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司马
6645100000016

第16章 悲欣交集的境遇

曹操的这一次出征东吴,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以兖州刺史的身份,率领数千兖州子弟随同出征。

司马懿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次与兄长的告别,竟是永别。

建安二十二年的这个春天,中原大地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瘟疫。这场瘟疫来势汹汹,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后来曹植在《说疫气》中这样描写瘟疫带来的惨象:“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

司马朗带着部属赶到长江之畔的居巢时,瘟疫也已经在军队里传染开了。司马朗一向爱护属下,他在军营中不断巡视,查看军卒的病情,甚至亲自送汤侍药。

瘟疫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染性。司马朗和染病的军卒多次亲密接触后,很快也被传染了。以当时的医疗水平,对于这类瘟疫基本是无药可救的,染上的人,均难逃一死。

司马朗很快就被死神夺走了生命,年仅四十七岁。临死之前,司马朗因为自己未能为国出力,深感愧疚,于是写下遗言:“刺史蒙国厚恩,督司万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疠,既不能自救,辜负国恩。身没之后,其布衣幅巾,敛以时服,勿违吾志也。”

人世间的事,往往是欢笑中夹杂着悲伤,快乐中蕴藏着痛苦。司马朗的猝然辞世,让司马懿痛心不已,但他却不知道,兄长之死,却为他的命运打开了柳暗花明之门。

曹操在读到司马朗这封情深意真的遗书后,深受感动,流泪不止。就在这一刻,曹操对司马懿的偏见坚冰突然出现了消融的迹象。司马朗既然死了,“三马”不再成形,那个预兆式的噩梦不破而解,曹操对司马懿的戒心也随之大减。

司马朗忠心奉公,为自己辛劳十六年的情形一幕幕浮现在曹操面前。在互惠法则的驱动下,曹操为自己的无以为报而感到愧疚。不过,司马朗死了,他的兄弟司马懿、司马孚还在。曹操的这一份回报之心自然而然就转向了司马懿和司马朗。

曹操随即又想起,这些年来,虽然自己一直不怎么待见司马懿,但司马懿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依然兢兢业业,夙夜在公。曹操顿时感到了另一种愧疚。

在这两种愧疚的双重作用下,曹操终于改变了对司马懿的不良印象!当偏见的阴霾散去后,曹操也开始慢慢看到了司马懿更多的优点。

这是司马懿一生中最大的命运转折点。而这样一个峰回路转的机会,其实是他的兄长司马朗无意间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与司马懿同病相怜的曹丕也同样罹受了瘟疫带来的沉重打击。与曹丕意兴相投的“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在瘟疫初起之时就感染而死。其后,徐干、应玚、陈琳、刘桢也陆续死于这场瘟疫。再加上孔融和阮瑀早已死去,至此,建安七子已尽数离世,曹丕在夺嫡之争中饱受的煎熬之苦,只能通过与这些文学天才们诗歌酬唱来加以排遣。如今,知音全逝,前途未明,曹丕深深感到了命运的无常、生命的无奈以及自己的无助。

曹操对孙权发起进攻。东吴这边,军事主将鲁肃刚刚去世,孙权任命鲁肃推荐的吕蒙都督军事。吕蒙的战略思路和鲁肃大为不同。鲁肃一向坚持联合刘备,共同对付曹操。而吕蒙则将刘备视为头号大敌。在吕蒙的主导下,孙权同意暂时向曹操臣服,以便集中精力对付刘备。

曹操征讨孙权多年,一直没能顺利征服,这一次孙权的投降,让曹操大喜过望,决定马上撤军回师。这个好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后方镇守邺城的曹植耳中。

曹植闻讯大喜,身上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他立即召集群臣在府上设宴,开怀痛饮。曹植放松了自我约束,群下自然上行下效,一时间,君臣喝得东倒西歪,好不畅意。在这个时候,竟然没有一个老成持重的人提醒、规劝一下曹植。可见曹植一党中,着实缺少具备政治大局观的人才。

曹植喝得兴起,又再下令,让群臣跟随自己去郊外游春。曹植坐上马车,一路疾驰,来到魏国王宫的正门之前。

这座正门叫做司马门。按照礼制,只有身为魏王的曹操才可以乘车从司马门出行。其他所有人等,只能走司马门两旁的边门。

曹植在酒精的催发下,早已得意忘形,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了掌控魏国的一切权力。当门吏依礼拦住曹植的马车,请他从边门出行时,曹植勃然大怒,对着门吏一阵怒斥。曹植杀门吏可是有先例的。门吏担心自己的脑袋不保,不敢违逆,乖乖地将司马门打开。

曹植驾着马车,从司马门疾驰而出,好不快意。这一路上,人们以为魏王曹操本人出行,个个恭谨万分。曹植扫视大道两侧,更是有一种踌躇满志、君临天下的超级快感。

这一天,曹植玩得十分尽兴,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曹操率领大军回到了邺城后,很快得知了曹植擅自从司马门出行的放纵之举。曹操的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曹操一向治军极严,特别讲究令行禁止,就连自己违犯了军令,也不轻易放过。最著名的就是“割发代首”的故事。

有一次,曹操率军出征,路过麦田。为了不让马匹践踏麦田,曹操特意下令,大军行处,不得伤及麦子,违者斩首。全体士卒个个凛然遵守。但偏偏麦田中一只鸟儿突然飞起,导致曹操的战马受惊,蹿进麦田中,踩坏了一大片麦子。按照曹操刚刚下达的军令,这就是死罪。但曹操是三军主帅,如果将主帅就地正法,出征就失去了意义。可是,如果曹操犯法而无须惩罚,军令也就失去了严肃性。于是,曹操决定“割发代首”。在当时的世代,割发并不像我们今日是一件平常之事。人们奉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的社会价值规条,甚至有一种髡刑,专门是以剃除头发作为刑罚的。所以,曹操的“割发代首”并非惺惺作态。三军将士见曹操如此严遵军法,个个深受触动。

曹植虽然是曹操最宠爱的儿子,但他还是不能容忍曹植的自由放荡,目无法纪。曹操立即将曹植叫来,痛斥一顿,然后下令将那位司马门守吏斩首!

要不是曹植一向深得曹操欢心,这个被砍头的人就该是曹植了。那个守吏是当了曹植的替罪羊。曹植的脑袋虽然保住了,但他的政治生命却从此走向了终结。曹操再也无法找回当初对曹植的喜爱之情了。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已经在心里将这个空有才华,却不堪大用的儿子从继承人的名单上划去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曹植也像众多乐极生悲的才人们一样,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倒在了终点线上。

曹植被排除后,曹操的选择就只能是曹丕了。曹丕在无尽的绝望中,竟然极其幸运地迎来了绝地逆转的消息。几个月后,曹丕被正式册立为魏国太子。

曹丕强忍着兴奋,表现得平静如水。但是,当老臣辛毗赶来祝贺时,曹丕终于忍不住了。他急匆匆地将辛毗请入内室,也顾不上君臣礼仪了,紧紧地搂住辛毗,在他耳边轻轻地说道:“辛公,你可知道我心中是何等的欢喜!”说完,曹丕竟然涕泪横流,把辛毗的衣衫都润湿了。

要说曹丕能够赢得夺嫡之争,确实很不容易。他在劣势尽显,相形见绌的情况下,一直苦苦耐守,终于等到了曹植犯错,从而绝地逆转。这一份饱尝艰辛的心路历程,在曹丕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彻底地改变了曹丕的价值判断。曹氏手足相残的悲剧,也因为这一段风云变幻的争斗历程而埋下了无可挽回的伏笔。

曹丕被立为太子后,司马懿的春天也随之降临。曹操下令,让司马懿和司马孚两兄弟担任太子曹丕的中庶子。中庶子一职,是太子的亲密侍从和贴身顾问。这一任命,绝对是重用的象征,是多少人苦求而不得的。这与当初曹操着意提醒曹丕注意司马懿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曹操之所以同时提拔司马两兄弟,多少隐含着对他们因公殉职的长兄司马朗过往的忠诚与贡献的弥补之举。这同时也表露了曹操对司马懿的猜疑之心终于烟消云散。

但此时此刻,还不能说司马懿已经得到曹操的信任,更不用说倚重了。如果司马懿因此而得意忘形的话,曹植式乐极生悲的悲剧也将在他身上重演。

板凳已坐十年冷,雄心依旧未成灰。在苦苦熬过艰辛岁月后,即将步入“四十不惑”的司马懿终于要摆脱边缘人物的角色了。他内心中当然也像曹丕那样欣喜如狂,但他却不会像曹丕那样对着辛毗失态般地宣泄。他内心里要淡定得多,因为曹氏兄弟这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给他上了活生生的一堂“权力争夺课”。

司马懿明白了,在权力的角斗场上,是没有手足之情的;司马懿明白了,权力不可能从天而降,必须要靠争夺才能获得的;司马懿明白了,在权力之争中,只要坚持地足够久,再厉害的对手也会犯错;司马懿明白了,只要权力一刻没有入手,就决不能有片刻的放纵……

……

心理感悟:在人生争途中,赛点才是真正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