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34

第34章 放下屠刀就能成佛?(1)

【一】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之前所学的:

中观学说的是,佛性(也就是事物的本质“空”)超越了一切理性概念。语言也属于理性概念,所以“空”是不能用语言正面描述的,只能用不断否定的形式描述“空”,例子就是“八不中道”。

天台和华严讨论的是,空间和时间概念也属于我们理性的产物,所以“空”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那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天台和华严试着用语言描述了一下。

复习完毕。

我们上一章只讲了天台和华严的教义,并没有说两宗的修行方式。这是因为两宗虽然在理论上语出惊人,但是在具体的修行方式上还很传统。所坚持的方法仍旧是传统的“戒、定、慧”三学。修行者还是要日夜苦读佛经、研究义理、多行善事、打坐参禅。就算经历了漫长刻苦的努力,也不敢有哪个修行者站出来号称“我修行完满了!”

这当然很好理解。仅仅从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来看,人已经活了无数世,种下了无数业,这些业不消,就不能跳出轮回。光要消掉这些业,就需要极多世的努力,仅仅是一辈子的修行,怎么可能就完满呢?

有多长呢,举个例子。

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只是来到我们世界普渡众生的众佛中的一个。在释迦牟尼之前和之后都还有无数的佛。

不过,同一个世界里同时只能有一位佛。释迦牟尼涅槃后就离开我们这个世界了,下一位来到我们世界的佛是弥勒佛,还要等56亿年才会来。由此可见,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两个佛中间间隔的时间是极长的。

佛经中有个故事,说佛陀见到了一只蚂蚁,对学生们说,这只蚂蚁修行了七世佛,还没有脱离蚂蚁身呢。我们想,两世佛之间距离的时间都要56亿年,七世佛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长了。这只蚂蚁修行了这么长时间还仍旧只是蚂蚁。

可想而知,修行成佛需要多么长的时间了。

这是佛教的传统观点。

但是,我们不是破除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了吗?

既然破除了空间概念,那么,众生和佛之间为什么还会有“距离”?

既然破除了时间概念,那么,修行为什么还会需要“时间”?

既然事物之间的种种区别是人妄想的结果,那么,众生和佛之间为什么还会有“区别”?

最戏剧性的事件,发生在李治和武则天政权交替的年代。

湖北的黄梅县有一位叫做弘忍的禅宗法师。有一天,弘忍让坐下弟子作偈子,以考察他们的水平。

弘忍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先作了个偈子,写在墙上: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染尘埃。

弘忍另有一位徒弟叫做慧能。他不识字,在拜入师门之后,只是被命令去磨坊干体力活。这一天慧能在别人口中知道了这首偈子,于是他也作了一首,托人写在墙上。偈子里说: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有尘埃[1]。

听到慧能的禅诗后,弘忍大惊失色。他半夜偷偷把慧能叫到自己的禅堂,向慧能传授了佛法,并传给他衣钵,将他定为本门的继承人。随后弘忍催促慧能速速离开此地,以免被奸人所害。直到慧能离开三天以后,弘忍才当众宣布已经把衣钵传给了慧能。

书中虽然没明说弘忍口中的奸人指的是谁,但可以推想应该是弘忍众多弟子中有希望继承衣钵的一个。很可能就是神秀。

这一传奇的故事,被记载在一本俗称为《六祖坛经》或者叫做《坛经》的书中。

慧能后来成为南禅,也是今天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因此这本记载慧能言行的《坛经》也就成为了禅宗思想的圣典。

《坛经》是中国民间最为流行的佛教书籍。

这一方面因为禅宗思想在中国很受欢迎,《坛经》记载了很多意味深长地禅宗语录。另一方面,是该书里还有上文这么传奇的故事,颇有娱乐性。因此有很多畅销书都热衷转述《坛经》里的故事,在语录中挖掘出各种“哲理”。

对此,我说两点:

第一,待会儿会告诉您,禅宗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哲理”。

第二,《坛经》的史料价值很差。

史学界对《坛经》的研究非常丰富,主流的结论是,现存的几个版本的《坛经》都经过后人大量地删改。而且删改者主要是慧能的支持者。

这是因为禅宗有两脉。慧能是南禅的创始人,神秀是北禅的创始人。两宗在神秀、慧能的时代还没有什么激烈的冲突。但是两宗的后人开展了一系列宗派之争,都声称自己一脉才是弘忍的合法继承人。随着时间流逝,北宗先于南宗衰落,慧能的后人也就有了任意加工史书的机会。《坛经》因此被不断的删改。

前面那个慧能夜半得衣钵的传奇故事,虽然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但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可能性很低。比如由神秀一系的僧人撰写的《楞伽师资记》中,就说神秀才是弘忍的接班人。《大通禅师碑铭》中也说,弘忍曾感叹“东山之法,尽在秀矣”,把衣钵传授给了神秀。

其他史料也足以证明神秀并不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神秀在皇室中的声望远比慧能要高。武则天和李哲两朝,对神秀都待之以国师之礼。武则天甚至对神秀行跪拜大礼。神秀因此被称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在如此得宠的情况下,神秀还不止一次在皇室面前大力推荐慧能,还对皇帝说慧能“密受忍大师衣法”,这和上文中疑似谋害慧能的神秀相比,显然形象相距甚远[2]。

慧能本人的形象在《坛经》里也过于神奇,似乎是一个道德完美又无师自通的天才。如葛兆光先生所说,这些描写“可能慧能的门徒为了提高南宗的地位有所编造,也可能是慧能本人自吹自擂。”[3]

我们后文还会大量说“慧能说”如何如何,实际上只是在引用《坛经》里的文字,至于是不是真的属于慧能本人的观点,就不得而知了。

【二】

虽然这两首偈子的真实性很可疑[4],但它们除了给我们平添谈资之外,对我们理解禅宗思想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先用白话翻译一下这两首偈子。

在神秀的偈子里,他用“菩提树”来比喻众生的俗身,用“明镜台”来比喻人们追求的佛性,用台上的“尘埃”来比喻阻止人们领悟佛性的种种障碍[5]。所以他说应该“时时勤拂拭”,意思是,我们要刻苦修行,去消除挡在人和佛性之间的障碍,才能够成佛。

但是我们前面说过,既然万物之间的区别、人对万物起的种种称谓,这些都是人由于妄想产生的错误概念,那么,当我们认为世上存在“菩提树”、存在“明镜台”、存在“尘埃”时,当我们认为“菩提树”和“明镜台”之间存在着区别时,这些思想本身不就是错误的妄想吗[6]?

所以慧能的偈子里说,这世上并没有“菩提树”、“明镜台”,也不存在什么“尘埃”。既然没有“尘埃”,也就不需要我们去“勤拂拭”了。

换句话说,当你产生了“我和佛性之间有距离,我需要修行”这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本身就是阻碍你成佛的妄想。修行的欲望、修行的行为,这些也都是成佛的阻碍。只有当你放下全部这些想法,心中既没有“佛性”、也没有“修行”等任何概念,达到了我们上一章中所说的,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状态后,你才能真正成佛。

这就是中国禅宗的理论基础。

慧能的偈子在民间流传很广。很多附庸风雅的文章都喜欢时不时引上一段。比如武林高手正打得激烈,有个高僧跳出来念一遍“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那些武林高手就停下手,喃喃自语好像悟出了什么一样。

现在我们知道了,假如是一个完全没学习过佛法的人,不管再怎么认真听这偈子,也不可能领悟出有用的知识来。我们是先学过了般若学,学过了八不中道,学过了天台华严对八不中道的讨论,学过了应该破除时间和空间概念,最后才能明白慧能为什么要说“菩提树”和“明镜台”并不存在。

在那些不懂装懂的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一听这偈子,顿悟说:“原来我执着的东西其实都不存在啊!‘本来无一物’,输赢本来不存在,我何必自寻烦恼!”就放下了刀枪。表面上看,这似乎符合佛教看空世俗万物的主张。但其实在中观看来,输赢虽然“假有性空”,但并不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硬说输赢胜负根本不存在,这是犯了“恶取空”的错误。

同样,在慧能的偈子里,一般人认为慧能就是断喝一声“本没有尘埃,何必执着!”让人顿悟了算了。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对慧能偈子的正确理解。龙树说“不一亦不异”,只是说我们对事物的分辨、给事物起的名字、头脑中对事物产生的概念,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并不是说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所以,慧能并不说“佛性”、“俗身”、“尘埃”这些东西完全不存在。佛性当然是存在的,否则佛教也就不会存在了。俗身和尘埃当然也是存在的,否则的话,众生完全等于佛性,那么每个众生本身已经是佛了,佛教也就毫无意义了。连慧能那首偈子都显得多余:众生已然是佛,那你还写偈子有什么用呢?

慧能并不是说佛性、俗身和尘埃不存在,而是说,我们通过理性对佛性、俗身、尘埃产生的一切理解、概念都是错的,这些概念是不应该存在的。佛性是存在的,只是它不叫“佛性”,不叫任何一个名字,我们完全不能用语言和理性去谈论它。

这还不是什么新观点,讲中观学的时候我们就说过,真正的佛性是不能用语言直接描述的。

慧能最重要的观点是:我们一切基于理性的、去追求佛性的行为,都是执着和错误。

说白了,所有传统的修行方式都是错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成佛?

【三】

首先,慧能要破除传统的修行方式。

既然空间、差别都是虚妄的概念,那么人和佛性之间也就不应该有距离,也不应该有所谓的内和外。所以慧能反复强调,人们过去以为佛性是外在于人的,存在于遥远的彼岸,这些都是错误的概念。

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7]

兔子没有角,“兔角”是世上不存在的东西。慧能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法并不存在于彼岸。

慧能又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8]“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9]

他说,佛性就在自己内心之中,而不在人之外。

禅宗有一个术语叫“回光返照”。我们今天用来形容临终的人突然有精神的现象。这个词在禅宗里是另一个意思,指的是我们不要只顾着对外追求真理,我们要把追求真理的“光”,返回来关照自己的内心。

慧能之后的禅师赵州从谂(shěn)说得更加激烈: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10]

说外面那些木雕泥塑的佛怎么能救你呢?佛就在你自己的心里。

还有一段类似的公案。

传说禅师大珠慧海找禅师马祖道一问佛法。

马祖问他:你来这里做什么?

大珠慧海回答:我来求佛法。

马祖说:你自己家里就有宝藏,你离开家乱走什么!

大珠慧海还是不明白,问:我家里有什么宝藏?

马祖回答:“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你问我的时候你自己已经具备了全部的佛性,何必要向身外追求呢?

大珠慧海于是顿悟了[11]。

以上这些禅师所说的,都强调佛性不需要靠外在修行来追求。

既然不需要外在的修行,那么出不出家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慧能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12]

前面说过,僧人出家的主要标志是守戒。既然出家不那么重要,守戒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梵网经》说:“戒本源自性清净。”

说戒律的本质在于内心清净。潜台词是说:内心的清净比戒律外在的形式更重要。

南朝的志公禅师说得更明白:“丈夫运用无碍,不为戒律所制。”[13]

意思是,如果内心清净,就不需要被外在的戒律限制,

因而慧能说:“得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慧。”[14]

只要能领悟佛性,外在的戒律就不重要了。

同样,打坐这种外在的修行行为,也成了修行的障碍。

——但有趣的是,禅宗的“禅”字,在佛教中原本指的就是通过打坐来领悟佛法的行为。

你可能听说过“菩提达摩”这个人。

禅宗是中国人创造的宗派。禅宗的后人为了抬高本宗的权威性,把禅宗的开山祖师安在了一位叫做“菩提达摩”的外国僧人身上。

历史上真有达摩这个人,他大约在南北朝时来到中国。但我们今天熟悉的所谓“一苇渡江”、“只履西归”等传奇故事,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都是禅宗后人编造的神话。

其中有一个传说,说达摩为了领悟佛法,在嵩山独自面壁九年,连石壁上都映出了他的身影。

作为禅宗初祖,达摩面壁坐禅成了禅宗的代表形象。

但是慧能却反对通过坐禅来领悟佛法。他说: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15]

而且慧能对坐禅的批评非常强烈,他说:

“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16]

他不是说坐不坐禅无所谓,而是说坐禅是“病”,是错的。

慧能又说了四句偈子: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17]

反对坐禅的立场非常明确[18]。

马祖道一进入禅宗,也和打坐有关。

传说马祖在刚接触佛法的时候,老师是律宗的僧人。所谓“律宗”,强调的是僧人要严守戒律,通过打坐等刻苦的磨练来完成修行。

有一天慧能的弟子怀让禅师看到了坐禅的马祖。

怀让问马祖:你坐禅做什么?

马祖说:我想成佛。

怀让听完,自己拿了一块砖头到庙前去磨砖。

马祖好奇,问:你磨砖做什么?

怀让回答:我想磨出一块镜子来。

马祖说:砖头哪能磨成镜子啊!

怀让反问:“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