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粽香在舌尖舞蹈
6593900000055

第55章 品读绳武楼

走进绳武楼,不得不折服于它的精美,一种艺术的芬芳在精美的外形下弥漫,让人有微醉的感觉。绳武楼是一座圆楼,楼门门楣上的石梁已经断裂,但是石刻的三个大字:“绳武楼”则是楼主叶处侯亲自题写,遒劲有力,深厚沉雄。绳武二字典出《诗经·大雅》“绳其祖武”,意为继承先祖业绩。绳武楼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8—1820年),系芦溪叶氏第十八世太学生叶处侯(乳名叶贞卿)所建。绳武楼外径438米,墙厚1米,占地105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楼体分内,外双环,内环一层,楼中共有72个开间,其中一,二层被等分为12个各有上下开间和一个天井的独立式住屋单元,三楼则为环楼通廊,分24个开间,属于单元式住屋与通廊式开间相结合的模式。

绳武楼精致的雕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共有600多处。据传,楼主叶处侯请来各地石、木、泥雕大师10多人精雕细啄,历经数十年才建成。绳武楼的雕刻也就式样各异,造型美观,品位不凡,显示出一种恢弘的气势。绳武楼的雕刻分为石雕、木雕和泥塑。圆楼大门上的石雕可称一绝,精美的构图章法、流畅的雕刻线条、生动的花草树木浮雕,无不匠心独运,美轮美奂。

在房屋的小门、客厅风屏、楼梯扶手、壁木厨、屋梁柱子上,到处是木雕造型艺术的集中表现。客厅屏风上刻着由蝙蝠、燕子、鲤鱼和铜钱组成的图案,粗看似乎无甚特别,细辨则在这些动植物雕刻中竟奇迹般的显现出“孝、悌、忠、信”,“福、禄、寿、全”等形态迥异的字;而屏风右侧的横木板面上还留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流光飞彩,气度浑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小书行楷字;再配以其中镶嵌的梅花浮雕、易板片雕及具有宗教文化特色的仙戎芦雕刻,整块屏风气韵浑然,古色古香,淳朴而富有风韵,沉着而具有生气,使人领略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韵味。这些雕刻的外层大都以金箔漆贴,历经百余年而不变色。而木雕中的花卉,人物、文字、对联、飞禽走兽、装饰画、窗格、雕栏、门额上的图案各异,尤其是镂空雕刻最为精美,主体雕刻形态各异,无一雷同。

泥塑散见于屋檐、门槛及墙壁上,有狮子、仙鹤、凤凰和蝙蝠等不同的造型。泥狮子憨态可掬,巨口微开,张牙舞爪,显现出小狮嗔怒之神态;仙鹤单脚独立,正用长嘴梳理着翼翅,活灵活现,生动逼真;凤凰富丽堂皇,飘然欲飞,其间的色彩以大红和金黄见多,旁边又以青、赤、蓝、黑等颜色为辅,亦可见色彩运用之妙;蝙蝠之头凸出于壁外,双翼嵌于壁中,呈欲飞之状,非常精妙传神。其中的“龙凤呈祥”之图,龙飞凤舞,在祥云缭绕之中,神态灵动,神秘而超脱,别有一番韵致。

绳武楼的壁画也别有趣味。从楼的大门进去后就可看到墙壁的两堂,各有壁画绕圆楼一周,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内容丰富,意蕴悠然。走进绳武楼,站在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我们抬起头,就能看到墙头的一对花鸟石雕,或者屋檐上的一件水草木雕,或者墙壁上的一幅壁画,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已经幻化为某种文化符号,传递岁月的声音和历史的厚重,整座绳武楼,无时无刻地弥漫着审美的气息。

绳武楼的精美并非一目了然地张扬,甚至刚到绳武楼的人会被其破落的表象迷惑,身处低矮的房屋和杂乱的树木之中,楼房前是一些随意丢弃的垃圾,几条狗懒懒地卧在楼房的门洞里,连睁眼看看也毫无兴趣,整个绳武楼犹如老实巴交的农民,寂寞地站立在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的河边,和附近色彩鲜艳的楼房形成鲜明的对比。绳武楼没有哲人的睿智,它只是一洗铅华地存在。可是当你走进去之后,你才发现它内涵的丰富已经不是身处某种距离之外的想象,浓缩土楼精华绝对不是夸大的言辞。绳武楼犹如某些女人,尽管不是靓丽得让人两眼放光,甚至其貌不扬,但走进去之后才发现是耐人寻味,值得慢慢品读欣赏。绳武楼就是如此,它闲淡地站在闽南山区的河边,在流水舒缓地流淌中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