只不过,他们要向自己的主人按时交纳租金。

在这些奴隶当中,还有一种是武装奴隶。这就是公元前264年,布匿战争开始的时候出现的。当时的伊特鲁里亚人,会让自己的奴隶与其他奴隶进行搏斗,以娱乐自己的生活。这一活动很快在罗马普及,并且非常时尚。罗马的所有有钱有势的人家,都会组建自己的角斗士队伍。有时他们会与人进行角斗,但更多时候,则要承担主人保镖的角色。不仅如此,有一部分奴隶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这发生在罗马共和国的后期,罗马人征服了拥有高度文明的地区,而这种地方受过教育的战俘便被带回罗马,成了有文化、有知识的奴隶。一般情况下,罗马贵族家庭的孩子需要家庭老师,而这些有文化的奴隶便要为他们当老师,教导孩子们文化知识。对那时的贵族们来讲,家里养一个有文化的奴隶,就如同养了一只听话的宠物。在这样奴隶制的环境中,现代文学变得越来越吹毛求疵。有的贵族会特别买年幼的聪明奴隶,为的就是让他学习,以后再卖出去,自己从中获取可观的收入。所以,抄写员、技工、珠宝匠这些行当中,就有很多人是奴隶。

当然,罗马从贵族团体统治的共和时期,一直到帝国受到瘟疫持续而崩溃,总共持续了400年,在这一段时间内,奴隶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公元前2世纪,战俘是奴隶的主体,所以,他们完全得不到人的待遇,大家可能想不到,所有残暴的虐待几乎都能发生在他们的身上。到了公元1世纪,文明让罗马人开始改变对奴隶的态度。而且,这时战俘的数量已经变少,奴隶的身价也比之前高了很多。奴隶主们很清楚,只有对奴隶好一些,才能让自己收获更多财富,才能让自己的美好生活更稳定。同时,在这种意识下,社会道德舆论也蔚然成风,正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发展起来的希腊精神与古罗马残酷产生碰撞,让后者有所收敛,如此一来,奴隶主就不能再随便让自己的奴隶去与动物们厮杀了。奴隶开始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得到金钱形式的奖励以及报酬。一定程度上,有些奴隶的婚姻也得到认可。有些农业生产是不需要大量奴隶操作的,只有收获或者播种的季节,这些奴隶才被需要。所以,农业地区的奴隶主就会将奴隶变为农奴,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去耕种、收获,但奴隶一定要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上缴主人,或者在特定的时间去给主人劳动。

当我们知道了这一事实: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罗马帝国其实就是奴隶制的国家,拥有自由与尊严的人,只占这个庞大国家的极小一部分数量。那么,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它最终为什么会走向崩溃了。在那一时期,罗马帝国的家庭生活非常少见,而促进思索与学习的家庭则更加少之又少。学院、学校,不但少得可怜,还都分布在很远的地方。自由的精神、意志几乎就不存在。整个罗马虽然拥有了伟大的建筑遗迹,平坦又开阔的道路,以及严格的权力制度和法律。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打击思想、扼杀智慧、残暴欲望为基础的。少数拥有国家统治、财富的人,其内心时刻充满着动荡与不安。来自文化、艺术、文明的快乐以及自由心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完全被根除。这让整个国家到处都是效仿与剽窃,所谓的艺术工匠多不胜数,过时的学者只会趋炎附势,这让庞大的罗马帝国在经历了400年的时间之后,没有产生任何可以令人引以为傲的文明,它连一个只有100年历史的雅典小城邦都没法相比。因为罗马帝国的治理,雅典文明没落了,亚历山大城的科学研究也消失了,包括处于那个时代的所有人,其精神也在一天一天地萎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