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07

第7章 最早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前面,我们对中生代最为茂盛以及兴旺的动物进行了简单介绍。在这一时期,恐龙就是热带雨林以及地球潮湿平原上的王者,翼手龙边滑翔边鸣叫,那些在林间、灌木丛中飞行的昆虫便是它的美餐。但是,除了这样以绝对性强势生存于陆地的动物,还会有很多数量、个头都不大的动物,它们为了生存,只能不断进行生存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学会忍耐。当太阳与地球被改变,不再像往日一如既往地仁慈与温暖,这些生存能力及忍耐的本领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些体形较小的恐龙类动物,以及跳跃本领很强的爬行类动物,因为经常受到大型动物的侵袭,其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胁。有的最终灭亡了,有的则强迫自己提升适应能力,最终向高山及寒冷的海边迁移。它们为了生存,身体上渐渐进化出一种鳞片,在后来的时间里,鳞片长成长长的管状,最后分开,变成了天然羽毛的雏形。这些雏形的天然羽毛将动物包裹起来,让动物们的皮肤具有良好保暖效果。正是因为这些管状鳞片的保温作用,动物们才在相对寒冷的地方生存下来,之前,无毛动物是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的。另外,这些动物很关心自己辛苦产下的卵。在之前,爬行动物生活在温暖的地方,它们对自己的卵完全不用费心孵化,阳光便足以让其自然发育。如今,这些新生的动物品种在新的环境中养成了保护自己的卵,并刻意通过体温去使其孵化的习惯。

对于寒冷的适应让这些动物的身体内部开始慢慢变化,渐渐地,它们体内可保持恒温状态,进而达到独立保持体温的功能。鸟类的祖先,大约就是专门捕食鱼类的海鸟,它们的前肢还算不上真正的翅膀,因为其样子更像企鹅的蹼足。比如生活在新西兰的鹬鸵就是一种很特别的原始鸟类,它的羽毛非常简陋,完全不能飞翔,而且也不像是进化之后的结果。对于鸟类来说,其羽毛在进化过程中是早于翅膀的,当其身体上的羽毛长出之后,就能够缓缓展开,并自然进化为翅膀。我们都知道,有一种鸟化石是这样的:腭上长有爬行动物才有的牙齿,而尾部也保持着爬行动物的长尾巴,但同时,它又生有一对鸟的翅膀。可以这样说,这种鸟在中生代时期一定与翼手龙为伍。只是,中生代的鸟类品种并不多,数量也很少。假如让我们回到中生代一探究竟,很可能连续几天也看不到一只鸟,甚至听不到一声鸟的鸣叫,只会看到翼手龙与昆虫们像捉迷藏一般于芦苇、羊齿丛中追逐。

另外,我们应该也看不到哺乳动物的影子。虽然哺乳动物已经早在鸟类出现的几百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但因为数量太少,体型又太小,基本不会让我们发现它的踪迹。

最早期的哺乳动物和那些最早期的鸟一样,因为体型太小,生存空间太小,所以被迫退居到寒冷的环境中去,并从此学会了适应寒冷的气候。哺乳动物皮肤表面的鳞片慢慢进化为羽毛状,如同一个皮肤保护层,这与鸟类的进化基本相似。它们也可以独立保持体温,并达到体内恒温的状态。只是,这些动物的鳞片没有进化为羽毛,而是变成了毛发。同时,哺乳动物完全不需要自己的体温去孵化下一代,它们只要将卵安放于体内,等到下一代的发育接近成熟,然后再产出体外就可以了。大部分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它们的下一代一降生,便是活蹦乱跳的样子。不过,幼体出生之后,母体仍然要继续保护幼体,并为其哺乳。现在的哺乳动物大多数都进化出了乳房,用其为自己的后代哺乳。当然,有个别哺乳动物是不同的,其中食蚁兽与鸭嘴兽便是如此。它们没有乳房,想要繁衍下一代,必须通过产卵才行。食蚁兽产下卵之后,会将其安放于自己腹下的袋囊中,那里温暖又安全,一直到后代被孵化出来,再用皮肤分泌的营养物质来喂食幼体。

想要回到中生代寻找鸟类的身影固然不容易,但想要在那一时期寻觅哺乳动物也同样不易,除非人们可以提前知道那些哺乳动物生存的准确地方。这都是因为在中生代时期,鸟类与哺乳类动物都不是地球的主导生物,而且身份并不重要。

按现在的推算,爬行动物的整个时间段大约持续了8000万年。用我们有限的知识来理解这一段时期,它可能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这一温暖、物种繁多的时期,一定可以亘古不变地延续下去,包括那些爬行的恐龙以及会飞的飞龙,都是如此。但是,宇宙自身不断积累的力量,以及它神秘不可知的变化规律,都注定要将这种看似可以亘古不变的环境打破,那些繁盛的生物马上将迎来灭绝。时代被分成一个又一个,100万年过后,又是一个100万年,因为世界几乎停滞的状态让环境变得躁动多变:平原地貌改变了,海洋、山川的位置改变了。在那一时期的岩石中,我们能够明确地看到:繁荣的中生代之后,便是一个漫长的衰落期。在这一时期,地球环境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种类也不断改变,更有新的物种接连出现。旧有的生物在经历了变化与灭绝的考验之后,也正努力适应着新的环境,比如菊石类就在这一时期蜕变出多个奇怪的种类。通常来说,环境越是安定,新物种的出现便越会受到压制。因为在适应的环境中,那些旧有的种族才是主导者。但在全新的环境下,旧有物种却受到新的考验,而新的物种则乘机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至此,岩石的有效记录中断了几百万年。中生代之后的衰落期如同一块厚重的幕布,将这个时代的生命进化全部遮住了。当我们再次于岩石中发现生命时,爬行类动物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那些有关恐龙、蛇颈龙、鱼龙、翼手龙、菊石类等生物全都销声匿迹了。虽然这些物种有着不计其数的变种,可一样都没留下,它们及它们的后代全部灭绝了。在寒冷中,这些生物失去了生存的机会。由此来看,这些曾经的生物本身以及变种都存在缺陷,对于当时的环境变化完全不能适应,因此不能得到保留。我们生存的世界,曾经经受过一段它们难以忍受的恶劣气候,中生代时期的生物就这样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我们看到了一个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时代:很多新的、更能抵抗寒冷的动植物,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导。

当曾经的生物历史面临着全新的一页,地球上仍旧如同死寂一般荒凉。随后,那些可以抵挡寒冷气候的乔木、灌木、可以开花的植物,被之前的苏铁类以及热带松柏类植物取而代之。而之前爬行动物得到繁殖的地域,不同的哺乳动物及鸟类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