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笑话王中王:幽默调皮小故事
6594000000003

第3章

军衣缝诗结良缘

唐开元年间,皇宫中令宫女缝制一批军衣,发给守边士卒。军衣发给士兵之后,有个人发现短袍内夹有一首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重结身后缘。

得诗者将此诗呈帅将,一直转到宫中。唐玄宗得知后,也很同情,便将此诗遍示六宫,说:“这首诗是谁写的,只要说出来,联不降罪于她。”

有一个宫女站了出来,承认诗是她写的,并提出愿嫁给边塞得诗的士卒。玄宗同意了她的请求,并将她送往边塞。两人见面后,宫女含泪对那位士卒说:“原想今生无幸,指望来世有缘,不料能在今世相伴!”在场将士无不泪下。

江南竹恋江南柳

明朝时,明州地方有一名女子,名叫柳含春,年方十六岁。一天,她去寺庙烧香。那寺院内有一位少年和尚,名竺月华。他见柳含春姿色艳丽,心中暗爱。于是嬉以柳姓为题,念了几句词云:

江南柳,嫩绿未成荫。攀折尚怜叶小,

黄鹂飞上力难禁。留取待春深。

柳含春听了小和尚念的轻薄之词,心中不快。回家后告到了官府,其时,方国珍为浙江行省左丞相,他接到状子,便将小和尚押至法堂,并装入行笼内,准备沉江示众。方国珍道:“我也以你的姓氏为题,送你几句词吧。”词云:

江南竹,巧匠结成笼。好与吾师藏法体,

碧波深处伴蛟龙。方知色是空。

竺月华一听,忙哀告道:“只怪我凡心不净,胡言乱语,老爷要处死我,我死而无怨,只是请老爷容我再作一词。”方国珍道:“也好,容你再填一词。”竺月华随口吟道:

江南月,如镜也如钩。如镜不临红粉面,

如钩不展翠帏羞。空自照东流。

方国珍听了大笑,觉得小和尚不仅有情,而且多才,于是就释其罪,并让他蓄发还俗,与柳含春结为百年之好。

诗断风流案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当地崇仁寺和尚与大悲庵尼姑私通,有人发觉后把和尚尼姑绑至公堂,请求处置。郑板桥见两人年龄相当,战战兢兢,且又不愿意伤害对方。郑板桥心生怜悯,决意成全他们,于是当堂赋诗一首: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规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记住当堂郑板桥。

郑板桥善意调笑,和尚尼姑转悲为喜,兴高彩烈地成婚去了。

神智体诗

神智体诗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智趣游戏诗。它将诗句用图文合一的形式表现出来,理解时除了认字以外,还要从字体的特别表现形式中仔细琢磨。

据《艺文类聚》载,苏东坡曾作有一首神智体诗《晚眺》,如图:

诗的意思是:

长亭短景元人画,老大横拖瘦竹节。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不把诗句字字全写,而是以图写意,令人自悟。据说苏东坡曾以此诗诘难北朝来使,使其后不敢谈诗。

相传广东饶平岗有个叫尤孟娘的才女,也写过一首智体诗:

这首诗是她写给意中人的。但是她的意中人收到后久久没有弄清她的意思,便去请教另一位朋友。那位朋友看出诗句是:

长夜横枕意心歪,月斜三更门半开。

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长)无人来。

那位朋友明知这是幽会诗,却不给他的朋友说明,企图桃将李代,自己冒名前去幽会。不料却被尤孟娘的哥哥发现了,为此吃了一顿官司。

常改常新的清明诗

杜牧的七言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趣的是,古今人士对这首诗有多种改写。

有人将它改成三言诗:

清明节,雨纷纷。

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指,杏花村。

有人改为六言诗:

清明节时雨纷,路上行人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有人将它改为词曲: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更有人将它改为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场景:雨纷纷。

人物: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979年的清明节,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有人将诗改写为:

清明时节泪纷纷,九亿人民恸断魂。

借问怨从何处起?红墙里面出妖精。

咏筷诗

清代大才子袁枚写过《咏筋》(筋即筷子)诗: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口中?

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这大概是他胸有郁结,借筷子发泄。

宋代的程良规也有《竹箸》(箸即筷子)诗一首:

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

滋味他人好,乐空去来忙。

这又是另一番滋味。

不气歌

清代的阎敬铭曾用白话写过一首《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阎敬铭在清朝曾出任山东巡抚,光绪时官至东阁大学士。他在清末那种腐败的政治制度下,在财政上悉心筹划,开源节流,做了一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是清末著名理财家,一时有“救时宰相”之称。

当时慈禧太后要用兴建海军的费用修建颐和园。当初阎敬铭坚决不给开支这笔款项,因此不得慈禧欢心,加上李莲英为首的太监妒阎敬铭的守正不阿,常在慈禧面前进谗言,阎敬铭终于被借病解职。不久,他便告老还家乡陕西朝邑。

阎敬铭的这首《不气歌》,显然有着他当时的心迹。即便今日,也可以供人们制怒息气借鉴,不失为一副清凉妙药。

为“刮地皮者”造像

明代李开先的《一笑散》中,有一首讽刺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贪得无厌,不择手段的散曲《醉太平》,作者佚名,但流传颇广。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

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素里寻豌豆,

鹭鸶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内刮脂油,

亏老生下手!

情诗拒贿

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师道为了扩充地方势力,派人送金银财宝给水部员外郎张籍,以图拉拢。张籍婉拒礼物,回寄一诗: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争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如果不知道以上历史故事,谁都会以为这首诗是一个已婚女子婉辞拒绝一个追求她的“第三者”男子的。张籍用这种口吻,委婉含蓄地拒绝为李师道效劳,一方面不使李师道感到过分的难堪,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自己对朝廷的忠心耿耿。以此诗达意,周旋二者之间,颇为巧妙得体。

拆字诗

宋代刘一止有一首诗云: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乃坚,古木枯已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

这是一首拆字诗,每一句中都有一个拆字结构。这首拆字诗文意比较自然。

十二生肖诗

中国民间用十二生肖纪年,由来已久。所以,古代用十二生肖写诗的不少,比较有名的是载于《列朝诗集》的明代文人胡俨写的《十二生肖诗》: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

舞羊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十二句诗,每句含十二生肖之一,而且均用一则典故引出。

不知足

日头东升又归西,天上星星朗朗稀。

十字街前有长短,树木庄稼分高低,

常叹人心不知足,得了乌鸦想锦鸡。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还缺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买下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收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时来运转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低。

做了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

一朝面南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

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盘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上天梯子未做起。

吩咐快做上天梯,阎王发牌小鬼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宫不华丽。

争来争去比高低,贵贱都要空手归。

归去才知万事空,人人入土都成泥。

明日歌与今日歌

明代文嘉,字休承,江苏吴县人,有《钤山堂书画记》行世。他所作的《明日歌》传诵很广。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黄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还写过《今日》诗,堪称《明日歌》的姊妹篇,通俗而富有哲理。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郑板桥的贺寿诗

郑板桥一日到一位姓陶的朋友家贺寿,正逢滂沱大雨。他刚进门,主人便捧出文房四宝,请他写贺词之类。郑板桥也不推辞,挥笔就写下“奈何”二字。人们围上来看,都不解这是何意。郑板桥连眼也没抬,接着又继续写下两个“奈何”。众人哗然,主人也很尴尬,不知郑板桥要搞什么名堂。正在众人惶惑之际,只见郑板桥笔走龙蛇,唰唰唰写了下面三句,合起便是:

奈何!奈何!奈何!

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陶公寿,

寿比滂沱雨更多。

至此,大家才恍然大悟,称赞郑板桥即景赋诗,才思敏捷。

妙题《百鹅图》

清乾隆皇帝得到一幅《百鹅图》,便召集翰苑近臣,为图题诗,群臣害怕不称皇帝的意思,都不敢轻易落笔。唯独纪晓岚并无顾忌,濡墨挥毫疾书:

鹅鹅鹅鹅鹅鹅鹅,

一连七个鹅字,起句如此写来,且不知下文。只见他接着又是一句:

一鹅一鹅又一鹅。

群臣一看这两句,脸露讥笑,窃窃私语:这也能算诗吗?

纪晓岚不屑一顾,挥笔续了以下两句:

食尽皇家千钟禄,

凤凰何少尔何多?

乾隆皇帝看了,不禁拍掌连连称赞好诗。诗中前两句起语平平,后两句突转题意,由鹅论人,讽刺身踞高位吃白饭的群僚。原来讥笑诗作的人,顿感自惭形秽。

一字到底的诗

六朝梁代诗人鲍泉有一首《奉和湘东王春日》的诗,十八句全以“新”字打头,一“新”到底: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

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

新水新绿浮,新禽新听好。

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

新枝虽可结,新愁讵解颜。

新思独氤氲,新知不可闻。

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

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全诗句不离“新”,甚至还有十三句中一句两“新”,却不显得拖沓重复,还给人一种花样翻新之感。

无独有偶,张子厚一首《咏芭蕉》诗,也是句句有“新”字:

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

愿学新心养新德,长随新叶起新知。

句句有“新”,四句用了七个“新”,而且还有与“新”同音的“心”三个字,实是有心用新之作。

夫妻相思回文诗

宋代的李禺写过一首夫妻相思的回文诗,顺读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读是妻子思念丈夫。顺读如下: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倒读则为: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吉鸿昌的谜语诗

一字十一口,鸟在江边走,

日曰分上下,河南扶沟有。

这是吉鸿昌将军自作的一首诗谜,其中含有“吉鸿昌乃河南扶沟县人氏”之意。说这首诗是谜语诗、嵌名诗、打油诗都可以。诗作成的时间约在1927—1931年间。

据吉鸿昌的夫人胡洪霞说,这是她和吉将军1927年在潼关新婚后第一次同回河南扶沟县吕谭镇时,听吉将军先在酒席上对家乡父老们念诵,以后又由乡亲们写在镇街的大墙上传开的。

吉将军把自己的姓名籍贯编成朗朗上口的诗谜,不仅颇有情趣,而且最后一句“河南扶沟有”的“有”字,显然是借用士兵在操练时被点名应声答“有”。诗虽然很短,很风趣,却不无军旅生活情景,不失军人气概。

情诗谢客

女儿心上想情郎,

日写花笺十万行。

月上枝头方得息,

梦魂又欲到西厢。

这首从字面上乍看是情诗的七绝,乃是一首《谢客诗》,经年流传颇广,辗转传抄。传者以为这首诗是端木蕻良所作,其实不然。

据考,这首诗记录在秦牧所写的一篇记端木蕻良的散文中。其实,秦牧只是听别人传说端木蕻良家门上贴有这首诗,而未注意考究这首诗的作者。

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是戏剧家欧阳予倩。根据端木蕻良本人回忆,1942年春天在桂林的时候,他由于写作任务很多,而欧阳予倩这时又想约端木蕻良写京剧《王翠翘》,故在自家门上贴上了“谢绝来宾”的纸条。某天欧阳予倩又来催稿,看到门上的纸条,而端木蕻良又不在家。欧阳予倩一时诗兴大发,便拔笔写下了这首诗贴到门上扬长而去。

端木蕻良回来后,看到这首诗大笑一场,认为很有意思,又能起到谢客作用,便保留在门上。

白居易的“检讨”诗

白居易在杭州任刺使期间,除了饮水吃菜一定要在当地购买外,从不索取任何名贵物品。想不到他离任回家以后,竟发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于是写下一首“自我检讨”的诗。

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原来他在游天竺山时,带回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感到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要是每个游人都带回去可爱的石子,那么天竺山还成什么样子?这种损失,抵得上贪污千金,不像个为官清白的人的作为。

老舍与联名诗

一天,有许多青年人到老舍家中访问,并向老舍请教作诗方法。老舍说:“我可不会作诗,不过瞎凑而已。”有人便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他推辞不过,当时便吟诵了一首别致的五言绝句:

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

冰萤成舍我,碧野林枫眠。

二十字中,把八位文学家、艺术家凑在一起,而且不失诗的意境。诗中的“大雨”即孙大雨,是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冼星海”是现代音乐家。“长虹”即高长虹,是现代诗人。“万籁天”是戏剧电影艺术家。“冰萤”是现代女作家。“成舍我”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是老舍的好友。“碧野”是当代作家。“林枫眠”是著名画家。

另一次,1944年4月18日,蜇居重庆的文艺界人士,在百龄餐厅举行庆祝老舍创作20周年纪念茶会。郭沫若、茅盾、黄炎培、沈钧儒、吴组缃等名流,纷纷到会表示祝贺,竞相献上贺词、书画、花篮和寿糕。唯有吴组缃事先没有准备礼物,众目睽睽之下,只见他举目四顾,即兴把一些与会作家名字组成一首诗,由郭沫若当场朗诵:

戴望舒志向文柄,凡海十方杨振声。

碧野长虹方玮德,青崖火雪旺辉英。

高歌曹聚仁熏宇,小默齐同金满城。

子展洪深高植地,寿昌藤固蒋青山。

老舍听罢,兴兴不已,连声称赞吴组缃这份“礼物”符合自己所好。原来这对忘年之交在敌机空袭重庆时,早在阴暗的防空洞里精于此道,联名成诗十分成功,被时人广泛传诵。

鼠祭

有三个连襟兄弟因岳父亡故,各自忙着准备祭礼。大襟兄备猪,二襟兄备羊。惟有三襟弟穷得叮当响,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愁得躺在床上,吸着旱烟袋苦思冥想。正巧一只过梁老鼠掉下来,他一烟棍将老鼠打死,灵机一动,就想用老鼠去作岳父的祭礼。

三襟弟捧着盛老鼠的托盘,来到岳父灵前,故意拉长哀调,念了一篇祭文:

大姨爹抬猪,二姨爹抬羊,唯有我三姨爹穷困无钱。冥思苦想,辗转睡床。看见老鼠,走过屋梁。拿起烟斗,打出脑浆。一瓢滚水,烫得毛光。一把稻草,熏得焦黄。河边开剖,血流满江。血映天红,惊动玉皇。玉皇传问,肇事何方?天兵回禀,杀鼠治丧。玉皇惊愕,怒斥荒唐。自古祭礼,杀猪宰羊。未闻鼠祭,罕见独创。天将跪禀,恕听端祥。鼠身虽小,其味喷香。羊吃百草,猪吃粗糠。鼠吃五谷,粒粒细粮。人说一鼠,可顶三鸡。味道鲜美,滋补营养。亲朋六眷,阵阵闻香。众口赞同,鼠胜猪羊。敬献岳父,表婿寸肠。祈祷冥福,灵前鉴赏。呜呼尚飨。

题画鼠诗

漫画配上讽刺诗,常常诗画相得益彰。这种形式为当今许多漫画家和诗人们多用。其实,这种手法早在清代就为一些文人画师普遍采用。光绪年间有一个叫江标的江苏画家,常为人画纨扇。一日一位官场友人求他画扇,江标笑应,遂挥笔作二鼠,旁有胡桃一只及花生数枚。寥寥数笔,墨迹简洁。画毕,题诗一首:

老鼠哥哥,你何事终宵闹我?

蜡烛已残,油灯又破,忍使俺无端闷坐。

刚到新年,福橘乌菱,早饱哥哥肚;

只剩得几英花生,还有胡桃一个。

些许桐子,不值今宵小吃,恐教受饿。

劝哥哥明日还来,预备干粮,细嚼五更鼓。

无疑,诗画相配,包含着对腐败官场的绝妙讽刺。

张宗昌的“诗”

土匪出身的北洋军阀张宗昌几乎目不识丁,粗俗不堪。当时有人说他有“三不知”:不知手下有多少兵,不知手中有多少钱,不知自己有多少小老婆。

1924年,张宗昌因支持奉系军阀张作霖有功,1925年由张作霖推荐提任山东省军务督办。张宗昌到任后,装出一幅礼贤下士的姿态,请蛰居潍县的前清状元王寿彭当教育厅长,并请王教他认字、作诗。张宗昌还真的出了一本书《效坤诗抄》,分赠友好。摘其中几首如下:

其一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其二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

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

你奶奶早已回沛县。

其三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

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链。

藏头诗

藏头诗,亦名“藏头格”,古杂诗的一种,字句不限,但也讲究音韵对仗。藏头诗通常将所言之事藏于诗句之首。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张顺夜闹金沙渡》一段,吴用为了达到叫卢俊义上山入伙的目的,叫卢俊义在白粉壁上写了四句卦歌:

芦花丛里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迷难可无忧。

诗中四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便是“卢俊义反”四字。因此,卢俊义的家人向官府告发卢俊义反叛朝廷,说:“家中壁上现写下藏头反诗,便是老大的证见。”

四川某军阀为其父治丧,请一老文人作诗吊唁。其深知军阀父子恶行,便写了一首藏头诗:

烧酒奠灵前,

火纸化青烟。

老人今何在,

死去不复还。

得失古今有,

好名天下传。

军阀看了,以为颂其父德行,便高挂灵堂,宾客中有细心者,看到诗中奥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军阀还以为是称赞好诗呢。只有秘书看到,连忙告诉军阀,每句头一字连起来是“烧火老死得好”,是揭其父隐私的。原来四川人称私通儿媳者为“烧火老”。气得军阀将诗扯得粉粹,但却怕家丑外扬,只好悄悄作罢。

数字入诗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有一天在江边赏景,见江面有一艘渔般乘风飞棹而来,兴之所至,即命随行大臣纪晓岚用十个“一”字,写一首七言绝句诗。纪晓岚素有捷才,只见他沉思一会,便口占一诗道:

一篙一橹一渔舟,

一个艄公一钓钩。

一拍一呼还一笑,

一人独占一江秋。

细品此诗,十个“一”字用得十分得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秋江鼓棹图。

还有一首无名氏的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首五言绝句,区区二十个字,数字占去一半。纪晓岚的诗中二十八个字反复用了十个“一”字,没有重复之嫌;无名氏的这首诗,用了十个数字,却无一重复,从一到十,也很得体,读来琅琅上口。难怪这首诗被列入小学生的识字课本。

对诗词中的数字不能完全以数学观念去理解,因为诗词中的数字有虚描与实描、泛指与专指的不同。如杜牧的诗: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廓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的“千里”并非确数,而是泛指广袤的江南春色如火。而杨慎却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因此武断“千里”应为“十里”,恐怕就有些牵强附会了。相反,在叶绍翁的诗中:

游园不值

应怜履齿印苍歃,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里的“一枝”二字,非常精警。在此大概应该以实数去理解,而不能看作“数枝”。试想:诗人乘兴而来,却被关在门外,未能饱览满园春色。但是,一枝红杏仿佛尽知人意,探出墙来向诗人透露了春天的信息。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心驰神往,一种无限依恋之情,洋溢诗外。

“无亿”与“无意”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成婚不久,辞别娇妻到长安做官。卓文君思念丈夫,日日盼望司马相如来信,可是,苦苦等了五年,才得到司马相如的书信一封,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十三个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有敏思之才,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奥妙。在这行数字之中,惟独缺“亿”这个数。“无亿”的谐音即“无意”。看来司马相如有了离异之心,又不便直说,所以写了这样一封信。

卓文君想当年冲破重重阻力,与司马相如私奔成婚,而今看到这样的信,非常伤心,于是,她挥笔回书,写道: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风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接书,为文君九曲回肠所动,为往昔的恩爱所动,遂痛悔不已,与文君相好如初。

十七字诗

明朝正德年间,有个叫李赖子的,好作十七字诗,能触目成咏。当时天旱,太守求雨未应,他作诗嘲笑太守。诗云:

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

昨夜推窗看,见月。

诗传到太守耳朵,甚为生气,下令传讯他。太守说:“你善吟十七字诗,不妨再来一首。若是佳作,便放了你。我的别号叫西坡,就以此为题吧。”

李赖子一生玩世不恭,并不多加思考。应声吟道:

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

若将两人比,差多。

太守被激怒了,令人打他十八大板。刚打完,李赖子又吟道:

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

若上万言书,打杀。

太守更加怒不可遏,判他诽谤罪,发配郧阳。临走,李赖子的舅舅前来相送,两人相持而哭。哭罢,李赖子说:“临别没有什么送舅舅的,就吟一首诗相赠吧。”说完,口占一诗云:

发遣在郧阳,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三行。

两人为何是三行泪呢?原来他舅舅是一只眼也。

改诗趣话

(一)

明代奸相严嵩当权时,民间有人把《神童诗》前八句改成二首五言诗。原诗是: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改诗是:

天子重权豪,开言惹祸苗。

万般皆下品,惟有奉承高。

少小休勤学,钱财可立身。

君看严宰相,必用有钱人。

(二)

《红楼梦》有《好了歌》云: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人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有人作《新好了歌》曰:

世人都晓“倒爷”好,倒来倒去都发了!只要能把大钱赚,道德良心不要了。

世人都晓“后门”好,这条路子“没治了”!不管事情有多难,最后全都办成了。

世人都晓“宴会”好,四菜一汤吃肥了!你请我来我请你,反正公家报销了。

世人都晓“扯皮”好,不费力气不费脑,扯上三年又五载,问题自然不见了。

世人都晓“官僚”好,这顶帽子妙极了!出了问题别害怕,戴上帽子没事了。

(三)

李白有诗《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为何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今有《将进酒新篇》:

君不知席上珍馐何所来,千金一掷公款付。

又不见政策三令又五申,照吃不误嘴不停。

人生得志须尽欢,莫待无权空对盏。

水陆八珍且为乐,杜康五粮任品尝。

美酒佳肴为我用,管它散尽千金财。

酒杯端,政策宽;筷子提,事好办。

一帮陪一客,笑语盈盈杯筹错。

丰泽园,五芳斋,满座春风春花开。

今日食客似飞蝗,遮天蔽日去复来,

吃完东家吃西家,欲吃何患无美词。

快上菜,莫停箸,推杯换盏醉未休,何日能消百姓愁。

标点符号实用歌

讲起成绩一大套,不需停顿用句号。

说起问题少为妙,最佳使用省略号。

见到上司先弯腰,“鞠躬尽瘁”像问号。

遇到群众脾气暴,一句一句惊叹号。

批阅文件少动手,习惯圈个大句号。

百忙之中读报告,无意常念“加括号”。

不懂照样能装懂,救驾莫忘破折号。

顺风想到逆风时,文责不负多引号。

此歌名曰实用歌,歌名请用书名号。

钱的忠告

劳动的钱,使你幸福坦然;

奖励的钱,使你加倍实干;

援助的钱,使你感到温暖;

积蓄的钱,使你珍惜勤俭;

集资的钱,使你力量无限;

节省的钱,使你美德璀璨;

拣来的钱,使你用之不安;

偷来的钱,使你胆战心寒;

骗来的钱,使你狗胆包天;

受贿的钱,使你贪得无厌;

贪污的钱,使你灵魂糜烂;

挪用的钱,使你有借难还;

挥霍的钱,使你浪费无边;

恩赐的钱,使你变成懒汉;

贺喜的钱,使你加倍偿还;

搜刮的钱,使你欲壑难填。

一字歌

(给某公画像)

一杯清茶,泡淡了多少宝贵时光;

一份报表,压弯了多少坚硬脊梁;

一支朱笔,堵死了多少能人的出路;

一个批示,毁灭了多少大胆的构想。

一个指令,耗费了多少资金和人力;

一个电话,催动了多少人四处奔忙;

一圈巡视,享受过多少排场;

一趟美差,饱览了无限风光。

一场改革掀起滔天巨浪,官运享通怕要变成一枕黄粱。

十字诗谜诉怨情

宋代著名的女诗人朱淑真在她的丈夫变心后,曾巧作一则“断肠谜”,抒发怨恨绝决之情: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全诗十行,既抒发了心中怨恨,又组成了一首谜诗,每行各打一字。聪明的读者肯定一读便猜出了这十字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