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6731500000016

第16章 开方

厉周吉

从上小学,我就开始给人开药方。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上火牙疼的特别多。但治疗牙疼,却没有很有效的办法。

我母亲就经常牙疼,疼起来,寝食难安,叫苦连天。每当此时,母亲就埋怨父亲无能,说要是爷爷在世,肯定轻而易举地就给她治好了,根本不用受这份罪。

我爷爷在世时是附近村里有名的中医,别说一般的病,就连很多难以治愈的疔疽恶疮也不在话下。

看母亲受这般折磨,再加上被母亲埋怨,要强的父亲就硬着头皮给母亲开方,父亲记忆力很好,但没上过一天学,想开方只能找人帮忙,于是正在读小学的我就承担起了这项重任。

起初我只给母亲开方,邻居们知道后,也找我开,渐渐地,大半个村子里的人都来开方。每当有人前来,父亲总是先询问病情,然后口述药名和分量,我则如实记录下来。

我发现对来人的病情,父亲问归问,开出的药方却基本一样。于是再有人来,往往父亲还没问清病情,我的药方就已经写好了。每当此时,病人总是夸我一番。

这天,又有病人前来开方,我开好后,父亲要我念一下,待我念完,父亲稍作犹豫说:“吃吃看吧!不合适的话再来改方。”

病人走后,父亲立即问我怎么把陈皮开到药方里了,我这才认识到自己开错药了。

那一夜,我几乎没睡着,不知道病人吃下这开错的药会是什么结果。几天后,我在上学路上碰见那人,他拍着我的肩膀,高兴地说:“你开的方真有效,我吃一副就好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晚父亲和我说完就立即去了药铺,跟抓药的大夫说明了情况。

无论如何,母亲还是信赖中医的,但在西医盛行的年代,中医越来越少了。而在我们村几十里范围内,更是找不到一个像样的中医。于是每次生病,母亲都让父亲和我给她开方。但父亲记住的药方毕竟有限,等我上初中时,母亲就让我照着爷爷留下的医书来开方。那些书没有标点,再加上有很多繁体字和医学术语,我简直如读天书。即便这样,我还是给母亲和村里人治好了多次病。为此,母亲很是引以为豪。

如今母亲已近古稀之年,身体越来越差,病情严重时,依旧叫我从医书上找药方。我知道不懂医学却胡乱开方,是极为错误的,因此每次母亲叫我开方,我都劝母亲去医院治疗。可是母亲比我还固执,说绝不去医院浪费那份钱。很多时候,我和母亲就这样僵持着,谁也不肯让步。

我知道,母亲对我是心存不满的。母亲希望我学中医,可是我却违背了她的意愿。即便现在,母亲还希望我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母亲性格要强,什么事都不愿输给别人。多年来,我家在母亲的操持下,多数事情都办得风风光光,唯独我的不争气让母亲颜面扫地。

我性格执拗,在人生大事小事上都固执己见,几乎从来不听母亲的。这些年,我越混越差,在母亲看来,那都是因为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错了方向。母亲渴望我能够听她的,哪怕只有一次。但我觉得即便母亲的决定是正确的,让人到中年的我一切从头开始也是不现实的。

前些日子回家,母亲又在翻看爷爷留下的那箱医书。我已经好多年没动过那些书了,母亲在一直出神地翻看着,我也禁不住蹲下身来翻阅。

由于保管不善,那些薄如蝉翼的书纸已变得脆弱不堪。每一次翻动书页,都有无数细小的纸屑从书上掉落,屋子里也充满了淡淡的霉味。

当我拿起最底层的一卷书时,发现下面还压着十几张有些泛黄的白纸,我这才想起,十几年前,母亲曾经让我把这些书重新抄写一遍,然而我仅仅弄了十几页就放弃了。

“多珍贵的书呀!祸害了,多可惜!”母亲一边翻书一边幽幽地说。

其实,我又何尝不知道这些书祸害了可惜呢?但连日常工作和基本生活都疲于应付的我,哪有时间和精力保护或学习它们呢?我禁不住长叹一声,眼泪也差点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