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6761700000090

第90章 贝加尔湖中缘何生活着“海洋生物”?

淡水湖中会有“海洋生物”存在?你也许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贝加尔湖就存在这样一个奇迹。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面积有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730米,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其存水量在全世界淡水总量中约占1/5。与世界上的一些著名湖泊的水量在逐年减少相反,它的水量逐年增加。

美丽壮观的贝加尔湖整个湖区以及附近一带有600多种植物和1200多种动物生存,在这些动植物中,有近2/3的品种是地球上其他地方很少有的特种生物,甚至有些生物是在几万年甚至几亿年前的古老地层里才有与其类似的化石的极为珍贵的品种。在这里还生活着与相隔甚远的热带或亚热带的生物相同或相近的生物品种。例如,这里生活着一种其近亲生活在印度的湖泊里的藓虫类动物;还有一种长臂虾,只有在北美洲的湖泊里才能发现它的同宗。

但是,最使科学家感兴趣且迷惑不解的,不是贝加尔湖生物品种的繁多,而是贝加尔湖中生活着许多真正的海洋生物,如海螺、海豹、鲨鱼等,这也正是贝加尔湖最大的特色。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湖中湖底还长着浓密的海绵的淡水湖,并且海绵中还生长着奇特的龙虾。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贝加尔湖的湖水是淡水,如此众多的“海洋生物”为何能生活在其中?对此,科学家们作了种种推测。

最初的推测是认为贝加尔湖和大海相连,海洋生物是古代的海洋进入贝加尔湖后遗留下来的。苏联科学家维列夏金根据古生物和地质方面的材料推测认为,在地壳变动前,中生代侏罗纪时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曾有过一个浩瀚的外贝加尔海。内陆湖泊——贝加尔湖是由于这个地方的地壳变动而形成的。雨水、河水的不断加入使咸水变淡,形成淡水湖。而现在的“海洋生物”就是当时海退时遗留下来的。

但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通过在贝加尔湖附近打的几个很深的钻井而取得的岩芯样品中,没有发现任何关于中生代的东西,证明上述推测可能不实。同时,还有一些材料证明,贝加尔湖附近的沉积岩层不是中生代的,而是新生代的沉积岩层。

新的研究发现贝加尔湖地区有史以来一直是陆地,贝加尔湖是一个因地壳运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断层湖,从而将认为湖中海洋生物是海退遗种的说法加以否定。

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贝加尔湖中“海洋生物”因何而来还没有彻底解释清楚,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给人们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