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33

第33章 世界是一个整体?(3)

我们还记得,最初的佛教只是讲抛弃凡尘追求佛国的方法。但是随着对教义的不断推理,原本充满了等级味道的六道十界,现在变成了圆融无碍的一体。这个变化,恐怕很多印度的前辈高僧也想不到。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天台和华严圆融的世界竟然还能更进一步发展,发展到最后,连佛教自身都会被消除掉。

最后说一件闲事。

我们前面介绍了很多佛教的宗派。要注意的是,这些宗派和武侠小说中的“门派”不一样:并不是说天台宗就是智(左岂右页)带着有一帮僧人,占了一座庙,在庙门口竖起一块牌写着三个大字“天台宗”。凡是进本门的先得拜师,拜完师只能对本门的佛法,学别宗的佛法就算叛徒,就剿灭你——不是这样的。

前面介绍的这些佛教宗派,指的是学术上的分歧,这些宗派的名字都是后人起的。就像我们谈论文学的时候,说“鸳鸯蝴蝶派”、“山药蛋蛋派”,是为了我们谈论方便,当时的人并不是真的形成了一个管理严密的组织。佛教各宗之间的学问也是可以随便学的,没那么多规矩。

因为宗派的名字是后人起的,所以名字也不止一个。

比如叫“天台宗”,是因为创始人智(左岂右页)在天台山修行过。天台宗因为推崇《法华经》还被称为“法华宗”。天台宗的修行方法叫“止观双修”,所以还被称为“止观宗”。

玄奘的慈恩宗呢,是因为玄奘是大慈恩寺的住持。因为玄奘学的是唯识学,所以慈恩宗也被称为“唯识宗”,等等。

佛教各宗之间,还有别的分类方法。

说个笑话。

某大学法律课上,老师问:“请你说明‘法’和‘律’的区别。”

某女生回答:“区别大了。如果我告诉我妈我的男朋友的职业是‘律师’,她会很高兴。如果我说男朋友的职业是‘法师’,她一定会把我打死。”

唐代对僧人就有“法师”和“律师”的称呼,另外还有一个“禅师”。

我们说过佛教有“戒、定、慧”三学,这三种师父就分别对应了三种学问。

法师,是精通法理、善于辩论和文字工作的佛学家。对应“慧”。

律师,重视僧团戒律,能用刻苦的修行以身作则。对应“戒”。

禅师,重视通过禅定修行来领悟佛性。对应“定”。

主要就是大家的专长不同。这种分类也有一定的合理性[22]。

下一章我们来讲讲,佛教是怎么把自己消除掉的。

注释:

[1]龙树著,鸠摩罗什译《中论·观去来品》:“若离于去法,去时不可得。”

[2]龙树著,鸠摩罗什译《中论·观时品》:“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物尚无所有,何况当有时?”

[3]龙树著,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释序品》:“见阴、界、入生灭,假名为时,无别时。所谓方时、离合、一异、长短等名字出,凡人心著,谓是实有法。”

[4]还有一个比较严格的办法证明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不太容易理解。证明方法是:我们如何定义、描述“时间”呢?一般人会说,时间是“某种流逝的东西”,而“流逝”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了时间概念。更通用的定义,是说时间是“持续的、不可逆的事物状态的变化过程”,这段话中“持续”、“可逆”、“变化”这些词也都包含了时间的概念。实际上,我们是无法脱离时间概念来定义“时间”的,那么,这种定义其实就是同义反复。这说明时间是一个脱离了客观事物的形而上的概念。类似的,当我们要定义空间的时候,我们总要使用“上下”“里外”“大小”一类带有空间概念的词。关于空间的定义也都是同义反复。

[5]康德持有类似的哲学观。他认为,人类必须带着一些理性概念(比如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才可能去学习外部的知识。所以人类所掌握的一切知识,其实是事物的真实面貌被人用理性概念加工后的结果。这个理论不难证明。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假如我们没有时间概念,那么就不会有存在的概念,我们也就不会知道我自己是存在的。那我们也就没有了自我意识的概念。连自我意识都没有,就更谈不上学习外在的知识了。另一方面,假如我们没有空间的概念,我们也就分不清什么是“外在于我的世界”,也就无法从“外界”学习知识了。

[6]后来的天台宗佛学家,有的认为佛界和其他九个法界有根本的区别。这样佛界的神圣、纯洁性就更好让人理解了,但是理论的统一性就差一些了。

[7]一界和其余十界的关系,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释怀则《天台传佛心印记》:“非造作而成,非相生而然,非相含而然。”就是说,“造作”、“生”这种词含有因果、时间概念。“含”含有空间概念。然而天台宗要破除空间和时间概念,所以“十界互具”中的十界,并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而是用一个“具”字,代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

[8]同“十界互具”的“具”一样,“一念三千”中,一念和三千世界的关系,严格说来也不是产生和被产生、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按照智(左岂右页)的话说,两者的关系是“非纵(因果关系)非横(包含关系),非一非异”。因此表面上看,“一念三千”和“万法唯识”很像,但实际上,唯识学认为万法是由心识变现产生,两者之间是产生和被产生的关系,这同天台的一念三千是不同的。

[9]驮跋陀罗译《华严经·卢舍那佛品》:“于此莲花藏,世界海之内。一一微尘中,见一切法界。”不过这已经是华严宗的观点了。

[10]释智(左岂右页)《观音玄义》:“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

[11]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47页。

[12]释智(左岂右页)就直言不讳的自夸,天台的修行方法比传统方法容易很多。《法华玄义》:“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但自观己心则为易。”

[13]释智(左岂右页)《法华玄义》:“《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

[14]释智(左岂右页)《摩诃止观》:“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

[15]释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犹如帝网举一珠为首众珠现中,如一珠即尔,一切珠现亦如是。”

[16]因陀罗网法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

[17]十世隔法异成门。

[18]广狭自在无碍门。

[19]李通玄《新华严经论》:“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20]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天台宗》:“三千名目当然不能拘拘于数量,只可看作形容整体宇宙之辞。”

[21]实叉难陀译《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等等。《华严经》中类似的文字极多,不一一引了。

[2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19到第120页:“顺便应当提到的是,现在宗教史中关于佛教宗派的习惯性叙述,常常是依据佛教徒自己党同伐异的‘教相判释’而在事后追溯的结果,它总是把各种宗派的门墙划得太清,以至于后来的阅读者总会以为当时佛教徒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派系上一开始就像汉界楚河那么清楚,仿佛井水不犯河水。其实,如果依据各种文献重新构拟当时的情景和语境,我觉得当时佛教徒心目中,彼此之间的分别,倒不如用唐代人自己的名称‘法师’、‘律师’和‘禅师’来得清楚:主要倾向是翻译和解释经典义理的被唤作法师,以授戒习律,监督世俗信仰者的伦理与佛教徒的行为为己任的是律师,而禅师则以禅定与体验心灵为深入佛教信仰的主要途径。”