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17

第17章 为什么有好人受苦有坏人开心?(3)

要是正好遇到好人好报,坏人坏报的情况,信仰者就会觉得:谁说世上没报应了,这不就是现世报么?这实实在在地证明了因果报应确实存在啊!

自然,反对者不会被这种解释说服。在不信因果的人看来,这说法太像是狡辩了:反正我们也不能考察某个人前世和来生到底都做了什么,你怎么解释都可以。

而且退一万步,就算能考察,比如用科学仪器发现这人上辈子做什么缺德事了,这辈子却没受恶报。这时候慧远还可以解释,受报不止一世两世,而是可以千万世。而佛教又说轮回是无限的,前后都有无数次。因此即便我们有能力考察众生前后世的遭遇,但因为考察的范围被扩大到了无限的范围,那么就算在局部发现了不符合因果报应的情况,仍旧不能证明因果报应不存在。

这就好比说,我可以自信满满的提出一系列伟大理论:“宇宙的总能量是平衡的!”“宇宙的正负离子数一样多!”“这宇宙里一定有个长的跟螃蟹一样的外星人!”,等等,这些话听上去很美,实际上都是毫无意义的废话。因为只要认为宇宙是无限大的,那么任何不符合我这理论的观测结果,我都可以反驳说:你观测到的太有限啦,在更大的范围内,我的理论才正确哪!

所以您以后要是再听到有什么专家学者张口就说“整个宇宙”如何如何的时候,您就知道,他多半是在说大话呢。

慧远的因果报应说和这个情况有些类似。且不说前后世难以考察的问题,单单由于轮回的次数是无限的,就使得这个理论完全不能证伪。当然,因为这是个宗教观点,所以我们不能说他在骗人。从理论上说,佛陀的确有可能超越人的认识能力,能了解无限轮回中的全部事情。因而慧远的因果报应说作为神学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而且从佛学理论上讲,这个因果报应说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我们前面说过,佛教说因缘,“因”和“缘”是两个东西。“因”是人的内因,也就是造下的业,是因果报应的根本条件。“缘”是外界条件。只有当“因缘”两者同时都合适的时候,才能得出相应的果。

比如说,有个人打了我一下。这是因,按照因果报应规则,他应该被我打还一下,我们俩之间的账才能消掉。但后来我们俩互相再也没见面,谁也见不着谁,这怎么打还啊?这就是空有因却没有缘,账还消不了。假如俩人都到了来世,还没缘分遇见,那就没办法,还得再等下辈子有没有缘。所以要是运气不好,因果报应的确可以持续很多世才能消掉。老百姓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是这个意思。

慧远的三报论看上去很完美,而且对于愿意相信佛教的人来说,能带来极大的安慰。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它有一个非常吓人的推论,甚至会严重影响佛教的传播。

按照传统习惯和佛教的一般说法,认为人在死后,要根据今生的所做所为来转生。一个人今生作恶,死后肯定会堕为畜生饿鬼。人今生行善,死后肯定会轮回为富人、天人。很多传教文章都强调这事是一定的,不会有例外。

但是,轮回转生和因果报应一样,是需要“缘”的啊。

最起码轮回到人道和畜生道是需要“缘”的:首先需要现实世界有父母交合在先,其次还对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人品有各种要求。

那怎么可能保证每个死去的人,都正好能遇到一个适合自己应得果报的父母呢?

我们前面讲过,轮回只是因果报应中的一环,是客观规律所致,并不具备什么特殊性。那么,既然在尘世中人们受报要依赖于缘的存在,那在人道和畜生道里轮回往生,不也应该依赖缘的存在吗?假如一个人按照因果报应应该出生在大富之家,结果死后正好这个世界上暂时没有合适的名额,那按照前面讲的三报论,不就应该把这个果报存着,存到将来有机会了再受报吗?

三报论又说了,一个人之前无数世欠下的果报多了去了,今生造下的业以后也没准哪辈子再还,那怎么能说,今生做下的事,就一定能在这辈子死后的轮回中立刻体现出来呢?

这么看来,没准恶人死后还会轮回为大富大贵,只是因为恶人若干前世造的善因还没有报完,而他轮回为畜生的果报还要再等几辈子。同样,善人行善,没准死后还会变成穷人,只因为前世造的恶还没有报完。

可是,大众接受不了这种说法啊。

老百姓都盼望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告诉人家“活着的时候报不了,忍着吧,死了才能受报呢”,这就够让人受不了的了。可是要是按照前面的推论,合着下辈子也不一定好人有好报啊。

比如说我是个老老实实的穷屌丝,成天被一个大富豪欺负。他不停的蹂躏、欺凌、辱骂我,天天踩我脸玩。我呢,谨记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教诲。你唾沫啐我脸上,我站那儿等它干了;您用鞋踩我脸,我顺手帮您把鞋带儿系上。我唯一盼望的,是来生能得到因果报应所许诺的大富大贵,让这富豪也倒霉一回。

结果终于盼着我俩都死了,然后一出生一看:我去,我还是矮穷丑,仇人还是高富帅,还能继续欺负我。这时候,您是想要告诉鞋底下面的我,我还得老实忍受一辈子,再等下辈子或者下无数辈子才能出口气吗?

这谁能接受呢?

可问题是,这就是三世报应的推论啊!

有辩护者这么解释。说,这世上存在着无数的世界,有点像物理学上的平行世界。其他世界也有人类,也有六道轮回。所以这辈子死后,就算这个世界没有合适的轮回目标,那也可以轮回到其他世界里。反正世界是无数的,所以也就不愁找不到合适的来生了。

咱且不说这个观点有点“找补”的感觉。就算它成立,它也和慧远的三报论矛盾了:既然每一次轮回都能有最合适的来生,那每一次轮回都应该把这辈子的果报“结算”清楚,那人怎么可能积累无数世的业力呢?

那唯一能符合三报论,又能照顾到信众的解释只能是这样:

所有人做下的业力要分成两种,一种是“不结算不足以平民愤的”,就是经文上大力宣扬的那些道德守则,这些业一到来生就结算。另外还有一种业力属于是“小小不言”的,这种业力可以流传千万世,用来满足三报论。

听着倒是能说圆,但是太不简洁了。

同样的道理,中国人在地狱里安排了一个阎罗王负责“审判”死后的众生,这也是违反因果报应说的,因为“审判”等于是对过去一切地结算。

或许这个漏洞就没人认真想过。因为追求公平是老百姓最迫切的需要,宗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里提供公平,只能用来世许诺。反正来世也没人能检验,那就说得越近越好,越公平越好。所以传教和信教的人们,都强调人死后立刻就能得到最公平的报应,不会拖延,也不会不公正。

【四】

慧远学识渊博,极为聪明。道安反对格义,因此不许徒弟在讲经的时候借用老庄玄学来解释。但因为慧远讲得极好,道安唯独允许慧远可以例外。

慧远隐居庐山的时候,有一个东晋的权贵来拜访他。慧远之前和这位权贵的政敌有过一段交往,因此权贵一开始没带着好气,用有些挑衅的话问慧远:

“不敢毁伤,何以剪削?”

“不敢毁伤”语出儒家经典《孝经》,原文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父母赐予的,不能随意伤害,这是最基本的孝道。”

这位权贵是在问慧远:孔子不让我们伤害自己的身体,那你为什么要剃发出家呢?你这不是违反孝道吗?

慧远的困境在于,佛教本来就是和儒学矛盾的,佛教就是要让人剃头、让人抛弃家庭。但是身处汉地,你不能随意贬斥儒学,不能违反孝道,否则就会冒犯整个知识阶层,就是政治不正确了。

慧远的回答是:“立身行道。”

字面上,慧远回答的是:“(毁伤身体)因为我要修行佛学。”看上去这回答平平无奇,其实绝妙无比。这是因为《孝经》的原文是: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立身行道”四个字正好接在“不敢毁伤”的后面。当然,《孝经》中“立身行道”四字的本意和佛教无关。慧远是利用了“立身行道”的双关意思,用《孝经》中的文字回答来自《孝经》的质疑,既反驳了攻击又不至于得罪儒家。而且上下文字正好相连,巧妙之极。

因而这位权贵立刻“称善”,被慧远的智慧征服了。

正是凭借着广博的学问和机敏的智慧,慧远虽然不出庐山一步,威望却越来越高。

慧远68岁的时候,刚才那位拜访过他的权贵认为帝国出家的僧人太多了,影响了经济,下令要对全国僧侣进行考核与检查,不合格的都要勒令还俗。但在正式的公文中,这位权贵还特意提到了一句:

“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

专门把慧远独独排除在外,可见慧远的威望。

但是慧远却没完。

全国僧人普查一事,牵扯到了僧人和世俗政权的关系问题。我们说过,从佛学理论上说,出家人是没必要侍奉君主的。道安是站在传播佛教的角度,才不得不说要“依国主”。

但是慧远不同。慧远喜欢隐居,喜欢闭门研究学问,他不像道安那么积极地到处传播佛法。因而在东晋帝国查抄僧人的第二年,慧远写了一篇《沙门不敬王者论》。

按照佛学理论,僧人本来就不用礼敬王者,这很好理解。《大般涅槃经》就明确说:“出家人不应礼敬在家人。”

《梵网经》也说:“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不向六亲礼拜,不向鬼神礼拜。”说得很清楚。

因此慧远的文章在理论上没有什么新意,只是把该说的话大胆说出来了而已。但这足以惊人了,因为这是在王权极强的中国,是在儒家极盛的汉地。

后人谈论起僧人和权贵的关系时,大都会拿道安的“依国主”和慧远的“不敬王者”当做两个代表性观点。

但慧远其实也没有强硬到底。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慧远说了半天不敬王者的道理,却又说,沙门和儒家礼法出发点不同,最终的诉求点总是相同的[9]。在给那位权贵的书信中慧远更说,僧人修养德行,他的道行就可遍及六亲,以至全天下。这样,虽然他没有直接辅佐王室,但实际上还是帮助了帝王治理国家:

“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

意思说,我们是不敬王者,但我们其实还是间接的敬了。特别是这最后两句,不仅没有否认忠、孝,反倒是间接承认了应该尽忠尽孝。

慧远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在解释教理、维护佛教方面已经尽力了。但是由于真正的大乘经典还没有翻译过来,慧远和道安一样,都受到了时代的局限。前面说过,佛教明确反对灵魂的概念,但慧远专门写文章阐述“形尽神不灭”的道理,说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因为当时的佛教徒从轮回说推理,自然会得出“人死后精神不灭”的结论。慧远以为自己论证“神不灭”是在维护佛法,实际上,已经违背佛教教义了。

要改变这个情况,只有等到鸠摩罗什出山。

注释:

[1]释慧皎《梁高僧传·释慧远传》:“远乃跪曰:‘独无训勖,惧非人例?’安曰:‘如公者,岂复相忧。’”

[2]《出三藏记集》、《十六国春秋》、《梁高僧传》及《晋书》都提到,在攻克襄阳的两年前,苻坚已经听说鸠摩罗什和道安(《出三藏记集》和《晋书》只有鸠摩罗什没有道安),说想要收纳这两位人才。汤用彤先生说:“其事恐未确也。”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3]《荀子·宥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4]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5]屈原《楚辞·天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6]古人因此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享。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遗子孙长久之计。”

[7]《出埃及记》20章5—6节:“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埃及记》34章7节:“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民数记》14章18节:“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申命记》5章9节:“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8]释僧佑编《弘明集》卷五:“世或有积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庆,此皆现业未就,而前行始应。”

[9]释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常以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